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b 3.0,「激发创造」的时代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Tecvan Author 王聪

一、什么是 Web3.0

0.0

最初的互联网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政府发明的(原来叫阿帕网),目的是保护其核武器免受黑客攻击。

他们意识到,在冷战高峰期,一台单一的计算机控制所有的火箭是一场灾难。所以他们建立了一个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分散网络。

这意味着,即使在苏联发动网络攻击的情况下,美国也可以遵守其在“「相互确保摧毁」”协议中所承担的义务。

相互确保摧毁协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B%B8%E4%BA%92%E4%BF%9D%E8%AD%89%E6%AF%80%E6%BB%85

1.0

1990年,互联网是一堆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网络是它的第一个应用程序,由 Tim Berners-Lee 创造。

Web1 被设计成一个“超链接信息系统”这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来自网络各个角落的电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链接的文本和图片来浏览这些数据。

在早期,网络是一个壁垒性工具,几乎只有学术界人士使用。五年后,随着 Mosaic 和 Internet Explorer 等浏览器的推出,大规模的应用开始普及。

你可以拨号进去。下载一张图片需要几年的时间。当时还没有人想到去设计网页。

总结一下 Web 1.0:

  • 「分散」——特定的人使用特定的电脑

  • 「开源」——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创造

  • 「只读」——大部分用户都是读者,获取内容,发布内容的人非常少

Web 1.0 的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代表任何人都可以向世界上的任何人,发布任何类型的信息(虽然当时很难),不需要中央网关的许可。

2.0

10 年过去了,像 YouTube,Facebook 和 Twitter 这样的那个时代的赢家开始兴起,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有才华的「创作者」。

这也是第一次,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文章。随着发布门槛的消失,用户和使用量激增。互联网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些内容供你消费。

而 Web2.0 时代的来临和蓬勃归功于以下几项技术革新:

  • 「移动化」——智能手机让我们从每天在台式机前工作几个小时变成了“时刻保持联系”。应用程序和通知统治着我们的生活;
  • 「社交」——各种社交网站让我们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互联网上不再匿名,同时从原来的和朋友分享进化到和陌生人分享生活;
  • 「云」——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在云计算上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现在我们不需要购买和维护昂贵的硬件基础设施就可以享受数据服务

在这个数字时代,用户价值(数据)是网络规模的催化剂,网络将媒体、开发者和创作者紧密地连接到一起,没有人能够脱离网络(放下手机);

当然,隐私也形同虚设了,我们的个人数据被挖掘聚合并出售,同时交给个性化算法,用来学习我们的倾向,占据我们的时间;

所以,Web 2.0 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寡头网络,个别互联网公司(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把我们围在了这个网络中,当点击就等于收入时,就没有人愿意说实话了,一切算法的结果是诱使点击、错误信息、假新闻、广告拦截、反广告拦截和反反广告拦截等等...

中央化的互联网平台最终都会导致信任危机,我们不能信任银行、 Facebook 和 Uber 来处理信任问题,因为我们不能最终信任构成它们的个人。特别是当他们可以利用法律和网络效应来规避竞争和垄断时。

那我们能信任什么呢?我们好像只能信任数字,那区块链就诞生了!

区块链:数学 > 人类

区块链的诞生其实是基于两个出发点:

  • 通过建立一个大群体能够达成一致的真理的「集中版本」,记录衡量社会。最重要的是,记录本身并不是真相,而是一种接近真相的工具。主观评价在“记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畸变,所以我们不需要主观评价;
  • 社会不能相信记录员,因为记录员是人类,人类天生就是自私自利的;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将人类从这个记录的过程中完全移除」(听上去有点可怕)

区块链的最小可行解释

  • 区块链是一个分散的数字账本,记录了在这个网络中谁拥有什么,可以是金钱、财产所有权、医疗记录以及任何别人想要拥有的东西;
  • 分类意味着网络中的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份最新版本的账本
  • 这样就导致记录没办法更改,如果有人恶意搞假账,网络就会拒绝它
  • 而新的记录是需要加密的,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
  • 所以就需要“矿工”来提供计算能力,然后比特币就是报酬

区块链实际上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信任被网络所验证、编码和加密,然后分散到网络中所有的参与者,这是一个完全由陌生的人组成的自我管理社区,当然,这个社区里可以是任何内容,只要你有想象力。

这才像互联网,不可破解,不可置疑,由互联网中的全体用户统一管理,而不是由某些互联网巨头或机构。

3.0?

Blockchain networks usher in a "new" Internet: web3.

所以,会有一些地方将 Web 3.0 称为“加密世界”

Web3.0 这个概念是在 2017 年由著名的以太坊网络 CTO 兼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提出的,斯诺登棱镜门事件让当时的 Gavin 博士意识到,如今的互联网有很多问题,于是 Gavin 博士随后提出了 Web3.0。

那时候,他和 Vitalik 共同创建的以太坊网络可以让人们在无需互信的情况下,以互惠互利的方式互动。在消息传递和数据发布技术的基础上,他们想构建一个「点对点的网络」,在没有服务器和信息流管理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做当前能做的任何事」

Gavin 所定义的 Web3.0 会是一个可扩展的一系列技术框架,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构建应用程序,通过这种新的应用,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数字)身份、资产和数据」,进而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 2.0 时代,抖音、b站、微博这些平台拥有非常大的控制权,他们建造了游乐场,制定了游戏规则,有权决定谁可以进来玩,并且通过这个游乐场获取巨大的收益。

而 3.0 的愿景是让这场游戏的所有权和主导权回到每一个参与者手中。也就是说,最初建造这个游乐场的人只拿相对少的股权,其他的收益应该分享给游戏玩家,因为他们贡献了内容、时间、智慧,这些人才是真正能让这个平台/领域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同时,这些人对这个平台的各种决策也应该有发言权,游戏玩家有权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因为他们对这个游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就是下面会提到的的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理念。

总结


1.0

2.0

3.0

内容与用户

read

读、写

read、write

读、写、拥有

read、write、own

代表公司

新浪、搜狐、网易、hao123

微博、微信、抖音、谷歌、苹果、Facebook

???

关键词

被动、缓慢、受控

网红、社区、垄断、中心化、贫富差距

自由、去中心化、隐私、低效

二、3.0 的关键词

2.1 区块链

区块链是 Web3.0 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也是基础设施,在区块链诞生之前,中心化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愈加突出,我们在互联网巨头的面前成了完全透明的用户画像,导致某些行为会被一些机构所支配。因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了互联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和防篡改的特性很好的对标了 Web3.0 的目标——创造新一代互联网,让每个用户掌握自己的数据、身份和命运。目前区块链有望成为一种「零信任/低信任交互协议」,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新型的数字网络。

2.2 Defi

全称是:Decentralised Finance(分散财务 / 去中心化金融),也有人叫它“虚拟的华尔街”,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去中心化网络(区块链网络)中解决金融交易问题,而金融交易去中心化最大的难点就是用什么来取代「信用衍生」。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找银行贷款,明知道银行里的钱是储户的,但是我们相信银行,同时银行也有准备金和央行监管,所以即便银行现在有 100 万,但是可以借出去 300 万,我们也不会有任何顾虑;但是比特币或者以太坊这种「所有权」的转移就有问题了,我有一个相机,你现在要找我贷三个相机,说拍完之后会给我五个,那我哪来的三个,以及你怎么保证能给我五个?

DeFi目前是通过跨链来解决抵押,通过「保证金制度」来解决杠杆,最终实现了类似于信用衍生一样的操作。

我们拿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例子,假如跨链的名字叫 XX 链,XX 链上的货币叫做 XX 币。比如我想抵押比特币换取以太坊,我就可以:

  1. 把比特币锁定在一个特定的地址,此时会在 XX 链上生成一个代表这个比特币通证 Pseudo-BTC,
  2. 然后我在 XX 链上用智能合约抵押这个 Pseudo-BTC,生成了相应的 XX 币;
  3. 然后拿着 XX 币购买了一定数量的 Pseudo-ETH,
  4. 然后把这些 Pseudo-ETH 所对应的 抵押物ETH 释放出来,交易结束。

整个过程都是「智能合约」(金融服务机器人)来完成的,没有人的参与。而如果我到期不还,那么我抵押的比特币就没有了。智能合约到期执行执行,把我抵押的这个比特币进行违约处理。

这样能实现了 「等额抵押」,但是金融的魅力在于以小博大,所以我们需要 「超额抵押」

也就是希望能够抵押1个比特币,临时的借2个,乃至于10个比特币来进行投机。你拿 1 个BTC抵押,我可以借给你10个,但是借给你之后,如果你的任何操作,导致帐户上的资产价值小于 9.05 个BTC,那么对不起,合约自动执行,你的抵押物充公。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Defi 其实就是一个「智能中介」,以冻结的方式完成抵押和借贷还贷等金融动作,不过相比中心化网络中的银行,它有以下特点:

  • 不需要 KYC(Know your customer),是反洗钱用于预防腐败的制度基础,而 Defi 根本不需要你的任何信息,只要你有数字货币就可以;
  • 快,尤其是大额交易,传统的机构可能需要好几天,甚至还需要签各种文件,流程十分冗长,而 Defi 这种智能合约方式基本上都是实时完成
  • 无需手续费,虽然也有智能合约(机器人),但是机器人其实是不需要手续费的,所以贷款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借款人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利率

不过,Defi 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因为智能合约本身代码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看到,如果存在漏洞的话,很容易被人利用

  • 保证金制度:https://www.zhihu.com/search?q=保证金制度
  • 智能合约:https://www.zhihu.com/search?q=智能合约
  • 等额抵押:https://www.zhihu.com/search?q=等额抵押
  • 超额抵押:https://www.zhihu.com/search?q=超额抵押

2.3 NFT

NFT 的全称是 Non-Fungible Tokens,中文常翻译为“不可同质化代币 / 不可替代代币”。

在区块链中,数字加密货币可以分为原生币和代币两大类。我们常说的比特币、以太币这种属于原生币,拥有自己的主链,而代币是依附于现有的区块链。代币之中,又可以分为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两种。同质化意味着可以互相替代,举个例子,你手里有一个比特币我手里也有一个,我们两个的比特币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而非同质化则意味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NFT 可以用来代表现实中的一些商品,也可以被买卖,但是存在方式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可以把NFT理解为发行在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

2017 年 3 月11日,「CryptoPunk 7804」以 4200 枚ETH (约合757万美元)的高价售出,成为历史成交价最高的 NFT 加密艺术品。该记录的上一个保持者「CryptoPunk 6965」的售价仅为800枚ETH(约合154万美元),瞬间将该记录提高到了原先的5倍之多,而这之间仅仅相隔了不到一个月。

是什么使得这枚 24*24 像素的朋克头像拥有高达 4200 枚 ETH 的昂贵身价?显然,不是这枚头像本身。毕竟,忽略版权因素,任何人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将这枚图片下载下来并用作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头像,真正有价值的是这幅作品在区块链上的所有权的归属。那么,又是什么导致它的所有权价值那么高呢?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 CryptoPunks。CryptoPunks 是 Larvalabs 团队于 2017 年在以太坊上创建的 10000 个非同质化代币,面向以太坊钱包的拥有者「免费赠送」。每个代币都是一副 24*24 像素的由人工智能随机混合挑选出的特征后生成的像素艺术图像,且不存在完全一样的 CryptoPunk 作品。几天之内,10000 个 CryptoPunks 图像便被认领一空。

CryptoPunks 是以太坊上的初代应用,它的诞生更是被认为开启了NFT元年。只要谈到加密艺术就绕不开 CryptoPunks,其背后的历史意义不可谓不深厚。在以太坊和 NFT 拥趸们眼中,CryptoPunks 的历史意义是无可比拟的,作品高价值的背后也有这份历史意义出的一份力。

后来,NFT 开始进入人们的眼线:

  • 推特 CEO 多西把自己的首条推文作为一个非同质化代币 NFT 进行了拍卖,7 日拍出了最高价 250 万美元。

  • NBA 球星库里就以 18 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副猴子的图案用作自己社交账号的头像:

  • 2017 年 5 月 11 日,数字视觉艺术家 Beeple 的一套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以 NFT 的方式在佳士得拍出了 「6935 万美元」 的天价。

  • 除这些以外还有各种数字宠物(虚拟猫、虚拟兔、虚拟狗、虚拟树)、互联网最开始代码块、各种 AI 形象、詹姆斯扣篮视频、演员或明星的数字签名等等。

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来,NFT 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人们当前的购物狂热。从本质上讲,你想拥有的一切——钻石、 Tesla、精灵宝可梦(Pokémon)卡、房屋、土地、绘画、歌曲——都可以被标记为 NFT,这样所有权就变得可核实、无法隐藏、可编程、可分割、易于转移并且加密安全。

2.4 DAO

全称是: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布式自治组织),指「通过一系列公开公正的规则,可以在无人干预和管理的情况下自主运行的组织形式」

从某种角度来看,DAO 就像一个全自动的机器人,当它全部的程序设定完成后,它就会按照既定的规则开始运作。值得一提的是,在运作的过程中,它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自我维护和升级,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来适合它周围的环境。

比特币和以太坊就是典型的 DAO,绝大多数的规则都是公开透明的,如数量上限,竞争记账的共识方式和规则等,你从某种程度可以将它看成一个没有人控制的支付机构,而每个拥有比特币或以太币的人都会是该机构的股东,而那些矿工和开发者也通过贡献自己的服务成为该机构的参与者,当该机构被越多的人需要时,他们持有的股份权益就有可能会增值,增值之后他们就可以分享机构的收益,参与机构的成长。

而在现实世界中,打网球的人其实也是在参与 DAO:

  1. 我们去打网球,不需要向某个组织申请;
  2. 我们会教新朋友打球,这就为网球做了推广;
  3. 每个地方都能举办自己的比赛,也不需要向某个组织申请。

总结地说,DAO 是一种全新的「机构形态」,而且特别适合做那些能长期存续的、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的活动,比如 Wikipedia,比如体育运动等。所以这种形态可能是未来互联网上组织形态的雏形,不受任何单个人的控制却有明确的目标,能够自己进化和发展。

而 DAO 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决策效率较低、代码风险等。

2.5 VR & AR

有人说,2021 年是沉浸式网络的元年,而“沉浸式网络”的硬件载体很难让人不联想到 VR,不过从 2014 年开始,每年都会被称作是 VR 元年,这不就是狼来了吗?

虽然没多少人会愿意再相信下一个 VR 元年,但不可否认的是 VR 真的发展迅猛,从某节跳动掷重金并购 VR 硬件厂商 Pico,到马化腾“全真互联网”的概念,再到罗永浩宣布下次创业会选择 VR/AR,这些信号都是真的狼。

不过,VR 还需要很长的时间,VR 技术难以在短期内看清投入产出,技术难度高、资金消耗大、硬件问题、软件生态等等都注定这是一场持久战。

VR 作为另一个世界的硬件载体,很容易成为 Web3.0 的土壤,同时 Web3.0 本身的愿景就是在绝对信任基础上的点对点网络,VR/AR 就可以发挥它们本身的优势。

2.6 个人创造

根据上面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那就是:从 Web1.0 到 3.0,可以看到有一个核心没有变,那就是「对个人创造的重视」。在 3.0 时代,个人的力量能得到更巨大的扩张。

那些愿意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去玩耍、研究、发声的人,都将从这份热爱中获得回报。无论是游戏、音乐、美术,还是文字、玄学、技术,任何领域,任何方面,都可以,没有区别。

张潇雨 在自己的微博里说过,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内容创造者,那么你不需要自己去了解 Web3.0,因为会有无数人来教你,告诉你怎么参与,求着你参与进来。。

「你很特别」

「你很宝贵」

「你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灵光乍现」

「都有可能点亮世界上的另一个灵魂」

「尽情玩耍吧」

「不过是」

「游戏一场」

三、3.0 产品代表

3.1 Brave 浏览器

官网:https://brave.com/zh/

这个浏览器很有趣,当用户在浏览器内上网时,浏览器会推荐广告给读者,与此同时也会返还一部分收入给读者。既消费了用户的数据,又为用户创造了收入。

不过,它的最大的宣传点是安全和隐私性,在它的官网上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宣传:

3.2 Epic Games

Epic: https://www.epicgames.com/site/en-US/home

经常被简称为 「Epic」,是一家游戏公司,它最出名的是自家《虚幻系列》游戏所引用的虚幻引擎,然后借助该引擎开发出了诸如《战争机器》、《无尽之剑》和《堡垒之夜》等游戏,将游戏的真实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八卦一下,腾讯在 2012 年 7 月以 3.3 亿美元收购 EpicGames 已发行股本 48.4% 的股份,约占公司整体股份的四成。腾讯有权在 EpicGames 董事会提名董事,EpicGames 理论上讲可以算腾讯集团的联营公司)

3.3 Blockstack

Blockstack: https://www.stacks.co/

「Blockstack」 是一款集成了分布式数据、分布式应用程序、分布式用户数据的区块链浏览器应用。

Blockstack 将数据主权交还给用户,用户数据由用户保管,未经用户许可,任何第三方无法访问用户数据。由于用户拥有了数据主权,用户可以随心所欲转移,不用再受到平台限制。

当然这样的平台或者应用还有很多,例如知名以太坊轻钱包 MetaMask 就是一款浏览器插件钱包,通过插件的方式让用户在使用 PC 浏览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钱包,访问一些 DApp(去中心化应用),目前 MetaMask 月活跃用户已超 100 万。

3.4 Polkadot

中文名叫波卡,波卡是一个可扩展的异构多链区块链,由一个协作的去中心化区块链网络组成,这个网络叫做中继链,它与并行运行的分片链即平行链交互,所有平行链共享中继链的安全性。

中继链就像一个中继器或者说是路由器、也可以说是一个插座板,可以将很多平行链连接在一起,实现跨链通信和价值交换。中继链管理着抵押、共识、治理、跨链消息传递等,不处理具体的应用业务逻辑,其他由平行链提供,尽量保证轻量。

波卡的目标是成为 Web3.0 时代通信和价值交互的底层平台,这意味着像 Polkadot 这样的项目需要创造一个足够范式的底层架构以满足更便捷易用的区块链开发工具,并且还能容纳更多经济体的出现,以平衡生态中各项目的链接。

正是因为有波卡,我们才能进一步考虑去中心化通信与计算的落地,毕竟没有架构的奇思妙想依然是空中阁楼。

3.5 OpenSea

OpenSea: https://opensea.io/

「OpenSea」 是全球最大的 NFT 交易平台,目前交易热度最高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了18.8亿美元。目前NFT 交易大部分集中在以太坊公链,据 Dune Analytics 的数据,OpenSea 8 月以太坊交易额达到 34亿美元,是 7 月的 10 倍多。

截至 2021-12-16,OpenSea 上七天内排名最靠前的两个项目是 CLONE X 和 RTFKT - CloneX Mintvial,聪明的你可能发现了,这好像是一家公司啊?是的,它们都是 RTFKT 公司的(这家公司被 Nike 收购了,很有意思):

  • CLONE X 就是一个个可以应用在 Metaverse 各种平台的 Avatar (虚拟化身),粗略理解的话,你可以视 CLONE X 为各种虚拟世界里的角色皮肤,且这个皮肤的拥有者是唯一的:
  • 而 CloneX Mintvial 则是未知的「孵化盒」,拿着这个孵化盒通过 CLONE X 官方平台进行铸造可以得到一个随机的 CLONE X Avatar。

所以,可以理解为 RTFKT 公司的目标是制作一些个人虚拟资产,而这些虚拟资产理论上可以应用到 Metaverse 的各种平台和应用中。

3.6 其他

另外还有很多基于 Web3.0 概念大火的一些公司、产品或应用:

  • Web3.0 底层公链:Eth,Dot,Icp;
  • Web3.0 数据存储:Ar,Fil,Cru;
  • Web3.0 广告:Bat;
  • Web3.0 社交:Mask,Rss3,「Mirror」
  • Web3.0 应用:Link,Grt,Mask,Bat,Band,Gnt,Lpt;
  • Web3.0 论坛:Bbs;
  • Web3.0 军火库:Gtc,Rad;
  • Web3.0 云计算与通信:Ankr,Icp,Rlc,「Mask」,Pha,Cqt;
  • Web3.0 身份索引:Lit,Icx,Bright,Sjsnb;
  • Web3.0 隐私与匿名:Nu,Keep,Pha;
  • Web3.0 交易:Uni,Dydx,Vega,「Sushi」,1Inch,Snx 等;
  • Web3.0 组织 Dao:Ygg,Fwb,Bit,Gno,Dora 等等;

四、元宇宙

4.1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科幻小说《雪崩》中,这本小说首次描述并基本上创造了“元宇宙”(Metaverse)和“阿凡达”(Avatar)两个词语;在这本小说中,Metaverse 被描绘成一种数字互联网的表现形式,但它本身是基于一个「虚拟的世界」,类似于电影《头号玩家》和《黑客帝国》里面所描绘的那样。

4.2 元宇宙的特点

  1. 永恒:不会中断,会持续下去;
  2. 保持同步:每个人都会获得实时的反馈,实时的体验;
  3. 每个人都是一部分:每个人都需要有“存在感”;
  4. 完整的经济体:在这个虚拟的世界存在完整的经济体系,你可以创造、拥有、投资、销售,同时还可以获得回报;
  5. 数据量是庞大的:类似于 NFT 的概念,每一种资产都会互通;

4.3 元宇宙不是什么

  1. 一个“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和对应的角色其实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这个并不是 meta 组成的世界,因为它的目的单一,比如目前很多拥有自己世界观的游戏;
  2. “虚拟现实”:VR 是一种体验虚拟世界的方式,但在这个数字世界中的存在感并不能构成元宇宙;
  3. 一个游戏:元宇宙本身会有一些类似游戏的目标,并且一定会涉及游戏化的相关内容,但它本身不是一个游戏;
  4. 一个“UGC 平台”:元宇宙不会仅仅是一个 Youtube 或者 Facebook 这样的平台,这些平台还不够大;

4.4 元宇宙的价值

  1. 应该会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新的公司、产品或者服务都会诞生并且广泛应用,同时也会从现在的互联网巨头手中分一杯羹;
  2. 货币可能出现质变,比特币目前已经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离“货币”这一经济形态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元宇宙中,我们肯定会使用新的货币,同时会有新的分配资源的方式;

4.5 谁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主宰

  • 「微软」拥有 Office 办公工具和 LinkedIn,用户量庞大,世界第二大云供应商,拥有一套广泛的与工作相关的软件和服务,同时还有 Xbox 游戏主机服务,所有对于微软来说,一定不会放过这个重新夺回 PC 霸主的机会;
  • 「Facebook」:扎克伯格对 Mataverse 相当痴迷,同时有着近乎 Allin 的勇气,另外元宇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社交”,而 Facebook 在社交层面近乎垄断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用户,所以它的优势是非常大的;
  • 「亚马逊」:有数亿张信用卡信息,全球最大云供应商,而且听说在研发 AR 眼镜,也是家庭/办公场景方向的领导者;
  • 「谷歌」:世界上最常用的操作系统(Android),拥有最庞大的数据量,同时也是第一个通过谷歌眼镜真正抓住可穿戴计算机机会的公司,不过好像夭折了;
  • 「苹果」:有着全球最大的游戏商店,同时也大力投资 AR 设备,不过苹果向来都是比较封闭的,而元宇宙这种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可能和它的初心相悖;
  • 「字节跳动」:根据公司战略部门的描述,字节跳动最大机会是争夺全真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社交平台,抖音和游戏业务都有机会
  • 「其他」:其他还有机会的公司有 Unity(手机游戏引擎)、Valve(Steam)

五、我的想法

5.1 Web3.0 本身出发点是好的

很多人都反对 Web 3.0 概念。他们认为,如今的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几乎完善的阶段,用户已经习惯了出售数据,习惯了订阅制度,习惯了这一切后就不愿意再进入 Web 3.0 世界。

对此,他们认为 Web 3.0 这个概念没有存在的必要,如今的互联网已经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是从去中心化以及个人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Web 3.0 有它的价值。但它的价值能多大,需要等待市场去检验。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从数字加密货币市场角度思考的 Web 3.0 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它的存在是否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等待,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开发者、区块链运营者还是用户,Web 3.0 不再像 Web 2.0 一样只需要等待就能享受,只有主动地参与才能够创造这么一个真正享受权利和值得履行义务的新互联网世界。

5.2 未来一定是游戏化的

我研究生期间看过游戏化相关的书,当时我就认定游戏化一定是未来,连流媒体公司(Netflix、Twitch 等)都在纷纷布局游戏了;而且这种游戏很有可能是基于 VR/AR 的,这会让我们有更⼤的互动性、参与感和沉浸感,对于流媒体本身的内容体验会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你或许不知道的是,亚马逊的游戏部门 Amazon Game Studios 已经成立八年了,每年投入 5 亿美元研发费用;

除了硬件以及投入决心以外,今天的游戏引擎功能更加强大,3D 建模的效果栩栩如生、沉浸感极强,与现实场景融为一体,足以以假乱真。

最后,我想说的是,游戏是唯一一个能给所有人带来快乐的事情了。

5.3 社交变得更加重要且能力优先

在未来,基于兴趣的小群体化加深是必然趋势,在一个个小群体里,用户可以进行自我表达、与别人交流兴趣和观点、甚至组队完成挑战,一个个基于兴趣的小群体也会诞生出自己的意见领袖。

同时,「未来成年人一定是儿童化的」,人类天生喜欢探索和挑战,喜欢炫耀能力,成年人同样需要基于兴趣爱好的虚拟社交。其实这样的社交平台已经有了,它就是Github。这是程序员的社交天堂,全球最优秀的程序员们在上面学习、分享和交流写代码。

在 Github 上能够写出优秀代码、解决复杂 IT 问题的大咖,在真实世界里有可能是一家科技企业的CTO,也有可能是个普通在校大学生。但这样才是公平的,因为在这个虚拟社交平台里,人们不靠地位、钱财、社会阶层说话,而是靠能力说话,这个能力就是写出好程序的能力。

这样的凭能力建立圈层的平台已经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出现了,那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共建的游戏社交台 Roblox。

Roblox 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为人赋能,让人人可以参与“准专业”的创作,包括游戏和电影。什么叫准专业?它不需要经过专业训练作为门槛,人人都能参与制作。

Roblox 开发了一套低门槛的游戏引擎工具,只要孩子有能力和足够的兴趣就可以做出一款优质的游戏,或者创作出一部精彩的电影。这样的孩子就是小社群里的意见领袖,只要你有本事就能做,不用靠家庭背景、身份地位之类的东西。

5.4 Web3.0 和元宇宙任重而道远

技术经常会产生没有人预测到的惊喜。然而,最大的进展往往提前几十年就被预料到了。

尽管 Metaverse 的全部愿景仍然很难定义,看起来是幻想的,几十年以后,这些碎片已经开始感觉非常真实。和往常一样,这种变化的弧线是漫长和不可预测的,因为它的最终状态是有利可图的。

此外,Metaverse 将需要新的审查制度、通信控制、监管执行、税务报告、防止网络激进化,以及更多我们今天仍在努力应对的挑战。

而且,Web 3.0 要对用户科普的内容要远远超过区块链、比特币、加密货币要科普的知识。当然,开发者也可以通过多样的设计将应用程序设计的和传统 App 无异,让用户根本感觉不到这些复杂的运行机制的存在。但这类开发工具,才刚刚起步。

这也就导致了 Web 3.0 的普及难度可能很大,无论是对开发者的普及,还是对用户的普及,还是对企业的普及,都将异乎常规的难。尤其是在如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试图加强互联网监管的时代,Web 3.0 正在与政客们进行对抗。

再加上通证经济和人性自私,炒币远比做项目赚钱。为了取得大众信任,开发团队甚至需要定期露面来证明自己还在工作。如何把区块链运行得跟传统互联网一样,同时又能保持区块链的特性,是目前区块链开发者们仍在头疼和探索的难题。

5.5 谨防“元宇宙”圈套

自从 Roblox 上市后,Metaverse 也就是元宇宙概念走红,游戏投资人疯狂抢项目,各家游戏公司都说自己是做 Metaverse 的,不管到底够不够资格。

有小道消息说,一家上市游戏公司的老板给公关部门下达的任务就是:积极联络媒体,把公司往 Metaverse 上靠。似乎只要稍微跟元宇宙沾边,就能享受到资本热捧的红利。

还有一家游戏创业公司公开吐槽,自己只是在做的一个MMORPG(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的游戏项目,但 FA 多次找上门要求修改项目介绍,理由是“一定要有 Metaverse 的概念,不然拿不到好价格”。

所以,当你看到满天飞的“元宇宙第一股”、“Metaverse 概念第一股”之类的字眼,就一定要擦亮眼睛了。在没有出现元宇宙这个概念的时候,它可能只是一家普通的游戏公司。

最关键的是,去中心化带来的反监管优势无疑会被洗钱所利用,那些花几千万美元买数字艺术品的人很难理解为是真的“懂艺术”

5.6 致富机会总是留给“看新闻”的人

区块链是中本聪在 2008 年就提出的,2009 年就创立了第一个比特币网络并且开发出了第一个区块,但我们大部分人知道区块链和比特币应该都是最近吧?

自打区块链诞生之后,一系列衍生产品、应用及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并且都以极快的速度融资并上市,一大批人靠投资这些公司或数字货币走向人生巅峰。

不得不感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致富机会总是留给“看新闻”的人,我们可以保持观望或质疑,但是社会就是这样,哪里热哪里就会有财富聚集。所以,多关注时事和马斯克 Twitter 吧,下一个致富机会可能就隐藏其中。


- EOF -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

1、过度使用懒加载对 Web 性能的影响

2、现代 Web 开发困局

3、前端 3 年以上面试常考问的 web 安全问题总结


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人

关注「大前端技术之路」加星标,提升前端技能

点赞和在看就是最大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