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振教授和马东阁教授合作:利用电致激基复合物大幅提升有机发光二极管蓝光发光效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Research科学研究 Author Research编辑部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日,李振教授课题组与马东阁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有机小分子。利用其与器件电荷传输层间产生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实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蓝光发光效率的极大提升。相关成果以“Utilizing Electroplex Emission to Achiev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up to 18.1% in Non-doped Blue OLED”为题发表于Research上(Research, 2020, 8649102, DOI: 10.34133/2020/864910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具有效率高、功耗低、可柔性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其器件稳定性和工艺制程的发展,已经可以使其满足在电视屏幕,特别是小屏手机屏幕上的应用。但其进一步在大屏化、高亮度照明等方面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技术难题,特别是蓝光器件效率相比红光、绿光器件效率低,限制了器件整体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科学家们通过使用含重金属(如Os、Pt、Ir)的磷光发光材料和热致延迟荧光(TADF)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器件效率,但由于蓝光材料对于能隙的要求,高效率蓝光材料依然缺乏,开发具有高效率的新型蓝光发光材料依旧是一大难题。李振教授团队前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结合唐本忠院士提出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和调节分子共轭程度的策略,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高效率深蓝光发射的AIE发光材料。


电荷激基复合物通常产生于有机异质结界面之间,但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电荷激基复合物在增强发光效率的同时会导致发射光谱的红移,多应用于白光器件。近日,李振教授团队探索了采用电荷激基复合物提高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效率的可能性(图1)。


图1  利用电致激基复合物实现高效率蓝光发射的构想图


该团队开发了一类含咔唑和氰基的多取代型扭曲分子(图2),研究表明分子具有超过500度Td热分解温度的稳定性,并表现出预期的蓝光发射。得益于分子内电荷转移和聚集荧光增强效应的作用,3Cz-Ph-CN和3Ph-Cz-CN分别表现出90.1%和65.9%的溶液荧光量子效率。


图2 (a)3Cz-Ph-CN, (b)3Cz-mPh-CN, 和 (c)3Ph-Cz-CN 的分子结构和理论计算能级


通过与华南理工大学马东阁教授开展合作,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器件表征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发光层和电荷传输层间电致激基复合物的作用,基于材料3Ph-Cz-CN的非掺杂有机发光二极管表现出高达18.1%的外量子效率(图3)。


图3  基于3Ph-Cz-CN 分子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性能表征


尽管本文中三个分子具有类似的分子结构和相近的能级结构,但是仅发现基于3Ph-Cz-CN的器件表现出了预期的电致激基复合物,且器件结构对于界面层间的电致激基复合物产生有很大影响。


作者同时发现,以 3Ph-Cz-CN为主体材料,掺杂有10%含量的PO-01橙光器件(图4)表现出低的启亮电压(2.8 V),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高达84.6 cd A-1和27.4%。器件具有高的稳定性,在发光亮度为1000 cd m-2 时,外量子效率可维持在22%。


图4 3ph-Cz-CN 作为橙光主体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性能表征


该工作通过在具有深蓝光荧光发射的有机小分子中,引入可产生电致激基复合物的结构单元,实现了利用电致激基复合物极大提高有机蓝光器件发光效率的可能性,无疑为高效率蓝光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20/8649102/


相关进展

李倩倩教授和李振教授Acc. Chem. Res.:分子排列:MUSIC的核心

李振教授团队:闪亮你的怦然心动,看见你对我爱的火花

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人才 | 唐本忠院士出任名誉院长,李振教授担任院长

武汉大学李振教授:好奇心是我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源泉

武汉大学李振教授:长寿命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进展

武汉大学李振教授团队:基于纯有机室温磷光分子的力致发光激发态研究

武汉大学李振教授课题组:当双面神(Janus)偶遇非线性

武汉大学李振教授:AIE特性与力致发光性质的一次偶然邂逅产生室温磷光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院士、华南理工大学马东阁教授: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应用于高效率的圆偏振电致发光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