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潮风研究|竹之风骨•刘昌潮

2017-02-03 潮风研究 揭阳书画网



竹之风骨•刘昌潮

文/方楚雄

Chaoshan style of study

[潮风研究]



吴南生先生与刘昌潮先生合影于广州(1989年)


每当读刘昌潮老师的水墨写意花卉,总感到勃勃生机扑面而来,酣畅淋漓的笔墨令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几十年来我对刘老师的墨竹、墨荷都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研读的,说来,我与刘老师曾有过一段深厚的师生之谊。



刘昌潮与著名国画家关山月相聚于广州(1992年)


1958年“反右”运动,我的启蒙恩师王兰若先生不幸被错划为“右派”,并被送到英德去劳动改造。那正是我最痴迷于画事的时侯,顿失良师,一时便迷失了方向。因为当时我已在《红领巾》《少先队员》等杂志发表了作品,并出席了广东省第一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是故汕头市文化局领导对我继续学画很重视。他们找到我的父亲,问我父亲说:“现在汕头市有13位国画家,你家楚雄想跟哪一位学画画?”我毫不犹豫地说:“刘昌潮老师!”就这样,我有幸开始跟刘老师学画画,开始了我们的师生之旅。



在“三代画展”上,左起刘麟、刘家骥、吴南生(省政协主席)、

刘洋、许英(吴南生夫人)、严玉莲、刘昌潮


刘昌潮老师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画家。他花卉、山水皆能,尤以兰竹、荷花、紫藤最精。特别是画竹子,可以说在潮汕地区是家喻户晓的。1972年“文化大革命”后期,文艺开始复苏,第一次全国性中国画出国展览,刘昌潮老师的墨竹经层层选拔被送到北京,中央领导人对刘老师的墨竹予以高度评价,当时郭沫若这样评价刘老师的墨竹:“清新隽逸,兼而有之,画竹如此,真是当代郑板桥。”1979年,刘昌潮老师的《竹》被选送到日本展览,并被编入《近代亚洲美术作品集》;《墨竹》被编入《中国现代绘画展作品集》。



风 123cm×34.5cm 1937年


自古以来,中国人喜爱竹子。竹竿中空有节、竹枝坚韧挺拔、竹叶常绿不凋等自然属性,使竹子被赋予了人文精神。竹子常被喻为高风亮节、虚怀若谷的君子。史上画竹名家,并非只是简单地对竹子的自然形态进行忠实地摹写,而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使竹子上升为人文品格和精神的外化。



新翠 108cm×34.5cm 1954年


北宋画竹名家文与可主张“胸有成竹”,苏轼评价文同画竹的关键是“胸有成竹”才能“身与竹化”。他写道:“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有骨有节有香 139.5cm×34.5cm 1965年


元代文人水墨花鸟画兴盛,画竹名家更是辈出,如李衎、柯九思、顾安等。李衎画竹,能在竹子的“形色情状,生聚枯荣”作仔细的研究,穷尽风姿雨态,新篁、老竿、壮枝多种形态。赵孟俯评其画曰:“仲宾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能用意精深如仲宾也。”



野趣 180cm×96cm 1979年


清代“扬州八怪”多擅画竹,尤以郑板桥最擅长。郑板桥提出画竹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的见解。“眼中之竹”是自然生态,经过画家的选材、构思而成为“胸中之竹”,但落笔时又用笔墨浓淡干湿趁“势”写出,而临时又会产生许多变数,成为“手中之竹”。他提出“化机”即是“趣在法外”。



春雨经旬不启扉 49.5cm×80.5cm 1983年


而刘昌潮老师画竹,能集历代名家画竹之所长,又成自家面貌。他既有宋人的“胸有成竹”、“身与竹化”,又有元人观察入微的穷尽风姿雨态,写出新篁、老竿、壮枝、新梢的千姿百态;他既有郑板桥画竹的硬朗结实,又有石涛画竹的潇洒淋漓。



屋边荒条绿成帷 67cm×136cm 1982年


刘昌潮老师人品高尚、和蔼可亲。平时言语不多,却有大智慧。他最重视中国画的“理、气、趣”。“理”分物理和画理。物理乃大自然之生态、规律,对物理要认识、理解;画理乃绘画的道理,造型、笔墨、设色、构图都有方法、讲规律。“气”乃神韵、气势、生气,中国画表现自然生态,意在表现其生命、气势。吴昌硕说他自己的画就是“画气不画形”。“趣”乃情趣、趣味,也包括格调、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长卷 50.5×995cm(局部)


竹子这个题材,之所以能被中国历代画家不断地刻画表现,常画常新而经久不衰,就在于画家笔下的竹子不是简单地再现其自然生态,而是画家通过竹子这个物象表达自己的情怀、思想和情感,通过画家对竹子的不同理解、感受和认识,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不同的审美追求,从而升华为具有高度精神内涵的、本民族的艺术形象代表。这才是中国画家反复画竹、历久常新的意义所在。



长卷 50.5×995cm(局部)


刘昌潮老师画竹,为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一格、淋漓酣畅、大气磅礴的墨竹形象,那就是竹之精神、竹之气节、竹之风骨! (方楚雄,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昌潮 档案




刘昌潮(1907-1997)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石涛研究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顾问,广东省汕头市政协原副主席,广东省汕头市文联名誉主席,广东省汕头画院名誉院长,广东省政协原委员。







[潮风研究]


揭阳书画网·独家专栏

文章来源_ 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精彩

点击阅读

陈晓生作品《霞厝黎明静悄悄》

洒脱雄遒 意趣天成-陈苗夫隶书艺术欣赏

馀事作书家的郑大进

林天 国画作品欣赏

承前启后的大家-忆黄独峰先生



近期最热

点击阅读

硕果累累耀金秋-中国实力派画家方树华 New

林锐翰作品《人在扇中偏画扇 细窥云母认兰舟》New

笔底春意正盎然-黄少南花鸟画赏析 

郭笃士书法:不拘法度写修养

一荷花气送诗情-说说谢伯开 



超级热文

点击阅读

陈名飘作品《初春的阳光》New

画风解读 | 墨里风景·温锦照与他的书法艺术

在线画集|黄斌斌 写生风景水彩画

淑彦说画 | 满城争说胡天民

潮风研究|林受益:吹尽黄沙始到金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揭阳书画网·微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