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潮风研究 | 完美的绽放-赖少其晚年绘画艺术研究

2016-05-12 潮风研究 揭阳书画网


完美的绽放

赖少其晚年绘画艺术研究

文/乐祥海


Chaoshan style of study

[潮风研究]


关于赖少其的艺术,可关注的点与面非常多,任选其一都大有文章可做。而本文的视角重点集中于其80岁以后的最后几年,特别是其病痛缠身无法正常行动时所创作出的近百幅作品。有人说赖少其的这批作品是其生命最后一抹余晖,我却认为是一轮骤然升空、光芒四射的太阳!他积蓄一生的生命之能,于此时得到了最完美的绽放;他倾心数十载浇灌艺术之树,于此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最圆满的结局。



木石魂

赖少其

   51cm×37cm

   2000年





心  象


赖少其于2000年11月28日逝世,其生前最后一幅作品为这一年所创作的《木石魂》。此作非常特别,竟不太好界定为什么画种—因为是用白板笔画在磁性记事板上的。所画内容也花非花树非树,线条似火山喷发、原子弹爆炸一般,腾空勃然而起,恣肆腾转,完全是一种心象。现在看来,这幅作品竟成了对赖少其晚年艺术创作的最好注解—无所顾忌地彻底爆发、信马由缰地欢快驰骋。那一时段,他画的数件花鸟、山水画也是这种画风,物象的外部形态很难辨认,近乎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这是他心象的外化。相由心生,心随相转,心灵互动,形象共建,因此,从心理学上讲,这些其实一直就是早已存在于赖少其潜意识当中的形象,或者说他是以关键性的记忆形象为中心来构建一个多维的、形象的心象记忆图,将各种各样的图像信息有机地衔接起来,信手而出之。 

赖少其曾言: 画的好坏,主要看⋯⋯“意境”,景物能否吸引人,有没有寄托,能否画外有画。其次是笔墨是否超脱,有没有独特风格。我打了一个铁的对子:“笔墨顽如铁,金石掷有声。”这是表现我所追求的画的风格。我企图把画、书法、金石都能像铁打的,掷到地上会发出声音来才好。这是一种追求的境界。

黄宾虹说:作画不必太像。

吴湖帆说:树生来不是给你作画的。

贺天健说:黄山每片石便可以成为一个画派。

印象派继承了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再现”对象的传统,但抛弃了古典绘画中“再现”对象深层结构的理性成分,转而强调“再现”对象之于视觉的当下感觉。实际上,印象派认为画家“再现”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光与影是绘画的所有任务。因此,大多数的印象派画家不再使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形成的“再现”对象的知识体系,如透视法、解剖知识、明暗法等,很大程度上凭借受情感支配的视觉印象,甚至夸张色彩的纯度和亮度,改变或忽略对象的形体。赖少其在色彩和造型上都吸收了印象派的精神,如浓郁、饱满的色彩。



百丈泉

赖少其

   35cm×24.5cm

1992年

   赖少其艺术馆藏


款识:百丈泉。虎啸龙吟泉击石,天昏地暗雷塞庭

山静风横频入梦,天马纵横醉酩吟酊

钤印:少其(朱)赖少其(白)赖少其印(白)





积累与沉淀


赖少其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2岁时,赖少其被送到姑妈家躲避战乱,姑妈勤勉知礼,明白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因姑父家男丁不旺,姑妈决定送侄子赖少其去读书。这样,贫穷的赖少其幸运地进入泥沟乡的弥高高等小学读书。泥沟乡是广东省普宁市(原普宁县)一个上万人的大村庄,也是著名侨乡。一百五十多年前已有泥沟人离乡别井移居海外,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当时旅外侨胞达数万人,他们侨居异地,勤奋创业,造福社会,情系桑梓,对祖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这让赖少其在小时候便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为他以后国际视野的打开奠定了基础。

17岁时,赖少其在美术方面的兴趣和天赋被中学美术老师发现,于是他开始在美术班学习素描、静物写生和水彩,同时在关良主办的日语补习班学习日语。1932年赖少其18岁时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科,系统地学习素描、水彩和油画。这时,在年轻的赖少其心中已经种下了西画的“种子”。1992年10月,赖少其有一个机会访问巴黎,他不顾身体的疲惫和病痛参观了卢浮宫,欣赏了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种流派的艺术作品,这其中有很多他心仪已久的世界名作。赖少其还专程去了一些专业博物馆、罗丹博物馆,最让他兴奋的是19世纪艺术博物馆,这一时期是西方艺术思想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古典主义的审美体系受到很多艺术家的质疑和否定,在这些现代主义的思潮中,印象派是古典绘画的直接继承者,也是古典主义绘画的直接破坏者。如此强烈的刺激及合适的外部“生长”条件,又猛然激活了那颗休眠于赖少其内心数十载的西画的“种子”,迅速成长,并与传统 “嫁接”,终开花结果。


黄山后海

赖少其等

152cm×90cm 

1960年

   赖少其艺术馆藏


款识:黄山后海

钤印:青山着意化为桥(朱)   赖少其、张弘、师松龄合作(朱)





黄宾虹的影响


赖少其说:我真正和国画家接近,是在50年代初期,黄宾虹先生被选为华东美术家协会主席,我是党组书记。他的画当时没人要,两块钱一张,他已经是90岁的老人了,还说要当小学生。我不管人家是怎样说的,怎样看的,我给他开画展,给他出画册,给他做寿,给他送“人民画家”的大匾,给他送终。我从黄宾虹的画中看到一个新天地。他对黄宾虹的认识是深层次的,黄宾虹亦反过来启发他对艺术创作更深层次的理解,使他慢慢触及了创作的本质。所以,他并没有去在表面上临摹黄宾虹的画,他说:黄宾虹的山水画不好临摹,但也应该经常研究,把原作挂在书房里天天看,天天对照着学。

我从不学习黄宾虹的画,黄宾虹也警告别人:“学得越像,离得越远。”即学形似是丝毫也没有用的。我虽不学黄宾虹的画,但却学习黄宾虹怎样把黄山搬上宣纸,成为一张画。因黄宾虹主要是得之黄山,也可以说“画从黄山出”。我只是熟写黄山,也没有学黄宾虹的画法,但却不少人说,我的画有些像黄宾虹,但又不是黄宾虹。说我像黄宾虹,是因为我忠实地画黄山,也是“画从黄山出”;不像黄宾虹的地方,主要是我不学黄宾虹画笔。既像又不像,这岂不是就应称为“出新”吗?还有时代与内容极端的不像,特别是我的诗的内容是歌颂革命,这和黄老极端不像。

毫无疑问,黄宾虹是赖少其艺术道路上的一面镜子,无论是艺术思想还是艺术实践都对赖少其产生了重要影响。




赖少其 档案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市人,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板画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赖少其先生是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更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他长期兼任省美协、省书协主席,并为历届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和书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1996年被授予鲁迅版画奖。






[潮风研究]

来源_中国书画杂志

揭阳书画网·独家专栏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近期精彩 点击阅读

游心·卓莎创作手记

坚守与创变——王明明及其艺术

淑彦说画 | 十万山人题画艺术刍议

蔡焕彬油画新作欣赏

范昌乾:艺坛称独步 桃李满天下


点击关注

当代国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揭阳书画网·微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