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杜伦大学:分子转子聚集诱导发光中的激发态芳香相互作用
将传统发光体转化成荧光分子转子材料,一个较为普遍的方法就是引入相距很近的简单芳香基团,例如苯环。空间位阻会导致非平面构象,单键旋转受阻。目前,对于二者区别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固、液相中自由度的变化,对于激发态的深层次的认识还不够。
日前,英国杜伦大学的Alyssa-Jennifer Avestro、Andrew P. Monkman、Paul R. McGonigal等人在JACS 上报道了一系列具有非常规荧光性质的分子转子,深度剖析了分子转子聚集诱导发光中的激发态芳香相互作用。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文中介绍了四个分子转子,分别是在碳环周围引入3、5、6、7个苯环(下图),并获得了它们对应的晶体结构。其中Ph3C3H中三个苯环基本处于一个平面,另外三个分子都具有类似船桨式的结构,DFT计算结果也与之吻合,Ph6C6是这当中位阻最大的分子。
图1. 四个分子转子的结构。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作者研究了这些转子在液相中的发光性质。室温下,发光不明显,低温下,发光明显增强。其中Ph7C7H发生了蓝移,并伴有峰形的改变,这说明Ph7C7H的发光由两个不同的激发态引起的。在3.94 eV的激发强度下,3.32 eV的高能量的发射峰由局部激发态引起的,比如激发态(S1)到基态(S0)。2.84 eV的发射峰则是对应于稍低于激发态S1能级的弛豫激发态。对于Ph5C5H,作者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而另外两个分子转子Ph3C3H和Ph6C6,则没有以上的峰形的变化和峰位的移动。
图2. Ph7C7H的稳态荧光光谱。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作者强调了由局部激发态引起的发光和低能弛豫激发态苯环面对面作用引起的发光之间的区别。固相中,分子间苯环与苯环间的距离较近,发光由分子间作用引起;液相中,分子内苯环作用会导致低能态衰变,从而引起发光,如果分子内苯环作用受到抑制,局部激发态的衰变则会导致更高能量的发光。理论计算的结果也支持了作者提出的机理。
图3:分子转子的分子内以及分子间二聚引起的不同荧光示意图。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文中介绍了由苯环二聚体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发光效应,无论是分子内或是分子间作用,都会产生弛豫激发态。作者通过理论计算以及实验证明了苯环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发光能量的偏移。在此之前,弛豫效应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作者认为在设计类似的光电材料、荧光探针以及解析荧光输出数据的时候应该格外小心。
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10.1021/jacs.7b08570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 皂苷包覆实现聚集诱导发光纳米颗粒和有机磷光纳米晶体的超快递送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 基于四苯乙烯的立体异构体:聚集诱导发光与超分子聚合性质的显著差异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