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感恩的心】“向我开炮!”

2016-03-28 王理行 宽余时光

写在前面的话

        上周二【感恩的心】《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那些写论文的日子》引起了很大反响。尊师重道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人一生中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非常重要。我们时刻感恩所遇到的每一位恩师,特别是那些拥有博大胸襟的老师们,他们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并激发年轻人勇敢挑战权威。

        今天,宽余时光介绍另一位原创作者。王理行,孙宽的同门师兄。他一直从事外国文学书刊编辑工作,业余不吐不快或被催难拒时写一点文字,搞一点翻译。近年来喜欢上了通过手机屏记录并与朋友分享所见的自然之美。

“向我开炮!” 


我这个人大概生来就喜欢与文字、与书打交道的。在南京大学外文系毕业时,虽有不止一位老师动员,我坚决拒绝立即考研究生,而选择走向“真正的”社会。当时我觉得,如果马上考研,则可能这辈子一直呆在学校这个“真空”里而无法接触“真正的”社会。在当时几种分配选择中,我愉快而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外国文学编辑的工作岗位。


亦动亦静的编辑工作,足以吸引血气方刚的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交上了一批情趣相投的外国文学研究、翻译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朋友,因此八小时内外都很充实。考研、出国、下海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我有时也会心动,但也就止于心动。乐此不疲地干了十余年编辑后,渐渐发现,在当今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信息层出不穷,爆炸而来,自己已有的知识已越来越不够用了。


恰在此时,我有机会回南京大学在中文系深造,三年后顺利获硕士学位。这三年的充电,使我在学到了大量新知识的同时,还使我明白了知识分子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于是,我一鼓作气,考取了南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

 

博士生的课程与硕士生、本科生的课程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能并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任课的各位先生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或权威,上起课来各具特色,其中两位先生的课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汪应果先生治学的特点是,对什么对象都能说出他自己的看法,且这种看法往往是经得起琢磨的。一次课上,他就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对象,列出自己的主要观点,让大家来讨论,要求每个选修这门课的学生都要上台发言,并强调发表与他不同的观点者更易得高分。


几位同学上台阐述了自己与汪先生一定程度上或相同或相异的观点后,我一时心血来潮,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发表了一通欲从根本上否定汪先生主要观点的谬论。讲完后我回到座位上,稍稍平静下来后忽然后怕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么不留情面地“批驳”汪先生,恐怕我这门课的学分是别想拿了,若能得个勉强通过的分数就算万幸了。


惴惴不安之中,我偶然注意到,正坐在我前面座位上听学生大发“高论”的汪先生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一笔,仔细一看,汪先生是在给学生现场打分,而我名字后面,竟然是当堂课上的最高分!于是我又为自己刚才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愧疚!

 

我的指导老师丁帆先生开的一门课上,曾重点讨论“十七年文学”。他事先通知学生看了一些相关文本,以便讨论时言之有物。


第一堂课,丁先生讲了自己的主要观点后,让大家自由讨论。第二堂课,丁先生说:上一堂课,我讲的那段话似乎为讨论定了调子,大家基本上都顺着我的话讲。这样的讨论意义不大。今天,我不讲了,请大家直接进行自由讨论。


同学们讨论了一阵后,丁先生说:这会儿我觉得有必要跳出来为大家的讨论扇扇风点点火了。在他一番扇风点火后,讨论越来越热烈,同学之间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与反驳。当有同学针对另一同学的论点进行了言辞过于激烈的批驳时,丁先生提醒批驳的一方用词稍加收敛,提醒被批驳的一方放宽肚量,只需抓住对方本质性的论点,而别计较其言辞。有了丁先生及时的润滑油般的提醒,讨论得以热烈而顺利地继续下去。在场的每位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只可惜下课的时间就要到了,有些同学还没抢到机会发言。


丁先生简要地做了总结,就学生对他的观点发表的不同观点,他心平气和地进行了点评和解释,最后说:“以后我们的讨论就要达到今天后半堂课这样的效果:向我开炮!”一句“向我开炮”,结束了一堂课!

 

丁先生在课堂外照样鼓励学生“向我开炮”,还鼓励学生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向我开炮”。我们同学中有位近年来小有名气的作家,根据他的具体情况,丁先生提醒他在三年博士期间少创作,多做学问,多一些理论武装,认为他理论上站得更高后,创作上有望更上一层楼。这位作家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理论的困惑甚至不屑,此举遭到不少同学的 “围攻”。对此,原来自我感觉甚佳的这位同学一度心情郁闷,便就此写了一篇数千字的随笔,诉说自己的保留意见,在投稿前犹豫再三,还是向丁先生请示可否发表此文。丁先生告诉他:发吧,没关系的。此文发表后,这位作家和同学之间,和丁先生之间照样嘻嘻哈哈,无任何不快。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急剧变化后,南京仍然是个适合做学问的地方这一点,已为许多人认可。就做学问而言,南京大学无疑可以作为南京地区的代表,而在南京大学,作为最早成立的系科之一,中文系的学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代表全校的学风的。


南京大学何以在1990年代被国际权威的科研检索资料《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七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首位,被引用论文数也连续六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何以在如今作为唯一一所未加入院校合并大潮的中国大陆著名综合性大学,其论文排名仍能在全国名列前茅,由此可见一斑。

写在后面的话

     感谢您的阅读和欣赏。如果您喜欢这类小文,敬请您关注宽余时光(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关注),欢迎您在文章结尾处留言,分享您的读后有感,也欢迎您点赞和打赏作者,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非常感谢!

        预祝您生活愉快,一切安好!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