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上述问题,一项由李振教授团队和杨全红教授团队联合完成的工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在这项工作中,受蛋白质多极结构影响其生化活性这一事实的启发,研究人员通过巧妙的分子设计,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柔韧性和对称性的有机小分子,并通过这些小分子展示了材料的多级结构(单分子化学组成、分子构象、聚集态结构)对有机电池性能的深刻影响。相关研究以“The key role of molecular aggregation in rechargeable organic cathodes”为题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atter上。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在站博士后王雲生和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张伟超,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副研究员、张俊博士、杨全红教授和李振教授。 研究亮点: 1. 首次系统性探讨了分子聚集态结构如何从根本上影响其电化学性能。 2. 利用吩噻嗪衍生物(PM-2S)的柔性结构实现了其晶格的自我调节,显著提高了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3. 放电电压平台接近3.6 V,电位间隙低至0.15 V,5C下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5% (PM-2S)。
研究背景
有机电池电极材料 自1969年D. I. Williams首次使用二氯异氰尿酸(DCA)作为一次锂电池阴极材料以来,目前已研发了包括醌类、酰亚胺类、以及酞菁类等在内的数百种有机电极材料。而且,一系列性能优异的聚合物电极材料也被相继报道,这些材料各具优势,展现出诱人的实用前景。可是,有机分子本身较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导致有机电池综合性能的提升充满了挑战。同时,电池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和“密闭性”使得电池研究常常具有“暗盒实验”属性。因此,有机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下,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和功能改性,并不总能获得材料的预期电化学性能。针对上述困难,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尝试参照蛋白质的多级结构将影响电池性能的因素予以“分级”剖析。相应的,将分子的元素组成等分子化学组成对应为“一级结构”;分子构型构象以及对称要素等对应为“二级结构”;而分子的堆积模式或聚集态结构对应为“三级结构” (图1)。如此一来,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可被更精确地定位,方便研究人员从更多的层面思考上述难题,并通过不同层次的结构设计优化电池性能。而要践行上述思想,厘清“单个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电池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构建有机小分子正极电池无疑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该项工作通过三例具有代表性的p型有机正极材料,展示了分子聚集态结构对于有机小分子电池的重要作用。尽管一些分子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但由于它们的聚集态结构不同,电池性能表现迥异。在该项工作中,PM-2S拥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其比容量在50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77 mAh g-1 (5C),并且在10C的高倍率下可达78 mAh g-1。一系列实验表明,PM-2S独特的分子柔韧性和对称性有利于减少充/放电过程中分子结构重组对晶体的不利影响,提升材料在聚集态的稳定性。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赋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项工作首次阐述了分子聚集态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作用,也再次展现了分子在聚集态时有别于单个分子的独特性质(Molecular Uniting Set Identified Characteristic,MUSIC)。文章所展示的内容和传递的科学内涵具有较好的拓展性与普适性,能够为设计高性能有机正极材料提供重要参考。
论文标题:The key role of molecular aggregation in rechargeable organic cath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