查看原文
其他

噼啪推荐 | 我们 只差了一个世界

哇噻 P8星球
2024-08-30




什么是正常?「精神病世界」展览入口处,黑底白字醒目地发问。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正常」的解释是:合乎一般规律的;符合常规、常情的。与蒙昧时代的先人相比,现代人有了绝对先进、健全的科学体系和精神体系。从宇宙本源到自由平等,从牛顿定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凡是人类感知到的事与物都渐渐被套上一层「规律」的外衣,有着固定的运行轨迹。于是,有着不符合一般规律的行为和思想的「不正常」的人也被我们命名为「精神障碍患者」。
挂不断的电话,蒙上白布的家具,被锡箔纸包裹的世界,冒着血的洗脸盆,会吃人的卫生间,扎满细针的床,二十封寄给死神的信……从入口处长达几米的全黑走廊开始,我好像进入了一个完全超出我认知的空间,胸口积压的低气压只能靠不断的深呼吸排出。起初,我对这场开在繁华商圈的社会议题类展览有过担心,担心只是走马观花毫无深度,担心他们消费特殊人群,只是商业噱头。曹伟老师带我参观的一个小时里,我似乎跳出了这个展本身,想聚焦更深处的世界
这个世界黑暗、疯癫、足够不合常规,也离我们足够近
据官方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患者人数已达2.4亿,这其中还不包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的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患病的人。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新冠疫情暴发和持续,长时间的停摆,后疫情时代的压力陡增,铺天盖地的公共事件冲击着人类脆弱的神经。今年3月,中科院院士陆林给出了一份数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
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疯癫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什么样的人更接近于「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患者」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整场展览的目的不是致郁,而是治愈,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地关注,关注「精神障碍」的病友,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



🎵建议打开音乐软件搜索「不开心乐园餐」

点击「第二次坐在马路边的长凳」

在歌曲中一起走入这个世界。


🎤「不开心乐园餐」是乐队happy little cat的初记录,一次有趣又自我的表达。音乐于他们而言是生活的一部分,像手中的薯条,点一下,吃下去,简单却不可或缺。希望这顿餐结束,拍拍肚子,可以笑一笑。献给不开心。



(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我格格不入于一切,和所有相同:我处于一个清醒的睡眠中,做着疯狂的梦。因为它们并非梦。”—— 佩索阿




Q:

想要如何介绍自己?


我想到了一个采访,有人问陈丹青你怎么样介绍你自己,他说我叫陈丹青,就这么简单。我也是一样的,我叫曹伟,就这么简单。




 Q:

怎么介绍这个展?


这个展叫黑色博物馆,它的主题叫做「精神病世界」。它的属性是两大特点,一个是它是一个沉浸式的展览空间;还有一个是它是一个科普属性的展,表现就是精神障碍患者的一些作品,包括他们每天所经历的世界。



2015年我们做了第一场,叫做「精神病世界—我们,只差了一个世界」,那时候深度还不够,可能二十几分钟就逛完了,也有被骂的情况,但当时大家也愿意过来看,看完了之后再骂,可能也有人觉得是在消费他们(精神病患者)。


经过五年的时间,我们有在沉下心打磨内容,到现在的第二个版本「精神病世界」。这个版本我们是偏科普性质的,常规的精神病症我们都有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大家直观地了解、经历他们的世界。


2025年我们会出这个系列最终的版本,可能偏温暖和治愈,展览包括这长达十年对病友的关注,他们是否走出来了,是否正常的回归社会了;这十年里精神中心的专家发表的学术性结论;以及现在展出过程中有两个铁皮箱,这两个箱子里是观众写的鼓励的话,还有自身有相关经历的观众他们的故事,可能比我们展出的还要精彩,我们都会呈现出来,可能是以展出的形式,可能是以一本书的形式。


挂不断的电话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之一——幻听




 Q:

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是什么让学艺术出身而非心理学出身的你觉得要做这件事情呢?


首先的话,因为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我觉得这个事情是有意义的,也是比较特别的,之前没有做过,包括市场上也是没有的。然后能够帮助到大家,我就觉得挺好的,我就坚持去做。


这个和本身专业应该关系不大,关键是你是不是对它有兴趣,你是不是有这个热情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这个是更加重要的。包括我们的策展人也是文物鉴定专业的,但是他毕业之后并没有往这个方向走,他一直在艺术机构、画廊从事,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然后慢慢的往策展这方面走。




 血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之一——幻视

“医生放毛巾放在床头,是想勒死我。”

“我不敢洗脸,脸盆里到处都是血在流淌。”




 Q:

为什么一定都选择在商场里面呢?


我们定义的场馆可能是美术馆,或者说相对传统的艺术场馆,觉得会很有格调。但我们策展人的想法就是,我们做的就是一个大众艺术,没有那么的高端,或者只被一些小众的群体接受,它是可以面向大众的。所以他对场馆没有一定要逼格很高或者说很高端,或者很有艺术氛围,只要是大众能接受的地方,他觉得都可以。


研究下来现在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就是在城市的核心商圈,所以我们选择的地方都是在城市核心商圈的核心位置。









 Q:

你们是真的去跟那些病人交谈,还是去跟精神病医生他们去对接?


15年确定好选题之后我们踩点了上海的7家精神卫生中心,包括基础性的精卫中心、上海最权威的600号精卫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我们都有去采访,还有广州北京我们也都有去。包括一些NGO的机构,包括一些那个医药公司,我们都有走访。


15年的时候,大家对这块还是比较避讳的。现在也有这些状况,还是比较避讳的,我们没有得到非常好的一个结果


后来Alex(策展人)他做法也蛮大胆,他假扮家属偷偷地跑进精卫中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病院,去扮演家属。偷偷进去之后,和他们慢慢地接触、去了解,和他们成为朋友,慢慢走进他们的内心,慢慢熟了之后,他们也愿意去分享这些故事。就这样的一个状态,也准备了很久。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之一——幻触

“我睡觉的时候感觉有针在扎我。”






Q:

展览中所呈现的展品、语音、遗书等等这些,你们是如何挖掘到他们的内心的?怎么收集到这些的?因为感觉比如说有抑郁症的人,他可能心里防范会比我们普通人要更强些。


因人而异吧。首先,他们都是药物控制还算比较好的,他们的状态还是可以的。我们尝试跟他们接触,也是要看反应的。有的人可能会排斥,那有的人会比较友善一点,他愿意去跟你聊天,两个陌生人慢慢的彼此熟悉,相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更加亲密


你说的情况其实并没有,就像普通人慢慢地走近是一样的,是没什么区别


他们中有的本人已经生病了,他也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人,也希望可以帮助到和他同类型的,或者说从源头上去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所以他们也愿意分享。






二十封遗书中的一封

“我该怎么办,

真的好辛苦,

该怎么办。”




 Q:

我们大众眼里对精神病确实是很有偏见的,包括新闻报道中有些人没有病但犯了罪就说他是个精神病患者。那在你们眼里面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影视作品里面觉得他们很天才,或者感觉他们是有哪方面的特异功能,感觉很厉害。还有一些报道的话,最多的就是精神病人又犯事了,杀了个人或者说做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但这种还是少数人


我们了解到的那些精神障碍患者,其实和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也都很善良,他们自己生病了也不会伤害别人。我们展有一个装置是一个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除了吃药之外,他们和普通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的。







 Q:

怎么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是这样的一群人(和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差别)?


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多宣传一下。现在的大众人群很排斥被教育,很排斥做个讲座,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所以说我们也开动脑筋,做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展,直观地告诉大众他们每天是怎么样的经历,他们只是自己生病,他们不会伤害到别人。


我们用我们认为是合适的,符合社会的宣传方式去宣传。


10月10号是世界的精神卫生日,一些精卫中心的机构也会做类似的宣传。在长沙,我们找到了湖南省的一个权威(专家),就是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谌医生,他主要是做宣传科普,他们也在做去偏见。可能力度还是不够或者说渠道出现了问题,所以推广得并不是特别广,或者效果没那么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偏见,特别是越小的城市可能偏见更严重,大城市包容度高一点,但也会存在这些情况。


洁癖症

强迫症的一种

“家具都要盖上白布,不能有灰尘。”










 Q:

你们除了办这个展之外,还有做别的关于精神病患者的去偏见化的普及吗?


我们是一个文创机构,我们擅长的领域就是作展,用展的方式去体现和呈现,这是一点。


然后在上海站的时候,我们也有做一些公益免费的讲座,我们请了宛平南路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中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权威机构,这个机构的主治医生去做科普和讲座,去分享一些病例,包括他们是怎么样去把他们治好的。




Q:

看到互联网上最多的评价是「压抑」、「沮丧」,但又「无力」,我们作为旁观者是真的可以去帮助到他的吗?要怎么样帮呢?


这个我刚有说到,就是在导览的时候。首先要这个肯定他,他感知到的世界一定是有的,是这样子的,多鼓励和正向的引导他


然后环境真的非常的重要。现在的一些环境,家庭的环境是主要的,那些父母可能是真的很自以为是,或者说主观意识很强,把一些东西强加给自己的孩子,或者说一些负面情绪强加给他,他就更不容易好起来。有个展品是宠物的陪伴,狗狗是不会说话的,它也不会跟你交流,但是它的没有对话的陪伴,也是可以帮助他好起来。


还有是帮着他一起探索,带着他走出来,也是类似于心理咨询师,就是带着他把他拉出来。




 Q:

很多病友他会把他自己伪装成一个正常人,带着面具去生活。因为他不想让人知道,不想被人发现因为这个情况,那对这种人怎么办呢?


其实对看展的人群我们也有一些数据统计,看展的人里基本上可能四五成人是真的生病的人。因为我们发现有反复购票的行为。我们理解包括我们交流下来就是有的人是因为生病觉得很孤独。他和身边的人去分享他的感受,身边的人都没有办法感觉到,甚至有人会说你有什么好不开心的,你也不用出去赚钱,你也不用天天上班累死累活的,没有办法做到这个感同身受,也没有这块的认知,就没有办法理解。他们在这里,觉得他们并不孤独,他有很多的伙伴有类似的状况,觉得这边是他们一个心灵的港湾,会愿意待在这里。


包括之前上海站,也有志愿者,他们的家人也希望我们让他来这边做志愿者,因为在家里,他一个人也没什么事情好做,身边的环境也觉得没有人可以交流,就很孤独,在这里接触到社会可能会对他们的病情有所帮助。他们参与导览,有的时候比我们讲的还好,因为他们更了解他们自己的情况。




铁皮箱中的留言




 Q:

1.86亿(国内精神疾病患者数量)这个基数确实是很大,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其实人人都有可能变成精神病患,精神压力一下子失控?


我们展览的门口就说,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包括我们第一个展区就用模拟声音的方式去激发大家的敏感神经。我们用20种声音,有指甲摩擦黑板的声音,有刀片刮玻璃的,有磨牙的,有挤门缝的声音,总有一种会触发你的那根神经,让你觉得害怕,或者让你感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也想说的是这个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可能你觉得是和你没有关系的,但其实就是一线之隔的事情,只是你没有被触发到,你被触发到之后,你也可能出现精神障碍。比如说你工作压力很大或者学习压力很大,体内的负面情绪一直累积着,触碰到那根线,你也会出现精神障碍的。


所以要多了解他们,也多了解自己,多了解自己的一个心理健康




 Q:

介绍过程中提到的双向情感障碍,这些人群有很天才的一面,包括有一本书是高铭的《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你对这本书是什么态度呢?你觉得他是一种去偏见化,还是说可能会让人们忽略了事情的本质,把他单纯的看成是一个天才,而不去关注他本身心理状态了呢?


关于作品方面的话,每个人阅读都有体会,去看去感知他的故事就可以了。


(后面这个问题)要综合起来去看。他们为什么会称之为天才,因为确实他们生病之后他们的感知力会比我们强,包括一些科学家、专家学者、画家、从艺人员都有这方面的一个形象,这个并不否认。因为他们感情比较强,所以他们会有一些杰出的创作,他们在学术领域有非常高的成就,这个是不可否认的。


那他们其实还有一面,就是说他们在转向抑郁期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会卑微到尘埃里面,也有这个情况。就是两个都要看到,要客观一点。





 Q:

沉浸式的体验想要向观众传达什么或者是说打破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就像入口处说的“什么是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Q:

在这个展出的过程中,你有收到过观众给你们的什么反馈吗?


很多很多。前两站大家对这个装置的评价都觉得非常非常好,能够很直观地体现出抑郁症的病由,每天所经历的事件,还算是比较准确的,包括病友也反映说我生病时是有这种感觉。


我们导览的一部分也是观众给我们的一些反馈。刚刚也说到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在长沙站就是那对母女。她们在那个小房间(模拟抑郁症患者所处的世界)里面她们所感受到的事情。她妈妈一开始不看这个展不知道,但看这个展,到这个空间她能感受到她女儿生病时候的情境。我觉得这个就是有意义的地方,她们也会重新建立母女之间的联系,之前都是互相不理解的状态。其实这个展更适合父母过来看。




 Q:

所以总的来说,这个展它的目的是达到了的。


对对。按照Alex的原话是说,他希望是建立一座精神病博物馆,每个地方有个常驻的点,让大家可以持续地关注,关注到这方面的病友,也持续的关注自己的状态。







活动赠票!把心中最压抑的时刻说出来吧!



参与方式:
抽取文末优质留言6
赠出黑色博物馆——精神病世界巡展长沙站
免费门票 1 张!截止至11月15日15:00统计,我们将通过留言回复的形式公示福利获奖名单。




(扫码购票)







采访、撰文 | 哇噻
设计 | 霸王信息对接 | 曹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P8星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