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运动列传第9回:史上最大规模设计运动【设计史太浓】

Reman刘斌 设计史太浓 2022-12-04

这是设计史太浓的第190篇原创文章

上期回顾:工艺美术在欧洲的发展
 
在前面8回我们已经把工业革命前欧洲的设计状况及工艺美术运动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主要是一种以时间为轴心的线性逻辑进行。
 

(运动列传第8回:工艺美术在欧洲的发展)
 
通过时间顺序了解设计运动是相对科学的流程,因为很多运动彼此之间存在承接关系,按次序认识更容易综合击破。
 
从本回开始,我们将介绍工艺美术运动后的一个新设计运动,就是新艺术运动。
 
在包豪斯诞生前,有三个主要设计运动,分别是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及装饰设计运动(Art Deco)。
 

(三大设计运动)

这三个运动让很多学习设计史的朋友备受困惑,因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亲密又微妙,而且三者在相隔不久的历史时间段内发生,彼此交错相容。
 

(典型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很多大师或者团体同时是几个运动中的佼佼者,被不同的研究者将他们放来放去,刚刚希望认识设计运动历史的朋友时常傻傻分不清楚。
 

(典型的新艺术运动风格)
 
但为何最后还能够划分出先后次序呢,原因在于每个运动达到盛期的时间不同,工艺美术运动首先达到高潮,其次是新艺术,最后是装饰艺术运动。
 

(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
 
这里我们以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一下三个运动,方便大家能有一个最基本的理解与区分:
 
1、工艺美术运动:重点强调手工艺与机械技术的复杂关系,有倒退的倾向性。
2、新艺术运动:希望摒除过去任何历史风格,专注学习自然中的曲线运用,流派众多。
3、装饰艺术运动:核心关注现代技术在艺术中的适用性问题,融入很多异域元素。
 
在了解新艺术运动之前,我们先来探究,为何会产生这么一场新艺术运动呢?

 
     千变万化新艺术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原名来自法文,意思为“新的艺术”。
 
运动展开的具体时间被定为在1880年代到1910年代,延续将近30年,其中1895年—1904年是运动的高潮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则完全结束。
 

(新艺术运动风格绘画)
 
这场运动席卷了大部分欧洲国家,也波及到美国本土及东亚与中亚地区,内容包含建筑、家具、首饰、服装、产品设计及平面设计,甚至一些雕塑与绘画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新艺术运动发源自法国,其中主要以巴黎与南锡(Nancy)为主阵地。
 

(巴黎地铁出入口是典型新艺术风格)
 
在这里需要跟大家说明一点,就是新艺术运动在形式上比工艺美术运动会更难理解一点,严格来说它不存在统一风格,连名称在不同国家也有区别。
 
例如奥地利称为“分离派运动”,这个分离派就是我们谈工艺美术运动时候的“维也纳分离派”,而在德国被称为“青年风格”,在意大利被称为“自由风格”,在斯坎的纳维亚地区(北欧)更是直接被称作“工艺美术运动”等等。
 

(分离派运动绘画风格)
 
除了不同国家有独立命名,还有一些从形式出发进行概况,比方“面条风格”,“女性风格”,还有“波浪风格”、“鳗鱼风格”及“百合风格”等奇怪名字。
 
另外因为一些设计师本身知名度高,所以也存在直接以设计师名字命名的情况,比方意大利的“李柏提风格”(Stile Liberty)或者美国的“蒂凡尼风格”(Tiffany Style)等,都是在说新艺术。
 

(“李柏提风格”的绘画)
 
所以新艺术运动在后世看来,属于一种统称,完全为了述说方便,因为发生在这些国家的各种设计运动都体现出 “新”的特色,对比当地其时占据主导地位的艺术而言,这些运动思潮都是“新的艺术”。
 
所以新艺术运动显得多面复杂,但没关系,史太浓为大家慢慢梳理。
 

     达尔文的启示     
 

19世纪在科学发展领域有很多重大突破,其中最让大众为之震撼的就是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提出的“进化论”。
 

(查尔斯·达尔文)
 
这个论调将人的自然性作了新认定,在此之前人是被神化的存在物,因为上帝造人的概念根深蒂固。
 
在1831年到1836年期间,达尔文以生物学家身份参加英国皇家组织的派遣团进行环球航行,做了长达5年的科学观察与研究。
 
精力主要集中于动植物与地质资料的采集分析,经过综合探讨后形成自己的“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团队搜集的资料绘图)
 
1859年《物种起源》横空出世,立马震动世界,这本书用大量实地探查回来的数据与资料,经过严谨论证,指出形形色色的生物包括人类都不是上帝造的。
 
而是经过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变化而来。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所以“生物进化论”直接冲击流行久远的“神创论”与“物种不变论”。
 
在当时社会看来如此离经叛道的论调自然引发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强烈抨击,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宗教势力。
 
他们纷纷提出“打到进化论”与“粉碎达尔文”,有一些报刊也在漫画中将达尔文绘制为猴子表达冷嘲热讽。
 

(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达尔文曾经在1860年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跟这些反对声音进行辩论,很多年轻科学家甚至一些教会内部的人都认同了达尔文的观点,因为达尔文确实掌握更多准确的客观事实。
 
所以《物种起源》也对当时的艺术家产生冲击,最大影响就是艺术家与设计师开始在设计活动中极其强调自然事物以及人的自然特性。
 

(新艺术运动中的自然主题作品)
 
以前大家都习惯以人为中心去思考及创作,题材大部分是神话人物故事,现在大家开始思考大自然的平等性问题。
 
在生物角度看来,人跟动植物似乎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所以新艺术运动背后存在这样一个科学发展的背景。
 

     工艺美术的续存与进化     
 

前面谈过,历史中的设计运动彼此关联,都是“亲朋好友”,例如新艺术运动其实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实践领袖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本身在创作上就有自然主义倾向,喜欢大量运用花卉、枝蔓等元素,这种形式也是新艺术运动中的主要特色。
 

(威廉·莫里斯及其作品)
 
1893年英国伦敦诞生了专门介绍工艺美术运动的刊物《工作室》,在当时的法国及比利时人看来认为其内容是在介绍“新艺术”。
 
这个情况让我想到中国太极拳,太极拳如今已经有6大流派,分别是陈式、杨式与孙式等等,其实初创之时都属同一源头,只是最后谁将其发扬光大得最好,推陈出新的最好。
 
比方如今为什么大家会谈新艺术比谈“青年风格”或者“自由风格”更多,在于法国人将其发展得更好,影响力更大,这种情况在任何体系中都基本存在。
 

(新艺术风格的建筑)
 
但新艺术运动对比工艺美术运动,并没有彻底否定工业化机械生产,而是慢慢拥抱变化。
 
所以新艺术运动的“新”除了理念的新,也有新材料应用的“新”,而新材料离不开工业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体制进步。
 
英国的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同时让文化意识领域产生了变革与分歧。
 
主要分为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顾名思义,理性主义者重视柴米油盐这些务实建设,所以觉得工业文明的发展就是人类的进步。
 

(新艺术时期的台灯设计)
 
而浪漫主义史太浓认为是富二代搞出来的,因为他们物质丰富,跟喜欢主张精神感受,因而认为科学与工业会毁灭人性,所以希望抵制。
 
但不管如何,理性派与浪漫派都承认艺术的发展会惠及人类,将好的艺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一定能促进贸易发展。
 

(新艺术时期的家具设计)
 
不过这个说法也遭到工艺美术理论领袖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发对,他觉得艺术应该更加纯粹,可以跟工业完全无关,他认为创造性是文明核心,而艺术是人类最具创造性的行为,而他本身也是一名富二代。
 

(富二代约翰·拉斯金)
 
这种思想是约翰·拉斯金被后世诟病最多的一个部分,因为过于极端。
 
他同时主张人不能跟自然割裂,人只有在与自然结合的状态中才能获得生活意义与自我认同,这个伦调倒是获得新艺术运动中大部分设计师的一致认同。

 
     日本艺术的影响     

 
在史太浓已出版的书籍《创意国家漫游记》里谈法国篇时候,曾详细谈过日本浮世绘对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强大影响,这里也简述一下。
 

“新艺术”这个命名来自法国人西格弗里德·宾(Samuel Siegfried Bing)开的一个名为“新艺术之家”·的店,此人是当时巴黎最重要的日本艺术品经销商之一。
 

(最左侧为西格弗里德·宾)
 
他长期在东方与欧洲之间往返,极度痴迷日本文化,我们在历史照片中也可以看到他经常喜欢穿着日本和服。
 
他的职业就等同现在的外贸商,每次往返东西方都会贩运不少日用品与工艺品在法国售卖,他当时属于欧洲向美国提供东方艺术品的最大中间商。
 

(西格弗里德·宾的“新艺术之家“)
 
1888年时候他创办了一份名为《艺术化的日本》的杂志,专门介绍日本的装饰艺术与手工艺。
 
并且断言:“欧洲固有的装饰艺术将不可避免的需要借鉴东方”,这份杂志办了3年,对欧洲及美国的艺术趋势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艺术化的日本》)
 
事实上,新艺术运动当中所强调的非对称性、不重复性及平涂技法基本都来自对日本艺术的采纳与改造,其中最主的要载体就是浮世绘(我们在【平面设计史】系列曾经详细讲述浮世绘的起源、人物、特点)。
 

(平面设计史11回:先说清楚浮世绘)
 
19世纪时候,浮世绘在日本属于廉价消费品,因为其在当时的日本类似街头小报。
 
很多创作者用绘画形式记录当时的时事八卦,大家看完之后就会随手丢弃,或者类似我们对待旧报纸,看完用作包裹物品或者垫桌子。
 
所以当年日本工艺品出口到欧洲他们就用浮世绘来包裹陶瓷一类害怕碰撞的东西,这种艺术形式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飘洋过海到了法国。
 

(被用来做包装纸的浮世绘)
 
当时法国人不懂日本文字,以为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包装纸,面对这些充满东方神韵的画作,他们心生敬畏,法国的艺术家把他们当作宝物细心收藏。
 
有些人还用镜框裱好挂到墙上欣赏,比如印象派大画家莫奈就好像干过这种事,甚至有些人直接将保存完好的浮世绘放到古董店高价兜售,大发其财。
 

(莫奈客厅墙上挂了不少浮世绘)
 
所以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风格也因此受到日本浮世绘影响,日本文字具有线条的灵活性,跟大自然的曲线非常吻合,而且平涂的艺术形式让欧洲人感觉很新颖,充满装饰性。
 
浮世绘中风景画的强烈空间对比效果启发了很多欧洲艺术家,通过对日本浮世绘的理解与改造,欧洲的平面图画出现前所未有的风格。
 

(借鉴浮世绘的法国新艺术海报)
 
这些综合因素构成了新艺术运动的诞生条件,后面我们将讲述新艺术运动更多不同的情况。
 
谢谢各位,我们下期再会!
 
 


往期精彩推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