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史到底解决了设计师什么问题?【设计史太浓】

Reman刘斌 设计史太浓 2022-07-30


今年平安夜终于正式写完了自己几年前规划好的4本书,基本节奏是一年一本,而且主要利用设计经营的业余时间,比如晚上、周末及假期。
 
四本书分别名为《创意国家漫游记》(已出版)、《设计大师启示录》(已出版,元旦后上架)、《艺术与设计风格》(2022年出版)、《设计运动的故事》(待出版),一起构成“设计史太浓“丛书。
 
这四本书平时也被我简称为《国家列传》、《大师列传》、《风格列传》及《运动列传》,其实是同一回事,后面会以出版物名称统一起来(简称是因为公众号菜单取名有字数限制)。
 
四本书合计大致有60-70万字,写作过程看过的相关资料估计已达千万字,所以完成那一刻非常振奋,心情犹如登完一座高山。
 
本次写个番外篇是希望跟各位朋友阐述两个问题,其一是我的写作动机与持续动力是什么?其二是设计史到底帮设计师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两个问题可以合并起来谈,因为我就是为了解决自己作为设计师的一些问题去开展这个写作计划的,换句话而言,这四本书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看的。
 

   1   
 

设计师最常碰到的问题是“进步的瓶颈”。
 
就是当你对相关软件都熟悉,做过不少“作品”,若干技法套路都运用得不错的时候,就会面临进一步拔高的困境,此时你通常只可以做出“合格”的输出,而做不到出色,缺乏创意的思路。
 
那怎么办呢,一般而言有三种发展情况。
 
其一是就停留这个水平,比如我见过45岁的前线设计师,水平真的就跟我毕业5年左右差不多,但他也认,并不希望再有什么突破,仅仅把设计就当一份糊口的工作(其实本质上也是),这个情况没啥好讨论,因为不存在了主观能动性。
 
其二是碰到高人指点,比如跳槽到一间更好的公司,跟更出色的团队一起协作,而且设计团队的负责人德艺双馨,除了自己牛逼还愿意教你,这样进步往往最快,类似武侠小说中被外力打通奇经八脉,这种情况看运气。
 
其三就是完全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主要途径是报课程,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如今的设计师朋友比较幸运,因为线上设计课程真正蓬勃发展是疫情之后,基本上稍微有点本领的人都开课了,所以课程海量且多元化,价格也便宜,缺点是鱼目混珠,容易碰到水分高的课程。
 
我当时碰到这个瓶颈的时间比较早,大致是2014年,那时候我已经参与操刀一些腾讯的设计,比较qq空间、内部品宣,那时候网上没有太多高品质课程,专门的平台也并没有,比如站酷高高手(如今更名“站酷学习”)印象中是2015年才出现,其它平台则更晚。
 
早期有志于教学的老师可能会在优酷一类视频网上传分享,附上qq一类的联系方式,迂回的将学员聚拢再收费授课,像个秘密组织,而且这样的方式我也是去年才从一些早期做网课的老师口中获知,当时并不清楚。
 
还有一种更加痛苦的学习方式,就是看技法类书籍,我当然试过,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我后来才认识到技术很重要,但没那么的重要,此为后话。
 
所以那时候我就琢磨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持续提升自己,大家注意是“持续”,而且希望这种方式不局限于技法本身。
 

   2   
 

于是我偶然间接触到了设计史,最初是看王受之教授很早期的那版“世界现代设计史”视频,应该是2000年前后非官方录制的,王教授还很年轻,视频质量一般,但确实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
 
比如我第一次因为看到设计史视频才懂得去思考设计的本质意义到底是什么,好的设计有什么标准,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有哪些。
 
这种源自底层的追问让人对设计油然而生一种崇高感,一种希望将设计做好的动力似乎从内心源源不断的输出,这就是行业的敬畏心,敬畏心其实主要从历史中来。
 
而且从诸多故事中了解到设计的作用可以很大,覆盖面很广,而且其实可以非常的赚钱。
 
除了这些方面,设计史给了我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只看好的作品,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设计工作中眼界非常重要,而眼界好的前提是懂得界定好坏,而界定好坏的前提是需要看大量好的作品,毫无疑问,能在设计史中留存下来的都是好作品。
 
鉴宝界以前有一位大师,有人跟他请教为何他能一眼看出真假,他回了四个字—“只看真品“。这位鉴宝家是因为家世缘故,自小都只结触真正的古董,所以心中无码,练就金睛火眼。
 
不谦虚的说,经过7年的训练积累,大部分设计作品我如今看去就大致知道相关渊源,而作者本人未必知道,应该是看过相关风格,所以做了模仿,这种情况就是2014年之前的我。
 
尤其是在对设计艺术风格及平面设计发展做了研究后,发现再复杂的形式表现其实都有本质简单的逻辑,而且这样的逻辑其实是完全可以复制的。
 
这样对于设计师而言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创意,比如现在来了一些项目,在了解完基本情况后,我大脑中已经可以有很多种实现方案,而且这些实现方案有什么优缺点,如何跟客户进行解读都可以快速将内容组织起来。
 
这方面我们随后再例举一些实例,先谈谈我为何从喜欢变成“生产”。
 

   3   
 

了解设计史的好处后我开始有意识寻找相关视频与书籍,慢慢发现一个大问题,就是除了王教授之外,其实做这方面分享的人极少,或者比王教授更加学术。
 
所以书籍市场基本就是以王教授的设计史论丛书为主,这系列的书籍其实是教材写法,不太符合大众通读习惯,而且检索内容不方便,主要以时间为轴心来剪裁历史,另外也许有点冒犯,就是王教授的视频讲述其实比文字撰写优秀很多。
 
所以我希望找到更加以设计师本位,通俗易懂,最好能结合工作实践角度的设计史论相关书籍,这样的书籍市面上是压根没有的。
 
于是我就开始产生:“既然没有,就自己来写一写吧“这样的大但想法。
 
这让我想到冯唐去年出版《成事心法》,他的创作初心也源自找不到适合大众阅读关于如何成事的书籍,于是决定自己写一本。
 
据说当年钱钟书写《围城》也是因为找不到自己喜欢看的白话文通俗小说,这些都已经是大家,我这样比较似乎不合适,但实情如此,那么我的底气源自哪里,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
 
其一是我有文字功底,小学5年级就开始在报纸发表文章,而且一直有写作习惯,例如站酷的杂文写了十年,这些杂文极有可能会结集成书出版,公众号早期的一些粉丝其实也是通过杂文关注我的。
 
设计艺术史毕竟不是严格的文学创作,所以我对这方面的要求只是能做到逻辑清晰,遣词造句流畅,这些我都相信自己,而且一定要深入浅出即可,这一点其实才是最难的。
 
其二是我从事设计已经十年,分别做过玩具、室内、网页、插画到品牌的设计,从三维到平面,从印刷品到数字化,我相信自己比较清楚设计师在想什么而且需要什么。
 
于是就有了我多次说过完全以设计师角度出发的国家、运动、人物、风格四大系列写作规划,。
 
讲述运动是希望大家清楚现代设计的由来,有文脉观,有敬畏心。
 
讲述国家是希望在如今逐渐国际化的设计市场中大家能清楚现当代设计在世界上的格局如何,有什么特色与传统。
 
讲述人物是希望大家从这些大师的成长历程中观照自身,找到职业规划的启发,获取更多角度去思考设计师的社会身份。
 
讲述风格则非常实用,除了清楚风格由来与初心,更是可以思考如何从历史风格里衍生出千变万化的设计形式,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
 
除了运动篇之外,其实大师、国家与风格都应该还会继续写第二季。
 
情况就大致如此了,接下来我简单例举几个我们可以公开的案例,看看其中我们其实分别应用了什么风格进去。
 
因为如今商业设计其实大部分仍旧是国际主义风格为主,所以这方面的例子就省略。
 

   4   
 

在看这些案例的时候我会附上讲述其风格的文章,方便大家对照,我们的运用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有开创性的继承,这点大家务必注意。
 
1)首先是运用了“装饰艺术运动风格“(Art Deco)的包装:
 



 
相关文章


2)接下来是运用了“苏联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的封面:
 

 
相关文章


3)再然后是用了“波普艺术“(Popular Art)的包装
 

 
相关文章


4)还有混合“达达主义“Dada)与”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的画册封面及目录设计:
 


 
相关文章




5)最后是借鉴了“极限艺术“(Minimal Art)的包装:
 


 
相关文章


今天分享到此结束,大家或者身边朋友希望寻找设计服务的也欢迎委托我们,公众号如今开始链接了史太浓公司官网,可看相关案例与联系方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最后祝愿各位在设计路上的朋友都能走出自己精彩的步伐,相信行业,相信自己!



由于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推送,为了以后能及时观看到史太浓的分享,看完文章后记得给史太浓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