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大学万乾炳教授和高会乐教授课题组 Small:构建pH响应可聚集银纳米粒用于靶向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是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银纳米材料因其广谱抗菌及不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的特性,成为目前研究范围最广的抗菌剂。粒径大小是决定纳米材料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小粒径纳米粒具有优异的穿透能力,可以到达细菌生物膜的深处,这对于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非常重要。同时,小粒径Ag NPs的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Ag+的释放。然而,小粒径纳米粒在体内易发生非特异性分布,存在安全隐患。相比之下,大粒径纳米粒表现出较长的组织保留能力和较慢的胞吐率,这两点都是实现长期有效抗菌治疗的理想条件。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Ag NPs的优势,巧妙地结合小粒径纳米粒与大粒径纳米粒的特点,是成功构建具有理想生物相容性的抗菌纳米材料的关键因素。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万乾炳教授、裴锡波副教授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高会乐教授团队合作在 Small(IF: 13.281)上发表了题为“pH-Triggered Size-Tunable Silver Nanoparticles: Targeted Aggregation for Effective Bacterial Infection Therapy”的论文。该研究分别将11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peptide)和2-氰基-6-氨基苯并噻唑(CABT)分别接枝至聚乙二醇化的Ag NPs,合成pH响应性银纳米粒Ag-peptide NPs和可聚集银纳米粒Ag-CABT NPs,二者共同合成了pH响应可聚集银纳米粒,Ag-P&C NPs。其中,Ag-peptide NPs上的多肽序列为-Lys-Arg4-Gly-His4-Cys-。中性环境中,因多肽上精氨酸(Arg)侧链与组氨酸(His)侧链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而弯曲折叠,将多肽末端的半胱氨酸(Cys)保护在纳米体系内部。而当纳米粒到达细菌生物膜区域时,酸性环境可使His侧链发生质子化,实现电荷翻转。此设计的目的有二:①由于微生物表面的负电性,带正电荷的多肽利于纳米材料靶向聚集于细菌表面,降低小粒径纳米粒发生非特异性分布的风险;② Arg侧链与His侧链因均带正电荷而相互排斥,使折叠成U型的肽链伸直,末端暴露出Cys的1,2-硫代氨基,此时可以与可聚集银纳米粒(Ag-CABT NPs)上的2-氰基-6-氨基苯并噻唑发生一键环加成反应,导致银纳米粒发生pH响应性聚集。该研究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证实:Ag-P&C NPs具有良好的细菌生物膜的穿透能力,可靶向聚集于细菌表面,并能够大量蓄积、滞留在细菌生物膜中,有效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同时,构建MRSA感染的大鼠皮肤缺损模型、大鼠股骨去污种植体植入模型以及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均证实pH响应性自聚集银纳米粒Ag-P&C NPs可以在伤口、种植体、牙周等复杂的疾病情况下发挥快速杀菌,有效清除细菌生物膜,干预炎症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构建的pH响应性自聚集银纳米粒Ag-P&C NPs为无抗生素抗菌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且在耐药菌感染性伤口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大潜力。

本文要点1)Ag-P&C NPs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聚集,实现粒径由小到大的变化。


2)pH响应性自聚集纳米粒Ag-P&C NPs可以在MRSAE. coli表面发生靶向的自聚集,可以实现在细菌体内的蓄积,导致细菌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出现结构塌陷,甚至明显皱缩。


3)pH响应性自聚集银纳米粒Ag-P&C NPs可以有效清除污染种植体表面的细菌生物膜,且去污处理后的种植体拥有良好的成骨、成血管能力。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等的资助,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19级博士研究生程馨霆裴锡波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高会乐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万乾炳教授裴锡波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200915

相关进展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和许文明教授课题组《Adv. Sci.》:采用纳米药物实现自闭症脑靶向治疗

四川大学袁勇教授和高会乐教授课题组 Small:构建酸响应可聚集金纳米粒用于食管癌放疗增敏和放化疗协同治疗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Adv. Drug Deliver. Rev.》综述:粒径可变纳米系统对成像的影响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Adv. Sci. 综述:微环境响应性纳米药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Adv. Drug Deliver. Rev.》综述:纳米药物抗乳腺癌转移治疗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Biomaterials:蛋白冠对转铁蛋白修饰纳米粒跨血脑屏障转运以及脑肿瘤靶向性的影响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Small综述:以纳米疫苗为基础的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新策略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Adv Sci综述:脑靶向传递系统的再审视-CRITID级联传递策略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AFM》综述:形状转化纳米载体在肿瘤靶向药物递送中应用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AFM:二甲双胍联合光动力治疗的自递送纳米粒用于乳腺癌免疫治疗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Sci. Adv. 》:在肿瘤疫苗构建及靶向递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Biomaterials:巨噬细胞膜包被的激光响应性纳米递药系统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综述:递送一氧化碳用于癌症治疗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课题组发表关于粒径可变纳米粒在肿瘤药物递送中的综述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