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面设计史第9回:东方主义在西方

Reman刘斌 设计史太浓 2022-07-30
前言
站在历史看今天

上期回顾:一名女士缔造的平面风格

上一回跟大家聊了维多利亚风格,这是一种将过去历史风格进行折中处理的混合型风格,特征是能在作品中看到许多过去风格的影子,比如哥特、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

(维多利亚平面设计风格)
 
关于这些艺术风格的具体讲述都曾收录在史太浓的【风格列传】中,感兴趣的朋友可移步公众号检索,这种维多利亚风格特征不局限于平面,同样体现在建筑、家具跟产品等设计上。
 
而不熟悉各种艺术风格的朋友,会将维多利亚风格视为一种欧式古典风格的代表,比如设计师找素材,在“千图网”或者“昵图网”搜索“欧式”、“欧洲花纹”、“欧式复古“等关键词时候,出现的素材大部分就是取材自维多利亚风格,不相信的朋友当前就可以马上验证一下。


维多利亚风格流行的时间集中于19世纪,但其实在19世纪末期,有另一种风格为了推翻它而萌生,这种推翻的动机基于维多利亚风格在装饰层面走了一种极端,过分繁琐与造作,让很多设计失去了实用性。
 
维多利亚风格跟当时的工业化生产还作了硬性组合,让产品变得非常丑陋,因为当时的生产技术还做不好太复杂的东西,但生产者又无法舍弃装饰,做出一些很滑稽的设计,比如在缝纫机外部构造植入丘比特的注塑像,或者火车头前方加上华而不实的洛可可花纹等等。

(维多利亚时期火车头设计)
 
所以一场主张回归手工艺,复兴中世纪朴实的哥特风格,模仿自然及借鉴东方装饰的运动诞生了,史称“工艺美术运动“,如果不是需要设计考研的朋友对这个运动是陌生的,关于该运动的来龙去脉大家可以看史太浓版本【世界现代设计史】,这里我们只简单交代一下背景。
 
工艺美术运动在行为表现上及立意上其实都是倒退的,因为在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同时,运动的参与者基本都排斥工业化生产,守旧自封,但运动当中有一些观念又显得很先进与现代,比方提倡简约、重视功能、提出设计与艺术要分离等等。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室内设计)
 
所以工艺美术运动在历史中的地位被定性为“过渡性运动”,视为现代设计的一个开端,延展到平面设计这个端口已经是在运动的中后期,风格中除了有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哥特遗风之外,还融合很多东方主义元素,其中日本装饰是重要参照。
 
本次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风格的平面设计。

 
   图案之王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19%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