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有技术硬伤,但仍然是部好电影
对于中国的观影市场,《流浪地球》中的技术设定瑕疵,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相反,更重要的是故事情节、画面、导演讲故事的能力。
文 | 刘远举
在世界科幻史中,上一次著名的点燃木星事件,应该是著名科幻小说家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四部曲(Space Odyssey)的第二部《2010》。在这部小说中,木星被神秘外太空力量黑石改造成一颗新恒星。如今,木星再一次被中国人点燃,以拯救地球。近日,根据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引发了社会热议。
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看科幻小说,喜欢看硬科幻,特别是带有各种技术细节的硬科幻的人,我一直很喜欢刘慈欣的风格。所以,《流浪地球》自然不会错过。看过之后的感觉是,这部电影既高于预期,也有很多遗憾。
最大硬伤在于科幻设定
说高于预期,是基于对中国科幻电影之前的印象。一直以来,硬科幻题材电影,被好莱坞占据,中国的科幻电影,一直偏软,往往是基于一个世界观或者技术点进行演绎,而这个演绎过程,缺乏技术的合理性,想象多于科学,往往说的是科幻,但实际给观众的是奇幻。再加上投入不足,制作粗糙,往往令人失望。正是相比于这些旧有的印象,《流浪地球》的技术设定、演绎过程、画面、制作、讲故事的方式,都比以往的中国科幻电影更硬、更接近好莱坞大片。
但是,遗憾也是明显的。以一个科幻爱好者的角度看,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科幻设定上的问题。
实际上,这部电影只是借用了原著小说中“太阳膨胀,人类建造行星发动机”这个设定。其人物、情节与原著完全不同,是一个独立编剧的作品。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电影出现了很多技术设定上的瑕疵,甚至与刘慈欣一贯的风格有种违和感。
比如,利用引力弹弓一定会留足余量,坠入木星这种问题本就不该发生。更何况,电影给出的原因甚至是绝不可能的“木星引力突然增强”这种设定。其实,完全可以用遭遇流星撞击、引发大面积的行星发动机故障等设定来解决。
在另一个主要剧情上,也有重大的瑕疵。且不说地球的氧气质量远远不足以引发木星氢气爆炸,就算冲击波冲击地球,其威力也不是天上掉石头那么简单。在原著中,地球的刹车时代用了42年,行星发动机开动了42年才使得地球停下来,期间会经历无数地震、海啸。在电影中,木星氢气与氧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够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改变地球的速度,这是一个更加惊人的力量。
在三体中,降低水星的速度,让水星坠入太阳,用了多少核弹?一百万颗恒星型氢弹。这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要想地球的速度在短短几分钟内改变,地球表面所受到的冲击,会远远大过这个量级。
所以,即便力量足够,那些对着冲击波的发动机,肯定都是保不住的。不但如此,地球表面必然也会因为冲击被剥离掉一部分。地球直径12756千米,就算千分之一的厚度被剥离,这也有12公里,在电影中地下城的深度才5公里。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技术设定上的瑕疵。既然能饱和式救援,那么就有足够多的“火种”,但却没有在发动机附近就近库存,这是难以解决的。在社会设定上,巨型工程会极大地极化政府能力,嚣张的黑市、不服从救援队的民众,都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说,现在的中国人经常喊着学习美国警察“不服从就击毙”,那么,在那种环境之下,这一定是现实。
剧本可更加“刘慈欣”化
刘慈欣的作品,既恢弘瑰丽、又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的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这些想象虽然未必都正确,但都在一定的技术范畴内进行,没有如此浅显的错误。对真正的科幻小说爱好者而言,刘慈欣小说的魅力,正是源于这种合理而恢弘的想象。《三体》的爆红,正是这种能力的多年积累,集这种风格之大成。所以,电影中的诸多技术设定错误,与刘慈欣小说一贯的风格有一种违和感。
刘慈欣本身是很反感漫无边际的幻想的。他曾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一位导演问他,按照剧本中的技术设定,从地球到木星要航行多久?他回答,至少要半个月。导演又问,能不能再快点?比如用时空跳跃的方法直接到达?面对这个问题,刘慈欣回答问题的声音都提高了:“可是,时空跃迁是一种超级技术啊!这种技术一旦诞生,改变的就不单纯是从地球到木星的航行时间了,整个人类社会、人类文明都会发生改变啊!” 他解释了他为什么会激动,他说:“所谓科幻的思维方式,是指要把整个世界构建在一定的科技层次之上,这个世界是自洽的,有一套自我逻辑的。”
刘慈欣
所以,某种程度上,电影的剧本可更完善,更加“刘慈欣”化。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由此不难推断,刘慈欣对于剧本的话语权并不高。
刘慈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说与电影还是有些不同,非常支持、尊重电影制作方对其进行改编,给他们更多的创作空间,作为作者应该予以理解,希望电影的视觉画面能够震撼到观众们。刘慈欣的这种“理解”,反过来说,就暗示着电影本身对刘慈欣风格的偏离。而全程无尿点,媲美好莱坞大片等溢美之词,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类暗示,则加重了科幻爱好者的失望。
仍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一个好开始
不过,这并不妨碍《流浪地球》会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一个好的开始。
真正关心技术设定的,都是刘慈欣乃至中国科幻的爱好者与支持者,也正是出于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关心与期待,这第一批粉丝类观影者都很少给出负面评价,相反给出了高分。这种呵护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应该的。
毕竟,连《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也给流浪地球鼓励,祝流浪地球的太空旅行好运,祝中国科幻片旅行好运。从目前售票APP的情况看,影院并未全力排片,仍在观望,第一批粉丝的传播,会促进排片。
从更大范围来看,这部电影有成为一个好的开始的基础。《流浪地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票房反应不会差。诚如刘慈欣所说,哪怕只赚10块钱,就意味着成功。
中国民众对科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曾获科幻文学最高荣誉“雨果奖”的刘慈欣,被喻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水平的人”。从作品本身而言,的确如此,一部作品的水平,源于其内在品质,但是,一部作品的生命力、声誉、传播速度,却不仅仅依靠作品本身的品质,也不仅仅依靠作者,而是要依靠它的读者,当然,首先是这部作品的语言的母语读者。
科幻小说本身建立在技术基础上,所以,读懂,并领略科幻小说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比如,三体中有背景辐射闪烁的情节,如果不明白3K背景辐射与宇宙的关系,就无法明白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会因为背景辐射闪烁而崩溃,反而会不以为然,天空闪烁算什么,玄幻小说中道友渡劫那才叫天翻地覆。
所以,科幻作为一种文学,其特点是基于技术的幻想,而全民对技术的理解、对技术幻想的兴趣,则来源于技术与工业的发展,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三体》成功根植于中国科幻土壤,源于中国三十年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教育提升,是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的一个标识。
现在,中国人的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已经能够支撑起一部科幻小说,使之成为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现象级小说,成为很多流行词汇的发源地,再在国内热议的基础上,把它推向世界。
支撑一部电影,比支撑一部小说,需要更多,但并不意味着更苛刻。毕竟,看重技术设定的人并不多。对于中国的观影市场,《流浪地球》中的技术设定瑕疵,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相反,更重要的是故事情节、画面、导演讲故事的能力。
从大家最看重的画面看,在电影中,地球靠近木星的时候,北京和上海成为冰封的世界,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均被冻结在了皑皑冰原之中。不过或许是因为制作经费的原因,这些场景出现的时间很短,电影中的大部分时间,背景都是发生在狭小空间内的。但总体上说,画面、情节,都相比以往的中国科幻片有了质的提高。
如果你要看一部宏大的、有技术感的、惊险的、有大场面的科幻电影,如果你不抱着比《星际穿越》《2012》《后天》《火星救援》更好的期待去看——毕竟,这样的电影对好莱坞而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你一定不会后悔,一定不会因为被吊起来的胃口而失望地去豆瓣上打一个低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