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南交大周绍兵教授:用高分子材料挑战肿瘤

2017-12-15 西南交通大学 高分子科技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肿瘤抑制药物会产生大量费用,普通家庭很难承受。我经常想,哪怕我的研究不为自己赚一分钱,也要尽早将它做好,帮助那些癌症患者”,201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绍兵教授说道。


据悉,周绍兵教授此次申报题目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焦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以及与抗肿瘤药物结合的研究。周绍兵说,“每年中国有几百万人死于肿瘤。我国目前还没研发出成熟的靶向药,市面上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药都从美国进口,非常昂贵,许多百姓无法承受。所以,我总是想着早日把这个研究项目做出来。”


一个特殊的“快递箱”

众所周知,化疗是肿瘤传统治疗的方式之一。化疗药物随血液在全身流动,无法准确识别肿瘤细胞,大量的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时也杀死了大量的正常细胞,因此存在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佳的弊端。而国际医学界逐渐兴起的靶向治疗能够使药物“精准”杀死肿瘤细胞,减少“滥杀无辜”的几率。


如何让药物“精准”地找到肿瘤细胞、杀死“敌人”,而不再杀死正常细胞呢?这正是周绍兵研究的关键:将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化疗药物相结合,用高分子材料为化疗药物做一个“快递箱”。这个“快递箱”在血液中要完成“自动导航”“智能开锁”“成功瘦身”三次重要任务:


  • 第一次任务是让生物高分子材料开启导航功能,精准找到肿瘤细胞。由于每种肿瘤细胞表面均拥有特定且明显多于正常细胞的受体,这样的“门牌号”吸引着包裹有化疗药物的高分子材料,帮助其清晰找到肿瘤细胞。同时,有了“快递箱”的保护,化疗药物无法与正常细胞接触,也不会造成正常细胞的死亡。


  • 第二次任务是让生物高分子材料拥有“智能开锁”的能力。为了让药物能真正发挥效用,就必须打开“快递箱”,释放化疗药物。周绍兵利用肿瘤细胞微环境中pH值偏酸性和细胞中谷胱甘肽超量的特点,在高分子材料上设置“钥匙”,让肿瘤细胞内部自动“开锁”,释放药物。


  • 第三是让生物高分子材料“成功瘦身”。当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后,就会“阻止”靶向药物行动。此时,周绍兵成功地让高分子材料“瘦身”,而效果非常显著,从初进肿瘤细胞100纳米大小开始,尺寸不断缩小,最小可达30纳米,直至可以钻进细胞核中,对核中的DNA基因直接进行破坏。


“这项技术和思路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同”,周绍兵介绍道,每次在外参与学术会议,很多同行都会找他进行探讨。


但求可助百万人

“目前,肿瘤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病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三百万人因此丧生。”周绍兵谈到了专注此项研究的起源,“我身边也存在一些癌症病人,他们在接受化疗后,副作用很大,生存状态很差,甚至很快地离开了人世”。


“我希望我从事的高分子化学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能够解决相关疾病,能够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状态。”正是这样的想法支撑了周绍兵十多年来坚持开展此项研究。


“我们最终希望研究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服务人类。”因此,周绍兵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征询医生意见,确保自己跨学科团队的研究不是空中楼阁、脱离实际。目前,周绍兵团队对国内难以治愈的肝癌、胰腺癌、乳腺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治疗黑色素瘤提供了损害更小的治疗方法。


周绍兵目前正在寻找大型药企合作,想要通过合作尽快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中能为人治病的产品。“如果能转化成功,目前肿瘤治疗一个疗程的花费将从10多万直降为5万以下,大大降低了肿瘤病人治病的成本”,周绍兵说道。


在此期间,一些机构联系过周绍兵,希望在研究成果成熟后实行成果转化。“我当然希望能够转化成功,哪怕我不要一分钱,但是能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也是我的一份重要贡献。”


严而有格 宽而有度

谈及恩师,周绍兵的两位学生杨光、王毅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们的组会,全学院都是有耳闻的呀!”这里的组会是指每周日下午两点,周绍兵和学生们展开的学术报告会。周绍兵要求学生拥有全球视野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组会时,学生们要总结国际前沿研究、汇报科研进展、提出遇到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同时,学生还需要准备月、半期、半年总结等。


“每次看着周老师很早就到实验室,很晚才离开。这样的以身作则比如何的说教都管用”,杨光表示,周老师最让学生受益的就是对自己的严格、对科学的严谨,这样的以身作则无形之中不断地督促同学们上进。


“跟从周老师学习,就是一场感动之旅”,王毅说道,周老师会为学生考虑,催着学生修改论文,“这与有些博士生催着老师改论文比起来,我们太幸福”。他说,自己想要发表的文章得到回应后,周绍兵甚至从图片排版、数字安排等细节方面进行了指导,“为了学生无休息、无假期”。


“周老师的慈祥还表现在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解我们”,王毅说,在研究生学习的时难免会出懈怠的情绪,周老师不会责骂我们,而是慢慢开导,让我们认识到,今天的拼搏是为自己创造更美好地明天,“让我们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严师出高徒。在其指导的研究生中,其中8位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奖,,1位博士生毕业论文获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6位研究生获校优秀硕士论文。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14年被学校评为首届西南交通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周绍兵的博士毕业生们走向工作后,基本都能拿到国家自然基金,有能力,“能够独当一面”。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研究员课题组:清除肿瘤微环境中血小板、增加肿瘤血管EPR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无毒高抗肿瘤活性树枝状大分子

复旦大学杨武利教授课题组开发出天然纳米材料用于肿瘤光热治疗

西安交大和南京大学合作在肿瘤精准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复旦杨武利教授课题组发展出近红外光响应的一氧化氮纳米发生器用于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

浙大申有青教授协同纳米特性、打造3S “变色龙”型高疗效肿瘤纳米药物

浙大申有青教授:设计酯酶响应型阳离子聚合物载体实现肿瘤内细胞选择性基因输送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