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和第二军医大学张浩教授团队合作:无需电池自驱动心脏起搏器问世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3日发表的一项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研究团队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张浩教授团队合作报告了一种无需电池、可以收集心跳产生的能量的装置,并以此给心脏起搏器供能。这一装置被植入成年猪体内后,还能纠正窦性心律不齐。


作为一种较常见的可植入电子仪器,心脏起搏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去刺激电极接触到的心肌,进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目前的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器件,主要依靠电池供能,这些电池不仅笨重坚硬,而且寿命较短。植入式自驱动能量收集器可用于生理调节,但目前只在能量需求较低的小型动物和细胞模型上进行过展示。


此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植入式发电机,可以从心脏搏动中收集足够的能量,为商用起搏器供能。



这个能量收集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耐久性,另配有一个电源管理单元和一个起搏器。研究团队在猪体内证实,他们的这个可植入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心脏起搏,还能纠正窦性心律不齐(一种心脏节律不规则),防止病情恶化——如窦性停搏和心室颤动,从而避免可能导致的死亡。



尽管这一系统还需在尺寸、效率和长期生物安全性方面做进一步优化才能最终用于人体,但每次心动周期所收集的能量,已经超过了人类心脏起搏所需要的能量。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技术在组织工程、神经再生和干细胞分化这些领域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9851-1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进展

北航、纳米能源所和第二军医大学合作:心功能评估与心脏监护的自驱动超灵敏心内压传感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和北航樊瑜波教授团队合作:可降解植入电子医疗器件的能量源—全可吸收电容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李琳琳研究员与王中林院士团队:光热可控降解纳米发电机用于组织修复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和王中林院士团队AM:基于天然材料的生物全可吸收摩擦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课题组和深圳大学周学昌副教授课题组合作:聚吡咯-铜金属海绵用于能量转换和存储的一体化器件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与过程工程所魏炜研究员合作:纳米发电机控制的药物精准递送系统实现高效的肿瘤治疗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自组装波浪能网络刷新平均功率记录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