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推荐:对付审稿人“强迫引用”,新方法来了!
来源:科学网 作者:冯维维
投稿时,你是否遭遇过审稿人要求引用他的论文?在学术界,大家对这种“强迫引用”行为深恶痛绝,但经常又无可奈何。
近日,两名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医学研究基金会(OMRF)的生物信息学家开发出一种检测方法,可发现科学家蓄意操纵论文引用的行为。该方法已于8月13日发表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题为:“Detecting potential reference list manipulation within a citation network”。
8月14日,Nature 在线发表了题为“Signs of ‘citation hacking’ flagged in scientific papers”评论文章对该研究进行了介绍,文章称,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检测方法在技术上是正确的。
他们利用PubMed公共数据库的论文,对2万名论文作者的引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约80名科学家“长期反复地”操纵他人参考文献列表;还有约16%的作者“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操纵论文引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希腊一名研究人员5年在某期刊发表的71篇论文获得了近2000次引用。
虽然新方法可发现审稿人的疑似强迫引用行为,但研究人员也表示,科学家往往会因为简单的计量引用而得到奖励,“这才是从根本上需要改变的”。
揭开“强迫引用”冰山一角
研究人员经常抱怨审稿人要求在论文中添加不必要的引用,以换取评审意见。这种做法被称为“强迫引用”。
已有调查表明,约1/5乃至更多的科学家经历过这种情况。
2019年,荷兰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对旗下千余种期刊的论文审稿人展开调查,以了解强迫引用现象。这项调查涉及近55000名学者,最终发现433名学者存在“强迫引用”的明显证据。
今年2月,全球论文被引量最高的科学家之一、美国华裔生物物理学家周国城被《自然》报道,通过反复操纵同行评审过程提高自己的论文被引用量。
此后, 周国城被禁止担任《生物信息学》的审稿人,并被《理论生物学期刊》编委会除名。最近,他又被《数据库》期刊禁止担任审稿人。
作为《生物信息学》的一名助理编辑,乔纳森·沃伦在周国城事件曝光后,开始收到研究人员的电子邮件,让他检查其他学者的引文记录。他们认为,这些学者可能涉及“引用黑客”行为。
不过,由于大多数同行评审过程是保密的,沃伦希望通过检查引文记录发现这些案例,便与同事康斯坦丁·乔治斯库开始研究引文模式。
两人考虑了许多潜在危险信号。比如,研究人员经常在其他人的论文中收到大量连续的引用,或是在一本杂志中被不成比例地大量引用。
他们发现,与许多危险信号相关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科学家在他人工作中得到的引用分布的总体偏态或不平等:一些研究人员在仅有几篇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异常多。
两人分析了PubMed数据库中的公共记录,并将分析范围限制到论文中带有中间首字母的作者,以减少错误识别的可能性。
在对约2万名科学家的引文模式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包括周国城在内的约80人的引文模式与其他危险信号都极为扭曲。
不过,周国城回应称,这项研究“毫无意义”,因为“引用数量并不重要”。
超高自引:94%的引用来自自己或合作者
沃伦和乔治斯库还发现,有奇怪引文模式的研究人员也倾向于大量引用自己的文章。
为提高论文引用率而过度自引的问题在学术界已经屡见不鲜。
去年8月,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约10万名研究人员。结果显示,至少250名科学家的被引率有超过50%来自作者自己或他们的合作者,而自引率的中位数为12.7%。
其中,印度私营机构——韦尔技术研发学院计算机学者Sundarapandian Vaidyanatha的自引率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截至2017年,其94%的引用来自他自己或他的合作者。
沃伦表示,绘制其他科学家引用记录中的全球偏态分布应该得到一个对称的曲线,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此基础上,他指出约有16%的作者曾经或多或少地参与过操纵某种参考列表,即使不能断定他们的个人记录是不自然的。
对此,荷兰莱顿大学文献计量学家卢多·沃尔特曼表示,引用他人的论文有很多复杂的原因,该分析得出“被操纵”和“非被操纵”之间的二元区别让他感到不舒服。
沃伦则希望编辑和审稿人能开发一个数据库,明确同行评审过程中增加了哪些参考资料。
他进一步表示,导致“引用黑客”行为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科学家往往会因为简单的计量引用而得到奖励。“这才是从根本上需要改变的。”他说。
相关参考文章: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8.12.248369v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378-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479-7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7-08404-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639-9https://www.sohu.com/a/341224725_773043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