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科大温研院陈强/川大崔为 Adv. Sci.:强韧、即时、可重复粘附的自愈合弹性体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10-11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对于普通聚合物胶粘剂来说,可重复性和高粘接韧性往往是矛盾的,将这两个特性集成到一个粘合系统中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可重复性需要粘合剂和基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临时的,而高粘附韧性通常是通过永久粘接来实现的。本文报道了一种由软段和硬段组成的粘弹性弹性体,该弹性体在各种软、硬表面上表现出强韧、即时、可重复的粘附特性。这种互斥性的结合是聚合物链的高迁移率和界面周围弹性体的大粘弹耗散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优化弛豫时间和机械耗散,得到的粘附韧性可达到2000J m-2以上,优于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胶粘剂。

现有的弹性体胶粘剂可分为两大类:临时型和永久型。临时型弹性体胶粘剂可以通过可逆的相互作用直接粘附在固体表面上,如范德华相互作用、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可逆共价键和聚合物络合等。这种胶粘剂通常表现为快速、即时、可重复粘附,但由于基体在界面分离过程中的机械耗散作用有限,其粘附韧性较低。永久型弹性体胶粘剂可以通过开发永久链接来连接基材和弹性体粘合剂,来到达极强的粘接效果。例如,通过表面改性在弹性体粘合剂与底物之间形成不可逆的共价键,使粘接剂在界面分离时能够充分耗散能量;或者运用物理方法(如拓扑粘附,一种机械连锁)在弹性体胶粘剂和基材之间形成永久界面。然而,在去除过程中,永久型粘合剂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残留在基材表面,这使得产品无法回收。总之,弹性体胶粘剂强韧粘附和可重复粘附的结合一直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挑战。


理论上, 剥离测试中粘附韧性(Γ): Γ = Γi+ ΓdΓi: 粘附的内在功,与界面相互作用有关; Γd: 界面周围高度变形的胶粘剂所贡献的能量耗散。因此,同时实现可重复和强韧粘附需要可逆的界面相互作用和分离时界面附近材料的高能耗散的协同作用。理想的候选材料是粘弹性材料,它一方面具有较短的松弛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粘性耗散,在加载时表现出大量的滞后。短的弛缓时间导致聚合物链的高迁移率,通过范德华相互作用实现可重复粘附。同时,粘弹性材料在界面分离过程中会耗散大量的能量,从而获得较高的Γd


基于上述考虑,在这里,他们报告了一种简单的弹性体系统,它可以即时、强韧、可重复的粘附在各种软硬表面。结合这些矛盾性质的关键是将均聚物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一个Tg略低于室温的共聚物。所得到的粘弹性弹性体,一方面具有较短的松弛时间,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能量耗散。这种协同作用使弹性体通过其聚合物链的高迁移率和界面分离时的大滞后表现出可重复且强韧的粘附特性。粘附韧性超过2000 J m-2,而且重复100次以上的粘附/剥离循环,其粘附韧性损失很小。同时,弹性体具有自恢复性、自愈性和良好的耐久性。在一系列丙烯酸酯单体中,制造强韧、可重复粘附的粘弹性弹性体被证明是有效的,表明了该策略的普遍性。最后,由于弹性体和软基板之间的强韧粘附性,他们展示了多层电阻式传感器的简单组装,其组件也可以根据需要拆卸和回收利用。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开发强粘合剂,实现在不同表面的强韧和可重复粘附,这为降低工业领域回收混合器件的成本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 Advanced Science上。四川大学崔为副研究员、国科大温州研究院陈强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Tough, Instant, and Repeatable Adhesion of Self-Healable Elastomers to Diverse Soft and Hard Surfaces

Ke Li, Xingjie Zan, Chen Tang, Zhuangzhuang Liu, Jianghuan Fan, Gang Qin, Jia Yang,

Wei Cui,* Lin Zhu, and Qiang Chen*.

Advanced Science

DOI: 10.1002/advs.202105742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105742


相关进展

国科大温研院陈强/川大崔为/瓯江实验室朱琳AFM综述:双网络弹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国科大温州研究院陈强课题组招聘副研、助研、博后

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团队AFM:自愈合弹性体构筑可任意重构的软体机器人

青科大沈勇/李志波团队Angew:生物基δ-己内酯快速可控聚合制备可循环聚酯和热塑性弹性体

安农大蒋峰副教授/马里兰大学王浩教授 Chem. Mater.: 稀土配位构筑力学和光学性能可调的两嵌段弹性体材料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