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风解读 | 洒脱雄遒 意趣天成-陈苗夫隶书艺术欣赏

2017-01-23 画风解读 揭阳书画网



洒脱雄遒 意趣天成 

陈苗夫隶书艺术欣赏

文/林建南

Painting style

[画风解读]


陈苗夫|简介

原名陈夫苗,斋号 『荷影轩』。一九七六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市达濠区(今濠江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汕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东美术馆培训中心书法教师。






古人说:“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宋王安石《王临川集》)读着陈苗夫的隶书作品,折服于其对汉隶的熟练驾驭,更叹服于其书法创作的字外功夫。洒脱雄遒,意趣天成,是陈苗夫隶书艺术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博涉熔铸,造就陈苗夫隶书的艺术表现力

有人把汉隶分为庙堂、摩崖、简书三大类,这是根据汉隶保存的载体不同和风格迥异而推断的,是有道理的。庙堂汉隶多法度严整而精致遒劲,摩崖石刻多雄奇大气且浑朴苍茫,简书汉隶则气韵流动而墨意尤存。汉隶博大精深,上承籀篆,下启楷则,能攻其一点者,已经可以自己的特色了。



陈苗夫书写隶书,显然游刃于三种汉隶之间。他的隶书,从结体上看既有庙堂汉隶的规整森严、气派端庄,又有摩崖刻石的雄奇舒展、大字风范;从运笔上看,既吸收了庙堂汉隶的的跌宕雄遒,又运用了简书的爽利精细。我们从陈功夫的隶书中,既可以看到摩崖石刻《郙阁颂》俊逸古朴、体态赫奕,又可以读到庙堂名碑《张迁碑》的端正朴茂、方劲雄浑,同时还可以读到里耶秦简的率真与洒脱。其作品也偶尔流露出其博涉多优。如手卷《大学章句》显然汲取了简帛书的结体与笔法;隶书中堂书法《大学新民章》、隶书中堂书法《大学齐家治国章》,以篆书作篇章额文,篆书笔力老到、质朴高古,可见其对篆书下过深厚功夫。所谓凡作隶必承篆意,也促成了其隶书风骨的成熟。



博涉诸多隶书经典,熔铸众碑所长,使陈苗夫的隶书笔力雄遒,结字洒脱,极具艺术表现力。特别是他那些以摩崖汉隶为主要背景的隶书,结字挺拔自然,行笔跌宕变化,仿佛水激于石,波澜起伏,川流不息。时或艰涩缓行,涡旋回环;时或畅通无阻,气势滔滔。每一字一笔间,表现着不同的内在节奏与,抒发着不同的创作情感。



学识修养,造就陈苗夫隶书的天然新意趣

清代刘熙载《游艺约言》讲到:“书要有金石气,有书卷气,有天风海涛、高山深林气。”读陈苗夫的隶书,忽然发现这四者在篇章之间具备了。



陈苗夫的隶书大学章句系列作品,就是这种典范。特别如其隶书斗方《有德此有人》、隶书斗方《有斐君子》、斗方《富润屋》等,行笔厚重苍茫,仿佛刀刻斧削,细笔更如籀篆,金石之气浑然;其收笔精致活泼,仿佛紫燕翻飞,流便与涩劲交互;其结字远观则端庄肃穆,近看则错落自然。至于布字成篇,以意趣天成之主体,配以灵动疏朗的落款,则天风海涛之气势,高山深林之逸致,接踵而至,令人回味无穷。



我读过陈苗夫先生编写的《厚重朴拙的汉隶技法48例》和《隶书技法50例》,深知陈苗夫先生对隶书研究与实践的勤奋,更深知陈苗夫先生宽广的知识涵养和个人修持。所谓“功夫在字外”,欣赏其书法艺术,返观其知识修养,便可得到又一次印证。



时代精神,造就陈苗夫隶书的视觉冲击感

古人以毕生精力致力于书艺,因此,单纯从功力上讲,经纶世务的现代人是无法企及的。现代人之超越古人,即所谓创新,就必须从审美的变化与情感的抒发上去努力。陈苗夫的作品,显然在谋篇布局上进行着不断的独特探索。



隶书横幅《所谓齐其家》,以方整略带朴拙的大字隶书作主体,适当表现宿墨的涨晕效果,主体已经表现出色调的变化。落款用穷款四行红色小字,形成了一外独特的块面,既压住了整幅的重量,又使篇章顿时出现活色生香的感觉。全幅共十三行大字,以隶书之方整,若未经营,必然略显呆板。作者显然注意到这一点,于是在一至四行间隙间,也用红色小字,占约一个半字高,作注释文字,既产生承上启下的效果,也产生了场面的变化,引起新的视觉兴趣,产生了和谐而动感的视觉冲击。同时,适当的印章点缀,也起到提纲挈领、点睛醒目的作用,也促进了与落款板块的平衡。这种谋篇布局的成功创新,体现了现代书法艺术展厅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现代人信息多元化的追求与对比协调的审美趣味。



又如隶书楹联《善以为宝》,作字大胆以浓淡粗细以及高低错落产生字间的视觉对比,特别是“以”字上提,留出了一片空间,产生了旷远的感觉。末尾“为”“宝”二字间用一组印章和九行小字,把二字联结成为一个板块,突破了四字大字书法横幅过于均衡的缺点。下款适当向下伸展,增强了整幅书法的立体感。而第一字“善”字一角用印章与上边线连接起来,克服了这边偏轻的问题,增加了稳定感。这种精心策划的篇章结构,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使传统的程式产生崭新的视觉效果,更容易引起时代读者的共鸣。



“诗到老年唯有辣,书如佳酒不宜甜。”陈苗夫先生正值艺术盛年,已有老辣功夫,深味书艺。读他的作品,用潮汕人的话讲,如品工夫茶,唯有静心相待,便知回甘无穷。其洒脱雄遒笔力,意趣天成的艺术,必将在书法艺术的大观园中灼然生辉。







揭阳书画网·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精彩

点击阅读

馀事作书家的郑大进

许为邦作品《依稀故园》

清秀研丽写性情-刘伟雄花鸟画作品赏析

林天 国画作品欣赏

承前启后的大家-忆黄独峰先生



近期最热

点击阅读

林锐翰作品《人在扇中偏画扇 细窥云母认兰舟》New

笔底春意正盎然-黄少南花鸟画赏析 

郭笃士书法:不拘法度写修养

一荷花气送诗情-说说谢伯开 

廿载醉心临晋帖-陈少忠书法评赏



超级热文

点击阅读

陈名飘作品《初春的阳光》New

画风解读 | 墨里风景·温锦照与他的书法艺术

在线画集|黄斌斌 写生风景水彩画

淑彦说画 | 满城争说胡天民

潮风研究|林受益:吹尽黄沙始到金



 画风解读 最热文章 

点击阅读

墨里风景·温锦照与他的书法艺术 / 廿载醉心临晋帖-陈少忠书法评赏  /  掬水月在手-读王佩嵩山水 / 用水彩寄托淳厚的情感-谈陈晓生的水彩画 / 自然隽雅 含蓄和谐-江卓佳书法艺术浅谈程小宏谈书法创作与人文修养 / 梦里乡关犹自在-许为邦中国画赏析   /  无法之法 乃为至法-郑利平的花鸟画艺术 / 鉴识林锐翰 / 用艺术方式叩问世界和人生的真谛-黄斌斌对工业文明的思考

点击本链接最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阅《画风解读》全部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画风解读·全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