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宽 | 谁来决定我们的人生?—— 逆向思维训练与自律

2018-03-02 孙宽 宽余时光


陪伴是最温暖的长情

窗外风雪再大

也有孙宽陪伴着你


识别二维码

关注宽余时光



元宵节快乐!💕

自律系列是我一直想写的,此系列文字略长,但值得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我边整理边书写,希望自己和他人都受益。


于此同时,我正在北美燧石教育为宽余时光组建的讲座群,做这个自律系列讲座,欢迎您留言批评提问,并分享自己的经验,谢谢。


——孙宽


 花好月圆



04



在我们继续谈如何养成这些自律习惯以前,

请问当您自我审视时,

您如何评价自己?

您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您目前人生愿望是什么?

作为家长,您觉得自己最大的责任是什么?

简单概括您是个怎样的人?

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成为怎样的人?

为了帮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到目前为止,您为孩子做了些什么?

您觉得还可以做些什么?



谁来决定我们的人生?有的人说是上天决定的,有的人说是命运决定的,有的人说是社会环境决定的,有的人说是原生家庭决定的,有的人说是习惯决定的......


暂且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思考一个常见的现象:我们都渴望进步,都期待改变,却依旧如常地回到同一个循环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原来的节奏。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只有少数人能够打破常规,令人眼前一亮;而多数人循规蹈距,墨守成规,却又对自己的平凡或平庸,常常心不甘情不愿……


我们再回到上面的问题,以上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答案。不过我始终认为我们的人生至少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培养自律的最根本原动力——要有长远目标和宏大格局。具体来说,要尊重孩子兴趣去关注良好习惯养成的细节,但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无章,或有病乱投医和慌不择路的无序,更要跳出只着眼眼前利益或一时的成绩,看小不看大的局限......


最终我们要选择怎样的人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受怎样的影响,其实都是由我们自己定义和决定的。


今天我们谈谈自律习惯养成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如何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如何有所取舍地决定自己的人生?作为家长和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帮助 孩子们培养“逆向思维”?( Backward Design 一般当老师的都学过这理论:先确定终极教学目标,整体大目标下面,再设计出若干小目标,根据目标下行设计,连接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最终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以达到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培养孩子逆向思维,使这样的思维习惯成为一种能力,最终成为自己人生目标的设计者,让孩子们都能够有机会独立设计自己的人生,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岁的小孩有个“抓周”的习俗,各地习俗略有不同,但本质差不多,就是摆放一些东西,让他们抓一抓,看他们的兴趣在哪里,未来人生的选择将会是什么。我1岁时的人生兴趣是一棵扎了红绸子的大葱。


不知这和我的第一个人生愿望有什么关系?我两岁多有了人生第一个职业理想,我要当火车司机。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些能动而且能跑那么快、跑那么远的“房子”,我要能驾驶它。我还常想我们的房子要能跑能动多好,3岁左右我开始有了一个强烈的幻想:我们的房子要能飞,那会是怎样的?现在看来,这梦想不就是飞机吗?或我们至今仍在幻想的宇宙飞船吗?


4岁我的人生梦想改变了,我要当个动物园的管理员。在农村除了看鸡鸭鹅猫狗,第一次在北京看熊猫时,我只能在大人腿底下挤来挤去,因我母亲抱不动我,我们又离得太远,所以什么也没看到。我立志长大要当个动物管理员,可以天天看熊猫。


这些最早、最真实、最淳朴的人生愿望,就是我们逆向思维设计的顶端。我们要尽量保护孩子的这些最原始的,最快乐的,最本真的愿望。


经常让孩子想一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长大了要做什么,聆听他们那些无奇不有的理想是非常美好的。请千万不要嘲笑他们的志向不高远,或者太幼稚,也请不要流露出失望或不屑,请充满激情和喜悦地聆听,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愿望,这些都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最早设计,也都是他们人生最快乐的源泉。


这些人生设计往往最具幻想,最从兴趣出发,最无尘。


我们每个人幼年的幻想和愿望,每两三年可能会改变一次。后来我还想当过医生、画家、诗人、作家等等。即使当了老师以后,我的职业也几经变化,我的愿望也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慢慢地实现着,每个阶段似乎都有一两个目标;而每个阶段性的努力也都实现了一些目标。


如今再回头看来,我所做的一切都和我人生的最早的愿望越来越靠近——乘坐着能飞的大“房子”,去各地看喜欢的动物……


为了靠近我们人生每个阶段性小目标,我们可以做无数个小计划来实现它。这就是我这里要讲的“设计下行”过程,这是一个逆向思维设计(Backward Design),在整体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把每一步的设计向下实施,逐步分解成更详细更具体的内容,最终所有的设计联合成一个整体,都朝着我们的总体设计——那个最大最长远的目标努力。


我举一个身边最好的例子,朋友珍认为女儿豆豆高考时成绩不甚理想,只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但豆豆注意到的是这个普通大学有一个双学历专业,是个有国家奖学金的重点项目,并将在学业的第二年公费出国学习。豆豆报考学校的时候,高度专注于这个项目。珍没有给豆豆任何压力,不过她当时认为成绩平凡的豆豆机会渺茫,总学分的要求是全校排名前三名。


我在豆豆大一的时候见过她,我问她,你有男朋友吗?她说阿姨,我没有时间。现在读大四的豆豆,不仅已经完成了在国外一年的公费学习,被直接保送上本校的研究生,而且再次获得全奖学金继续深造。对于家庭收入不高的珍来说,豆豆自己获得的奖学金及研究生学费的减免,确实是莫大的经济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豆豆赢得的一切,足够支持她独立完成接下来的3年学业。


终极大目标看起来都似乎遥不可及,但这个大目标下行设计的许多小目标,都是能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每个小计划都具有可行性,坚持下去日积月累的结果,它们都是横跨在自己和未来目标之间一座座桥梁。


一个人的未来的最高远的目标,应该是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只有这样,每个阶段性的小目标才不会太乏味或太面目狰狞,努力起来也不会生不如死。这个过程就是个自律的过程,而且我们为每个小目标的实现,都能有所舍弃。



那么珍的有关教育孩子的终结目标是什么?我和大家一样都想知道。


她说从生下豆豆那天,她就有一个明确的教育方向和坚定的理念。“我所有的教育和努力,都为了我的孩子有一天不再需要我。孩子除了要有独立面对一切的能力,最主要她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她诚言自己一直注意阅读和学习育儿经验,从阅读到实践一直不断积累,防微杜渐,处处以身作则,尽量避免说教。


因此,豆豆能够自己制定逆向思维目标和设计每个连贯性的计划,并严格自律地完成这个大目标下的每个具体步骤就不奇怪了。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重要的习惯养成都来自原生家庭,特别是母亲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我25岁的时候开始计划50岁退休,愿望是坐着能飞的“房子”到处去看各种动物。45岁的时候,我实现了这个退休计划,现在的我可以随时旅行。表面上似乎一帆风顺,实际上我也在不断地调整大方向的下行设计。


十多岁时为了想当医生,我学了理科;为了想当诗人作家,我临高考前又改了文科;进了师范学校当老师后,为了实现财政自由,我又弃教从商;当经济自足时,我又重回学校“补习”文学课程,拿到文学硕士学位;为了早日实现经济上的完全自由,一直都在赚钱投资和投资赚钱,用以支持每个阶段性的目标。


然而现在回头再看,所有的目标万变不离其宗,这个根源就是我最早的人生梦想。应该说,我母亲成就了我最初的理想,她对我几次重大改变都未曾责备,都放手了,都让我飞了,这使我有了更自由的人生选择。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要有目标,就会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计划;只要有计划,就有配合计划完成的相应努力;只要有努力,就会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


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许许多多的细小的目标,和一个个目标的实现组成的,细小的组成较大的,较大的组成更大的,最后都为达到那个终极目标。待终极目标实现后,我们还可继续设计新的人生里程,自律的人不停歇,会不断地设计目标和制定计划。


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导向是极重要的。比如我的母亲认为,必须让我去看外面的世界,她宁愿把一切艰辛的劳动所得都铺在路上,这应该是最有智慧的投资。为了让我这个出生在劳改农场的孩子去看世界,我5岁以前,她已多次带我去过北京,除此还去了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地,先后住过长达数月。


我母亲认为一个孩子的视野越宽,孩子的理想才越高远,事实上我小时确实比同龄小孩儿成熟。再比如珍,她在孩子幼年时的一切努力,都为了今天她可以完全放手,不需要“努力”了。


这些母亲心中都有整体目标,为了这个终极目标,她们有理有力有节地重视可以影响孩子的每个瞬间:小到她们和孩子的每一次玩耍,平时的讲的小故事,日常谈话讨论,每天晚上根据课程表收拾书包,每天检查孩子记事记作业的小本子,有计划地完成应该完成的每小事,大到孩子的未来或人生的重大选择,她们都为一个宗旨——培养孩子有远大的志向和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完成一切的能力。这些母亲都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自律和努力着。珍在教育方面的获得和快乐,在于她对孩子无所求,她只希望孩子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独立的人生和未来。


因此,在我们谈如何养成这些自律习惯以前,请问当您自我审视时,您如何评价自己?您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您目前人生愿望是什么?您长远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作为家长,您觉得自己最大的责任是什么?请概括您是个怎样的人?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成为怎样的人?为了帮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到目前为止,您为孩子做了些什么?您觉得还可以做些什么?


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律,唯一最可行的,也最省力的做法就是:父母都是自律的人,或开始成为自律的人,行动的榜样通常都是最有效的;一切自律的好习惯或改变,都是从我们父母自身做起。


形成独立思维的整体导向、条理性和行动的一致性,家庭教育方针的一贯性和持之以恒,都是真正的自律。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后,父母会就越来越轻松,最后才能完全放手,安全放手。



如何学习和掌握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如何做个基本的逆向思维设计?


方法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可以从小计划开始训练,同时也可以反复询问自己并思考自己的远大目标。


假设最大目标或计划是个年终目标,最小的就可以从每日目标开始计划。拟定年目标是“自觉地按时完成作业”,我们的每日目标就可以是“把今天的功课完成”。以此类推就是学期计划,学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制定计划。


其他为“能按时完成作业”而派生出来的,“没有困难地理解所有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放弃一些影响做作业的活动,如玩手机、追剧等;为达到顺利完成作业,必须在做作业以前确保理解题目意思;为此也必须上课注意这些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的放矢等;万一遇到困难时,找到迅速有效的解决方法等。


最终,我们不仅完成了一个个制定目标,有具体的计划可行,说不定还能改掉上课不注意听讲、忽略留作业环节、过度使用手机、拖延等毛病。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计划第二天要早起。为实现早起的计划,在头天晚上我们可以早睡半个小时,把第二天准备用的东西都安排好,甚至想吃的早餐都做好准备。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训练比如:在头一天晚上把自己的书包按照课表整理好,上学要穿的衣服、鞋子都预备好,自己上好闹钟,按时休息,早上起床后预留足够的时间,不拖延。


当然,一次目标设计实施和计划顺利实现不难,难的是天天如此。不过养成习惯后,自律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马克早上要去健身房,头天晚上他一定检查自行车,把骑车用的钢盔、衣服、鞋和带去健身房的包包都准备好。早上他通常分秒不差地离开家门。


学习制定计划,包括长远计划和短期阶段性计划,训练逆向思维设计,都是自律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这样的训练是培养一种思维模式,它可以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一旦掌握了技巧,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成为一种能力,终身得益。


我相信生活最终属于有心人,无论做什么,生活都厚待有心人。任何事情都怕水滴石穿的坚持、怕雷打不动的恒心;任何困难,只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一个个小目标不断地实现,都会使您朝大目标的努力更坚实、更具体,也更近一步。 


待续

  




请珍惜原创,尊重作者的劳动,

保护原创作者的权益

法律顾问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唐新波律师


...................................................................


宽余时光阅读推荐

其他文章请添加关注继续浏览

(ID: kuanyushiguang-sky)


孙宽 | 凡是“我做不到”都是我们不想做,自律的人生任何时候开启都不晚

孙宽 | 面对年轻博士之死,我们唯有自律自救

孙宽 | 会不会选择,完全取决于我们敢不敢放弃

什么才是最好的建议?

孙宽 | 擦肩而过

孙宽 | 年味儿

孙宽 | 人间有味

孙宽 | 真正厉害的吃货是怎样的?



孙宽:原名孙宽余,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曾做过播音主持,经商从教;曾在香港、新西兰、美国、新加坡等地工作和学习;现旅行和自由写作,定居新加坡。2016新年前创办微信公号《宽余时光》,目前已发文300余篇,部分作品曾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和国内报刊杂志。


孙宽的私人微信号:

kuanyushiguang

宽余时光公号ID:

kuanyushiguang-sky



点击红包,识别二维码

在此赞赏孙宽,叩谢!

恭喜发财,敬请留下姓名。

旺通


谢谢点赞留言和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