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程建:天大国工人的“三头六臂”是怎样炼成的?
校友简介
程建
天津大学1992级基本建设管理工程专业校友,在校期间1994—1996年辅修“国际工程管理班”。毕业后于法国和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河南国际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国际合作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
抛砖引玉 写在前面
入学军训合影
近年,流行一个名字,叫“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本意是指不满足于单一职业生活方式、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提到这个名词,是因为觉得它非常符合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对综合性素质人才的要求,技术、管理、投资、财务、法律、语言、历史、公关,每一种都可以拉出来成为专业,多元化技能、多重工作角色集中在了一个专业中,这不就是“斜杠青年”的写照吗?
如果把“斜杠青年”用一个形象去比喻,我想到了中国神话中的哪吒,三头六臂,多种武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没有能炼成哪吒,但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希望能从我学习和工作的一点浅薄经历和感悟,带给大家启发。
恩师指路 天工开悟
我想,任何一种学业直至职业选择,首先是来自于影响,然后是热爱,最后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一个好的学校,一位好的导师,将是你一生的财富。
我的选择,最初的影响来自于我的高中母校。时任班主任的刘玉贵老师,曾随河南省援外团组执行尼泊尔的水利建设项目,经常跟我们分享他在国外的工作和生活经历,那种新奇感和责任感,点燃了我一颗少年的心。
进入天大后,我又遇到了国际工程管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何伯森老师,并且有幸经选拔参加了“国际工程管理班”的学习,在学校的推荐下,参与了天津万科与小浪底枢纽工程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在火热的建设工地上,我开始热爱这个专业,并对未来充满了激情和梦想。
实验启蒙,天工开悟。一所好大学,一个热爱的专业,特别是有无私指路的恩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二十五年来,我始终自豪和感激,始终鞭策自己不懈努力。
管理系92级基建毕业留念
管理系96届毕业生合影留念
国际实践 砥砺自我
1996年,天大毕业后我进入中国河南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际”)工作。我没有选择相对安逸的办公室工作,而是毅然积极投身到了一线的国际工程管理工作。
从亚洲的马来西亚到非洲的塞内加尔和坦桑尼亚。8年的时间,工作岗位从一线技术岗到管理岗,从抱着水准仪跟着推土机跑,到担任工程部经理、项目经理。
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远离祖国和亲人,不仅要忍受孤独和寂寞,还要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迥异的文化差异,疾病与安全的风险,酸甜苦辣一一尝尽。
这是一段宝贵的经历,“走出去”不仅让我开拓了视野,磨炼了自我,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丰富了技能、累积了经验,锻炼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8年的经历,让我深刻领悟了“学”与“做”的差距,国际工程管理人的“苦”与“乐”,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学海无涯 继续求索
天大是我专业学习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越是深入实践工作,越是感觉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和能力的缺失。我认为,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唯有不断的自我充电,才能实现自我超越,继续学习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能力,何伯森老师曾说过早期中国国际工程从业者强技术、弱管理。因此,在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后,我选择赴法留学攻读MBA。
二是理论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需要有更高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水平。为提高顶层知识储备,我又完成了武汉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
致知穷理、砥志研思;学以去惑,学以致用。经过进阶式的学习,过去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难题迎刃而解;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又为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奠定了基础。
角色转换 超越自我
在校期间辅修“国际工程管理班”的学习证书
2004年,我进入了河南国际总部管理岗位,分管海外承包工程和矿产资源开发业务,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多个海外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其中,我的主要精力投入在非洲几内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境外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河南国际旗下的河南国际矿业,2007拿到了几内亚铝矿项目勘探权,用10年时间完成了勘探、可研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17年投产以来,累计回运国内超过2500万吨高品质矿石,打破了全球旧的资源垄断格局。河南国际与中国铝业以及国家电投的项目一同被列入“中几资源换贷款”计划,为中国铝工业的行业安全提供资源保障。
在利比里亚,河南国际与宝钢资源、中非基金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利比里亚铁矿,该项目将于近期拿到采矿权,出矿后也将进一步保障国家钢铁工业的资源供应链。
在此期间,河南国际作为一个地方外经企业,在海外完成了从EPC承包商到投建营一体化的升级转型,成为“走出去”的典范和主力军,并深刻融入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改变当地民生的重要力量。
职业感悟 “哪吒”之路
我学习于天大国工专业初创期,实践于“走出去”战略发展期,提高于国际工程合作转型期。深刻感悟到国际工程管理这个行业,不但要样样精,还要样样通,一专多能,是典型的斜杠职业。必须成为“四多人才”,才能胜任工作,那就是“学得多、懂得多、会得多、干得多”。
拿“哪吒”来做个形象比喻,实际上是对国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我归纳为“一心、两仪、三头、六臂、七种武器”。
“一心”。奉献家国的初心和追求卓越的激情,个人的追求和事业的梦想,必须融入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并始终保持拼搏的激情。
“二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上升到理论,通过学习提高,再指导实践。
“三头”。三种顶层思维,开拓、外向、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拓精神,在国际经济大舞台上,拥有创新、迭代、转型的思维和能力。
“六臂”。技术、管理、投资、财务、法律、外语,这“六臂”衍生出天大国工专业的52门课程,完备的体系已经涵盖了行业对知识储备的要求。
“七种武器”。哪吒有火尖枪、混天绫、乾坤圈、风火轮等武器,作为国工人的武器就是实践能力。概括来说就是:专业化的技术水平、国际化的沟通能力、多重化的风险意识、精准化的合同管理、精益化的财务分析、战略化的金融投资、海外当地社会责任的担当。
不忘初心 寄语后浪
很荣幸与师弟师妹能成为校友,也感谢经管学部和国工学院的抬爱,能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有人说,心灵鸡汤讲的都是那些你做不到的事情。我想,追求梦想才是催人奋进的动力。也许没有人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魔童,但有梦想就要有目标。天大国工作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不凡的起点已经为梦想写好了序曲,下一步就是你朝向目标的不懈努力。
我不是哪吒。我仍旧在路上,期待后浪领潮。
欢迎扫码观看本次优秀校友访谈的视频内容:
往期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信息来源 / 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学院
底图设计 / 唐宇涵
图文编辑 / 郭劭妤
责任编辑 / 李 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