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滴滴整顿黑车返潮 乘客总是跳不出打车难的坑? | 周知

度一叨 狐度工作室 2018-10-21

晚归的人似乎越来越看不懂,明明出问题的、被要求整改的是滴滴,而整改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安全的出行,为什么结果却是乘客被坑,被迫负担更不安全更高价的出行成本。


文丨酒颜君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确保本市出租汽车运营市场平稳有序,打击出租汽车、巡游“黑车”违法违规运营、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近期,北京市将开展出租汽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执法力量将向夜间倾斜,严查公交枢纽、重点轨道交通车站,王府井、西单等繁华商业街区,CBD、金融街等写字楼集中区域23时之后的黑车违法运营行为。

沉寂已久的黑车为何又集中躁动起来,还发展到不得不重力整治的地步?这还要从滴滴开始整顿说起。

3个月内接连两起顺风车司机奸杀女乘客的恶性案件,让滴滴顺风车的安全问题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拷问。事件发生后,滴滴先是宣布顺风车业务模式重新评估,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在全社会的声讨下,有关部门也开始参与对滴滴的整治工作。由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及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入驻滴滴,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然而就在检查组入驻的前一天,滴滴放了个大招。身处舆论风暴中的滴滴采取了一项自我整治方案,宣布9月8日23点至9月15日凌晨5点期间在中国大陆地区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用车服务。

被要求整改却玩儿起了消失,滴滴这操作被解读成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式的撒娇,牺牲所有乘客的利益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果不其然,从停运的第一个夜晚,呼唤滴滴回归的声音便响遍网络。

网络上一项关于“是否怀念滴滴”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会”的人数略高于选择“不会”的人数,这也说明滴滴“挟用户规模以令全民妥协”这一招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夜间停运这一周,想必大家已经从各大媒体报道中或者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了失去滴滴后的那些不便。

深夜无车可打,黑车高价横行,是这次滴滴夜间停运带来的最直观后果。在类似北京夜生活比较丰富,加班率高的城市影响尤为明显。没有了滴滴之后,人们夜生活的成本,随着黑车司机的心情波动而暴涨。酒醉的人三五结对拼进一辆不打表的出租车,加班的人咬咬牙接受了黑车的一口价。

晚归的人似乎越来越看不懂,明明出问题的、被要求整改的是滴滴,而整改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安全的出行,为什么结果却是乘客被坑,被迫负担更不安全更高价的出行成本。

早在滴滴开始整治顺风车时,搜狐号“狐度”就发文提醒,滴滴下线顺风车,要防顺风车变身黑车卷土重来。现今,不光是顺风车,快车,出租车都积极投身黑车领域。

本来在整治网约车的这段时间,还有人善良地期望,现在正是出租车挽回形象的最佳时机。可是期望看来只能是用来期望,实现的概率实在太低。这段时间出租车并没有变得更好打,司机挑活儿更严重,服务质量也没看到提升。

杭州,乘客正在与黑车司机讨价还价 来源:每日商报

不过换位思考,倒也能理解。出租车司机也不是活雷锋,既然供需失衡,有机会拉远活赚更多钱,为什么要一视同仁地善待每个乘客呢?在个体利益面前,行业形象毕竟太虚无缥缈了。在利益面前,光谈道德往往是不管用的。这么些年的反反复复早就证明,出租车很难跳出供求规律,去做无私的服务者。

出租车不打表、偏爱远程、服务态度差,这些留给公众的普遍印象背后,离不开牌照限制和高额的份子钱。也就催生了“套牌车”、“克隆车”这个黑车市场,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查获了2000多辆套牌出租车。然而,这只是套牌出租车中极小的一部分。2016年,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提到,一个出售套牌出租车的司机说,北京正规的六万六千辆,克隆的一万多辆都算少的。

2014年7月4日,交通执法人员展示套牌出租车,与旁边的真出租车相比,套牌车左前方保险杠无字母数字编号。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可见,即使是滴滴没出现的出租车天下,就有很多黑车在路上奔跑。后来,滴滴利用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烧钱期结束后,这款打车软件成功跃居为广大群众的出行首选,乘客再也不用遭出租车司机拒载的白眼和绕路的苦恼。当然,部分黑车也是利用这款软件洗白上岸,正式被收编。

从传统的出租车时代开始,到科技改变生活的网约车时代,黑车其实一直都在,从未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用车需求在那儿,只不过黑车司机更加学会了见风使舵,如果有机会洗白站着把钱挣了,他们也可能老老实实使用网约车平台;如果门槛太高进入不了,那他们就会选择铤而走险继续当黑车。

关注网约车的安全,敦促企业整改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打击黑车,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从根子上来说,要理性对待市场的真实需求,然后在制度设计上,努力达成供需之间的平衡。说白了,就是要让黑车尽可能转化为正当的出行服务者。只有让他们走进阳光,才能实现更好的监管。把他们都赶深夜去服务,要监管严打的成本就太大了。

总之,乘客最终需要的都是更安全、更便利的出行体验,而不是总成为整改严打之后的牺牲品。

来源:搜狐号狐度出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娘炮 | 准备失业 | 追征社保

昆山反杀案 | 高铁霸座男 | 心疼柳青

滴滴顺风车 | 长租公寓爆仓 | 孙杨

点击“阅读原文”来搜狐参与更多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