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藤忠雄——没文化的建筑鬼才(上集)

Reman刘斌 设计史太浓 2022-07-30


不知不觉,安藤忠雄已经年仅八旬,这位日本建筑师在中国享有很高知名度,其最新落成的作品恰好在中国顺德,名为“和美术馆”,坦白而言,这个馆从名字、建筑设计、平面视觉风格而言都极为日式,当前大家已经可以从搜索引擎检索到官网,进去的时候假设不看中文,基本认为这是一个日本网站。


 
 
“和美术馆”属于私人家族所有,业主身份神秘,对外只说明为“引领企业从顺德出发,成为世界级著名集团的企业家”,单凭可以邀请到安藤忠雄为其设计而言,足见其财力与品味,因为安藤很重视跟甲方在理念上的契合度。
 
安藤设计这个馆子时采用一种“荡漾”的概念与形态,馆子整体是个划分4层的柱体,外墙以竖纹栅栏装饰,越往上走就越产生偏移,形成一种水波动态,而材料自然是他招牌式的“清水混凝土”。
 
 

(和美术馆建筑设计效果图)


该美术馆恰好今年3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无奈碰上疫情,难免影响大家的体验,建议现在大家可以抽空去看看,不用远赴日本或者海外就能感受安藤的设计了。
 
就建筑师而言,安藤忠雄据闻在国内的名气仅次于贝聿铭老爷子,但两者严格而言无法放在一起比对,单纯辈分就不同,然而同辈的女魔头扎哈在国内的名气也比不过他,恰好这两人史太浓都分别在《华人之光老爷子——贝聿铭》及《大家叫我女魔头—扎哈·哈迪德》聊过,大家可以看看以往的分享,再看看本次的分享,自行比对谁更牛逼。
 


 
也有朋友好奇,安藤是否在世界上也很知名,答案是肯定的,毕竟他怎么说也是“普利兹克奖”(建筑界的奥斯卡)得主,能获得这个奖的建筑师基本等于立了牌位,那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设计哲学是什么,又是如何成长成名的呢?
 
史太浓本次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安藤忠雄。
 


拳手安藤



安藤生于1941年的日本大阪,跟着外公外婆长大,外公据闻本来是有钱的主,后来受广岛原子弹事件波及,家产说没就没了,只能带着安藤住进狭小的木屋,那里成为安藤很长一段时间的居所。
 
 

(孩童时期的安藤忠雄)


安藤从小就脾气不太好,而外婆日渐年迈,也无法料理他太多,所以安藤从小贪玩,跟小伙伴到处闯祸,也喜欢跟人吵架干架,这些特点一直保留到他成为大师,变作喜欢跟客户争论,以获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他胜出,并且最后事实也证明他是对的,此为后话。
 
因为年少好动,安藤青少年时期就爱上了拳击运动,经过努力,17那年的安藤居然真的考取到职业拳击手证书,大家应该明白为何后来吵架都是他嬴,因为客户也清楚他的过去,当然这是玩笑话,在某一次泰国比赛中,他目睹一位拳击手的精彩比赛后,就决定退出这个职业,回校准备高考,原因并不是害怕,而是他突然感觉自己就算再努力,也赶不上这位拳击手的水平,所以他不想浪费时间。
 

(安藤拳击手时期的存照)


高中毕业后已经到了20世纪60年代,偶然一次机会到东京旅游,他看到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1916年“落难”到日本时候设计的东京帝国大饭店,这个故事史太浓曾经在《让甲方最头疼的大师——弗兰克·赖特》聊过,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回顾,所以随着大师列传的陆续发布,大家就会明白这其实是个“群戏”,各位大师彼此之间都会相互客串,构成现代设计这个完整灿烂的世界。
 

(日本东京帝国大饭店初落成存照)

 
赖特的优秀建筑让安藤忽然找到人生一个新的兴趣,就是建筑设计。

 
向勒柯布西耶看齐
 

对建筑产生兴趣后的安藤决定自学,自学建筑这事情并不是开玩笑的,过程相当不容易,但从小脾气很倔,有过拳击手经历的安藤并不是随便气馁的人,特别某天他读到勒·柯布西耶的书(柯布西耶的故事详见史太浓过往分享《一半是神一半是人——勒·柯布西耶》),估计是《走向新建筑》,这位被建筑界封神的大师正正也是自学出身,安藤由此基本完全奠定自学的信心与方向。


 (现代建筑之神勒·柯布西耶)


安藤自学的手段主要通过游历,这一点无疑也是追随勒柯布西耶。

二十岁开始,安藤先环游日本,看遍了日本境内丹下健三的作品。二十四岁时,出发欧洲,从莫斯科到芬兰、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再到西班牙,最后从南法的马赛绕经非洲的开普敦,再到马达加斯加、印度、菲律宾之后回日本。

旅游能让他亲身去观察体验了大量著名建筑,从古罗马时代的万神殿到希腊雅典卫城之丘的帕提农神庙,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安东尼奥·高迪的建筑,到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米开朗琪罗的雕塑、画作,再到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拉图雷特修道院和马赛的集合住宅等等。


(古罗马万神庙外部)

(古罗马万神庙内部)

(柯布西耶作品朗香教堂)
 

安藤这种策略其实是“从高处往下打”,就是先练眼界,首先清楚什么是优秀的作品并能尝试感受,因为他缺乏建筑学基础学习,如果他从最初级的理论知识学起,估计进步的时间将很慢,而且容易消磨人的兴趣与热情。

就这样,安藤开始了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建筑的岁月,期间他做过大量不同类型的工作,比方服务员、工人、木工、洗车工等,但普遍工作时长都较短,原因在于一但有了积蓄他就辞掉工作闭门学习,另外则继续旅行,去看世界各地优秀的建筑。
 
如此这般坚持了接近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直到1969年28岁的安藤觉得时机成熟,决定成立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年轻时候的安藤忠雄)


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安藤第一个正式项目就让其成了大名,就是著名的“住吉的长屋”,但这个项目的承接过程却并非那么的顺利,可以说冷板凳都几乎坐穿。

 
成名作——住吉的长屋



安藤的发展道路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越挫越勇。
 
刚开始独立创业的安藤遇到90%初创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稳定业务,而他更惨一些,是压根没有业务,因为安藤非常重视与业主能有共同理念,当时的他虽然年轻,但对建筑的理解已经去到哲学思辨层面,一般人怎么可能随便与他有一致认识,所以每次仅初步沟通业主就觉得此人谈得更多是理想,况且当时的安藤没有任何名气,甚至连案例都没有,一切就靠嘴巴瞎掰,所以项目谈着谈着通常就不了了之。
 
当时的“安藤建筑设计事务所”就他与妻子俩人,为了解决生计,安藤开始尝试参加一些比赛,希望能获得设计机会或者奖金,但结果都不甚理想,这个情况跟当年的扎哈可以一拼,所以事务所成立后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做一些跟建筑设计无关的事情来解决温饱,但这个情况并没有让性格坚毅的安藤放弃,他一如既往的朝着自己目标走去。

 

(年轻时候的安藤忠雄)


时间很快去到1976年,大阪有一对叫佐二郎的夫妇,他们希望比较彻底的翻新老家,也就是推倒重建,但他们对于怎么重建丝毫没有看法,而且手上能支配的钱非常有限,于是就到处打听哪里有收费便宜的建筑师,此时经过一些熟人的引荐认识了安藤,安藤因为从小混迹“江湖”,所以其实很懂得交朋友,这一点在他后来的建筑设计生涯也产生很大帮助,此为后话,先按下不表。
 
佐二郎希望便宜,安藤则没有业务,两者一拍即合相逢恨晚,其实很关键也在于佐二郎夫妇对建筑没有任何具体想法,只是希望一切以省钱为大原则,给了安藤极大施展空间,而且整个过程也给予安藤完全的信任,史太浓则估计设计图应该也没看,不然难以想象是怎么过稿的。
 

(住吉的长屋手绘设计稿)


一年之后,当房子正式落成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真的是完成了吗?尤其是佐二郎的老母亲站在门口发呆了很久,喃喃自语“这房子真的能住人吗?“
 
安藤设计的这个房子整体简单得无以复加,正面看去就是一个水泥盒子开了个小洞,整个建筑使用的是一种叫“清水混凝土“的材料,这种材料我们就理解为建筑的”素颜“吧,意思是整个大街的房子都是贴了石材或者瓷砖装饰的外墙,而咱家清水出芙蓉,坦诚相见。

 

 (住吉的长屋硬核外观)


墙体唯一的装饰只有建筑模板的螺栓孔,从小洞一进去穿过门厅就是客厅,整个沿街立面没有一个窗户,意味着门关上则与外界完全隔绝,穿过客厅后中间个露天小内庭,穿过内庭则是厨房与卫生间,这个庭院牺牲了合计110平方米总面积的3份之一,所以实用面积经过安藤的设计剩下仅仅75平方米,在寸金寸土的日本可以想象佐二郎夫妇当时心理的阴影面积。
 

 (住吉的长屋内庭)


房子的内庭有个楼梯到达二楼,二楼有个连廊贯通前后,两边都是卧室, 那么问题来了,当刮风下雨,大家上厕所时需要打伞的,晚上更糟糕,假设下雨再加上冬天寒冷,大家要打伞走过连廊下楼梯忍受室外的寒风上一个厕所再回去,估计下半夜就失眠了吧,或者压根就不敢多喝水睡觉。
 

 

因而这个风格另类,到处格格不入,冬冷夏热,功能体验不佳的房子一开始备受诟病,但神奇的是佐二郎夫妇验收了,估计其一是房子建设下来是真心省钱,其二是夫妇二人也没余钱再去折腾,其三则是能言善道的安藤跟大家谈起了梦想与建筑哲学,不管如何,大家就这样住了下来,安藤的处女作就这样得以完全按自己的理念完成。
 

(住吉的长屋二楼卧室)

 
三年过后,大家做梦都没想到这栋小房子居然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日本国内最高建筑奖项),并以此获得一个正式名称——住吉的长屋。
 

(住吉的长屋结构模型图)

 
更神奇的是之前在大家眼中的缺点一下子变成优点,大家可以争相分析房子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此时的角度已经不再局限在居住体验。
 
首先安藤通过住吉的长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这种理念打破了日本长久传统的固定模式,就是在建筑内部引入自然要素,而且不在局限于外部庭院,由于日本人居住空间普遍狭小,不能栽树种草,安藤用最直接的内庭方式引入阳光、空气、甚至风雨,成为住吉的长屋最大亮点和成功支点。因为日本传统住宅一般虽然也内设“庭园”,但大多数只用作观赏,安藤这种“院子”在日本的传统住宅中极为少见。
 

 (住吉的长屋二楼露天连廊)


另外,临街封闭的外墙与内庭的设计让房子达到一种“对外隔绝,对内开放“的独特构造感,在保障了居住私密性的同时,增加生活空间的丰富性,比如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院子里喝茶、看书、运动、聚会,充分接触自然、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

 

 

最后则是清水混凝土这种材质的使用配合简洁的建筑形态,让房子有一种独特的现代感,这种模式史太浓估计灵感无疑来自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而这种材料的使用贯穿安藤整个设计生涯,成为一种标签式的元素而存在。

 

 (住吉的长屋临街全景)


住吉的长屋获奖后,一下子打破安藤的困局,此后他一跃成为日本建筑界新星,而且他的出身充满话题性,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名气,随后他佳作频出,慢慢开始走向人生一个新的格局。

今天先分享到此,下集更多精彩!

谢谢各位,下期再会!

Ps:点击原文链接将可收看视频版本

- - - - - - 

欢迎购买史太浓书籍《创意国家漫游记》~👇


- - - - - - 
更多精彩文章推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