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可替代的西南联大 仍抽打着那些“油腻”大学

2017-11-01 令狐卿 有狐


西南联大在被神话的过程中,其精神价值被单独提炼出来,指引着大学之道的历史高峰与理想状态,是现今大学难以企及的高度。

文 | 令狐卿

今天是西南联合大学诞生八十周年纪念日。很多知识分子对这个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因为西南联大的传奇寄托了知识分子的情怀,被认作是大学之道在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高峰期。可对一般人来说,纪念西南联大,带有更强烈的现实指向,说的是历史,指的是现在。

1937年11月1日,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在长沙岳麓山下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因为日军进逼,师生们再往西南行进。1938年2月搬迁到云南,同年4月2日,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三所大学回归原址,西南联大存在了八年。

在当时抗战的民国,西南联大成为鼓舞国人、复兴民族的责任担当,成为一座精神高地,融入到了全民族抗战的激流中,群英荟萃,学术研究兴盛,从西南一隅辐射全国,并经过八十年的演化,成为无可替代的大学传奇。西南联大也成为“民国热”中热度不减的主题之一。

知识分子对西南联大具有天生的好感,原因很多,一个很大的理由是出于反差强烈的对比:抵御外寇的战争状态下,学人前辈保持了昂扬的精气神;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时候,精神状态丰满,研究成果丰硕;统一抗战的氛围下,教授治校、大学自主的教育自由。等等。

而这些体现西南联大“刚毅坚卓”校训的传奇,经过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各自表述,成为历史段子,像是把科研用的猪牛羊都赶到了云南复学,像是钱钟书《围城》里那些略带油腻的冷笑话。更主要的是,大众熟练使用西南联大作为丈量现今大学的尺子。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不在于大楼”,每一次针对大学教育的批评,总能在西南联大的光辉历史中找到回声。因为这个时候的参照系不是剑桥哈佛牛津这些西方殿堂,而是国人真切拥有过的西南联大。所以批评者特别有底气,被批评的也哑口无言,不好再扯国情作挡箭牌。

西南联大不仅给了知识分子以精神伊甸园的抚慰,也给大众提供了犀利的论据来大发牢骚。由此,西南联大成为国人共享的一份历史遗产,即使并不精通它的历史和掌故,但只要抬出“西南联大”如何如何,大众也能在指责大学精神的萎靡不振上找到深刻,体会快感。

西南联大教师合影,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图片来源网络

从另个一个角度来说,现今大学的种种问题,伴随着高入学率成为普通家庭的谈资,从而带动大学问题成为大多数人都能参与讨论。而每一次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强调,对西南联大在烽火岁月的自治、自主、自由的追忆,都让大众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当然,就理工科而言,现今的大学实在是超越了西南联大,是后者无法想象的。然而,西南联大在被神话的过程中,其精神价值被单独提炼出来,指引着大学之道的历史高峰与理想状态,是现今大学难以企及的高度。大众将西南联大的精神编织到鞭子里,像荆条一样抽打着现今的大学。

总之,纪念西南联大,除了细致还原历史人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过去,大都离不开浇灌胸中块垒的意思。无论是阳春白雪式知识分子纪念、还是社会大众通俗化的理解,其实都包含给大学“去油腻”的念想,希望大学能有大学的样子,贡献精神与价值,培养大国民。

来源:搜狐号三條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共青城 | 警察诗人 | 赛龙

没男友别喊妈 | 麦当劳留宿者 | 趣店

马兜铃酸 | 家长群“戏精” | 3小时解救传销男

点击“阅读原文”来搜狐参与更多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