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大师》39 齐白石

请点击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纪录片《大师》39 齐白石 (上)


纪录片《大师》39 齐白石(下)



齐白石 (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

 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在诗词、书画、篆刻上有很高的造诣。

《国画赏析》

《虾》之一


说起齐白石的画,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他笔下的“虾”。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通过对虾细致入微的观察,将虾的形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虾》之二


齐白石虾图,体现了高度的笔墨技巧,在表现了水墨、宣纸的独物性能外,又将虾之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是白石笔下最写实的对象之一。

《墨虾》


《墨虾》是黄达聪先生珍藏之佳品。作为齐白石成熟期的水族作品,此作未写水纹也没有画水草烘托陪衬,齐白石仅以娴熟的笔墨技法,结合独创的濡墨蘸水,便从容写出虾的结构、动态和透明的质感。

《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幅作品,是作家老舍先生去齐白石家里做客时,从案头书中随意挑选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白石老人领悟到这不是一般的课题,经过几天认真思考,凭借几十年来的艺术修养,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终于完成了任务。

《蛙声十里出山泉》局部


齐白石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刻画出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可以让人联想到,在交配季节里,青蛙那此起彼伏的叫声。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

《牧牛图》


《玉兰图》


《松鼠老鹰图》


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

《书法赏析》


书法作品之一


中国人过去只要认字就必然会练书法,也就是用毛笔蘸墨汁写字,齐白石也不例外。他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是在他决计改行卖画为生后,了解到中国画的创作要求,不仅是笔墨丹青造型色彩,还必须写一笔好字,做一手好诗,题得出像样的跋语。


书法作品之二


白石老人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他的独具面貌的行草书。其行草的风格是经过他长期艰苦探索才得以形成的。


书法作品之三



书法作品之四


齐白石的书法风格自成一家,远远超过了“画家字”的水平。他在世时不以书法家自视,在书法上所下功夫也并不多,大概是本着够用就行的原则。

《篆刻欣赏》


篆刻作品之《鲁班门下》


许多人熟悉齐白石是从他的绘画开始的,但齐老自己却说:他的印比画更好!这是为什么呢?



篆刻作品之《寂寞之道》


客观地说,如果齐白石只是一位单纯的绘画者,他不可能,也没有理由成为大师齐白石。可以说齐白石的篆刻是齐白石绘画的基石,没有齐白石篆刻的成就,齐白石的绘画就没有艺术的支撑点。

篆刻作品之《悔乌堂》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齐白石27岁开始学画,但齐白石最早制印的年龄更早。在27岁以前,就已经开始对篆刻的研习与创作了,早年更是位木匠,腕力大,手头准,分寸感极强。这为后来的齐氏印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篆刻作品之《寄萍堂》


齐白石的篆刻是透视白石艺术构思、创作、成就最理想的窗口。我们看白石老人的印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快”。许多重复单调的文字,在白石老人看来,恰恰是其标新立异的良机。

创作中的齐白石


齐白石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大师,他的诗、书、画、印都是具有很高的造诣。他自评艺术成就说:“余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一位主要以绘画享盛名的艺术大师却把绘画成就置于末位,有人觉得难以理解,有人认为是大言欺世,其实这可看作白石老人一生学艺甘苦的自白。


百集文化系列片《大师》是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以栏目形式打造的一个电视文化工程,是今人重读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构想,是我们与观众共同走近“大师”、感受伟大的一种尝试,是用敬畏和自信来打造艺术精品的一种努力。

通过展现大师的思想和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精髓,彰显民族精神。这可以启示观众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中,审视和反省我们民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与历程,重新发现和阐释大师对我们的意义。

20世纪是中国大灾难、大动荡、大变化、大转型的时期。中国从被外强疯狂宰割的封建国家,到上个世纪90年代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这样的100年里,中华民族的的先贤们奋斗不止,在实业、科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宗教等领域里有开山之功,涌现出的一批灿若星河的大师。

他们的命运轨迹与时代相连,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应该引领我们这个仍然在奋斗的民族。写他们是在重温一个时代。



纪录片《大师》01 林巧稚

纪录片《大师》02 冰心

纪录片《大师》03 蔡元培

纪录片《大师》04 常书鸿

纪录片《大师》05 陈省身

纪录片《大师》06 陈寅恪

纪录片《大师》07 傅雷

纪录片《大师》08 梁思成

纪录片《大师》09 徐悲鸿

纪录片《大师》10 张元济,商务印书馆开山元老

纪录片《大师》11 邓稼先, 中国原子弹之父

纪录片《大师》12 范长江

纪录片《大师》13 丰子恺

纪录片《大师》14 冯友兰

纪录片《大师》15 盖叫天

纪录片《大师》16 贺绿汀

纪录片《大师》17 华罗庚

纪录片《大师》18 黄炎培 民国“最牛”教育家

纪录片《大师》19 黄佐临

纪录片《大师》20 焦菊隐

纪录片《大师》21 老舍

纪录片《大师》22 黎锦晖

纪录片《大师》23 李国豪

纪录片《大师》24 李济 中国考古学之父

纪录片《大师》25 梁从诫

纪录片《大师》26 梁漱溟

纪录片《大师》27 林风眠

纪录片《大师》28 林语堂

纪录片《大师》29 卢鹤绂 中国核能之父

纪录片《大师》30 陆俨少

纪录片《大师》31 马相伯

纪录片《大师》32 马一浮 千年国粹 一代儒宗

纪录片《大师》33 马寅初 中国人口学第一人

纪录片《大师》34 梅贻琦  “两岸清华校长”

纪录片《大师》35 穆旦

纪录片《大师》36 倪征燠(yù) 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

纪录片《大师》37 潘光旦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