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研究揭示豆科植物如何为根部的共生细菌提供氧气!
科学家们发现了豆科植物内部控制一种载氧分子产生的基因,这对植物与固氮细菌的密切关系至关重要。这一发现为其他植物提供了从细菌中生产氨的能力--减少对依赖化石燃料和污染的农作物施用合成肥料的需要。豆科植物的根部是共生细菌的栖息地。这些细菌可以从空气中固定氮气,将其转化为氨,这是植物的一种关键营养物质。作为回报,植物将细菌安置在根瘤中,提供糖分和氧气。氧气的数量需要恰到好处地支持这种共生关系,细菌需要氧气来推动它们的化学反应,但过多的氧气会抑制一种关键的酶,这种酶会把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植物可以使用的氨。
植物对这种"生物固氮的氧气悖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叫做豆血红蛋白的分子。就像我们血液中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一样,豆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并呈红色;它使豆科植物的结瘤呈现粉红色。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植物是如何控制这种分子的生产量的。
2021年10月29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中心Jeremy Murray领导的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NIN-like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gulate leghemoglobin genes in legume nodu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已经确定了两个转录因子,它们可以控制豆科植物结瘤中产生多少豆血红蛋白。这让人们对豆科植物如何创造固氮所需的微氧环境有了一个关键的了解。这一知识对于改善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非常有用,对于将结瘤作用转移到非豆科作物上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参与其他结瘤过程的许多基因已经被确定,但这是直接参与控制固氮的基因调控网络的第一个突破。
科研人员利用模式豆科植物Medicago truncatula,研究了植物中的一个蛋白质家族,该家族有几个成员在结瘤中发挥作用。他们研究了这个家族中哪些蛋白是在共生体的结瘤中产生的,并发现有两种蛋白--NIN和NLP2,而且当这些蛋白没有活性时,固氮作用会减少。这表明,它们参与了固氮作用。为了进一步调查,他们在一个没有土壤的气培系统中种植植物,以便能够观察结瘤,并发现缺乏NIN和NLP2的植物尺寸较小,结瘤也较小且颜色较淡。仔细观察,它们的豆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进一步的实验发现,NIN和NLP2直接激活了豆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这项研究还对这种重要的共生关系的演变有了深入了解。科研人员发现转录因子家族的其他成员调节植物中发现的非共生血红蛋白的产生,这些血红蛋白参与植物对低氧水平的反应。这表明这些转录因子和它们的血红蛋白目标作为模块被招募到结瘤中,以帮助改善固氮细胞的能量。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往期回顾”
Nature Microbiology | 塞恩斯伯里实验室揭示附着胞介导稻瘟病菌侵染植物的调控机制!
PNAS | 中国农大刘俊峰/彭友良团队揭示人工设计的水稻免疫受体及其抗病机制!
New Phytologist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揭示水分胁迫和菌根破坏引起叶际微生物组的平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