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工大刘剑刚教授课题组Small:在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共混相含量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形貌对器件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给受体晶体相干长度增加利于载流子传输与收集,共混相含量提高能够促进激子分离效率提高。因此,活性层具有较长的晶体相干长度(CLs)和适宜的共混相含量,对于提高器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大多数共混体系而言,相干长度增加与共混相含量提高之间相互矛盾:增加CLs通常会减少混合相含量,导致激子解离界面不足。由此可见,如何在增大给受体晶体相干长度的同时保持适宜的共混相含量,是进一步提高器件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

图1.(A)P3HT与O-IDTBR化学结构式及能级结构


前期工作中,刘剑刚教授团队利用溶剂工程实现了P3HT/O-IDTBR共混体系活性层形貌的优化,建立了添加剂沸点及含量与活性层聚集态结构间的关联。(Adv. Funct. Mater. 2019,1807591;J. Energ. Chem. 2020,333)结果表明,提高添加剂含量或者沸点虽然能够有效增加CLs,但共混相降含量随之降低,导致激子分离效率下降,不利于器件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


图2.(A)演示扩散实验过程的示意图。(B)P3HT-H与P3HT-L溶液在滴注后立即和20秒扩散到CB中的图像,虚线标记P3HT溶液的边缘。


针对上述问题,本部分工作中刘剑刚教授团队利用不同分子量P3HT分子本征特性的差异,解决了相干长度增加与共混相含量降低这一矛盾,实现了在活性层共混相含量基本保持恒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CLs的目标:从动力学角度出发,低分子量P3HT(P3HT-L)分子相较于高分子量P3HT(P3HT-H)扩散能力更强,能够有效降低P3HT-H的缠结程度,利于其自组织结晶,形成较长的CLs;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给受体间相容性差异(P3HT-L/O-IDTBR的相容性低于P3HT-H/O-IDTBR的相容性)会驱动P3HT-L分子优先滞留在P3HT-H相区,不影响由P3HT-H和O-IDTBR组成的共混相,使得共混相含量保持恒定。形貌优化后,器件性能从7.03%提高至7.80%,该工作为如何优化聚合物/非富勒烯活性层精细结构提供了新思路。


图3. P3HT-H/O-IDTBR(A)和P3HT-H/O-IDTBR(B)热循环的DSC吸热过程。根据DSC图谱获得P3HT/O-IDTBR共混体系相图(C)。(D)P3HT-H/O-IDTBR和P3HT-H/P3HT-L/O-IDTBR共混体系的纳米结构示意图。


以上成果发表在SmallSmall 2021, 2103804)上,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北工业大学梁秋菊副教授,通讯作者为西北工业大学刘剑刚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焦学琛教授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smll.202103804


相关进展

唐本忠院士等60位高分子学者综述: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空军工程大学许河秀教授团队:基于剪纸方法的可重构隐身超材料新进展

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Nat. Photonics》:高效纯有机闪烁体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多晶型依赖的动态超长有机磷光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与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合作《Nat. Commun.》:多彩聚合物长余辉研究新成果

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报道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 首例多彩有机“夜明珠”

南京工业大学安众福教授课题组综述:无金属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南京工业大学IAM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课题组有机磷光新进展:兼具长寿命和高效率的有机长余辉材料

黄维院士和赵强教授团队:光热响应型单线态氧载体用于乏氧肿瘤持续光疗新进展

南京邮电大学黄维院士、赵强教授研究团队在动态金属-配体配位用于多色再写纸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舒学文教授、朱锦涛教授和南京邮电大学赵强教授合作:关于穿膜肽用于延迟荧光纳米粒子跨膜转运的研究进展

黄维院士、林进义教授团队:动态超分子氢键作用实现刚性共轭聚合物薄膜本征可拉伸性及其多级结构调控

黄维院士团队:有机小分子的多彩长余辉发光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Science Advances》:在调控光致变色响应行为用于安全打印领域的新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高效稳定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新突破性进展

南京邮电大学黄维院士团队赖文勇教授课题组:喷墨印刷高性能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课题组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新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自然》发文发现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刘举庆教授课题组:基于界面工程调控聚合物阻变存储器转变电压的新策略

南京工业大学IAM团队黄维院士、霍峰蔚教授和四川大学的黄鑫教授:具有感应功能的改性皮革用于多功能电子皮肤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和林进义副教授团队在宽带隙聚合物发光半导体及其光电子器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和王建浦教授团队在钙钛矿领域取得最新研究进展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黄晓教授课题组:层状材料异质结研究新成果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