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这杯,深圳是我的” | 一个英国调酒师眼里的微醺深圳
如果一座城市没有酒吧,那它必定很无趣。例如我们隔壁的香港具有很多爱“蒲”之人,香港的酒吧里,也蕴含了太多经典的故事和文化。
深圳,就像一架昼夜高速运作的机器。白天,是繁忙兴盛的A面。当夜幕降临,灯光、酒精、音乐,酒杯里的深圳,是夜间活力的堆叠,也是城市个性的释放。但更重要的,它诉说着这座城市最裸露的欲望和疯狂。
喝之前,我是深圳的;喝之后,深圳是我的。一个在深圳开酒吧的外国老板,已经准备向你讲诉他眼中“酒精里的深圳”。
他有酒,更有故事。
这是【深圳客·公共写作计划】的第 15 篇文章
很多人在需要一份简单、不需要深思熟虑的工作时,会选择门槛较低的低端酒吧来当一名调酒师。你需要钱,只要你的时间够灵活,那么这就是一份很愉快且零负担的工作。这就是英国调酒师行业的现状。
但其实有些人入行了,过上了紫醉金迷的生活,尽情享乐,尽情party,把热情和精力燃烧殆尽,然后就离开,从开始到结束,大概也就一年时间。而相对于少部分的人,他们深深地爱上了调酒这件事。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最大的热情,把这份工作严肃地作为自己的职业。他们也经过了一开始“work hard, play hard”的生活方式,然而最后找到了沉淀在灯红酒绿的浮华表面下所需要的专注和专业。
那就是我。
我的名字是Ross, 今年30岁,2017年移居来中国,梦想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鸡尾酒吧。
当你选择来中国,你不会知道自己应该期待什么,因为西方媒体关于对中国社交层面的报道基本是不存在的,所以当你来到中国,无论遇到好事或者是坏事,都会感到意外。我有幸被“深圳客”邀请,谈谈从一个老外的角度是怎么看深圳和中国的,初来乍到的我,当然是“不知道要期待什么的老外”之一。
在深圳,不以教英语或者从事科技行业为生的外国人是比较少的,在深圳的外国人酒吧更是屈指可数。我,一个来自约克小镇的男生,到中国定居更是一件很疯狂的事。
2017年的9月,我从英国穿着厚厚的外套,抵达香港,迎接我的是香港的蓝天,当时我快被这里秋天的温度热化了。从英国曼切斯特,跨越九千公里的大海星辰抵挡香港,最后跨过一条深圳河来到深圳。
从此,我开始了一趟二十几年来从未预想过的冒险,翻开了一个新的人生篇章。
在深圳安定下来还是挺容易的,一开始的我并没有马上就找到工作,所以我只需要习惯我居住的公寓,习惯这里的饮食(根本就不是一件什么难事!),还有就是习惯这里如此繁忙的生活节奏!生活在深圳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体验,一个有着大约两千万人口的超级现代城市,让我觉得像是一个农民第一次进城的感觉。因为我来自一个人口只有14万的“城市”——约克。
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来到深圳的第一件感受最深的事,就是在外面会被人直勾勾地盯着看——你不禁会想,他们是因为怀有敌意吗?还是别的什么?这是一件所有新来的外国人,都会感到意外的事情,而且是需要学着将这件事融入到生活里面,并且习惯它。
当然还有太多发展得太快而令人感到惊喜的事情了:比如说随处可见的用二维码支付;比如共享单车。
过了一段时间,我得到了在深圳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鸡尾酒吧当经理。我很快地了解到这里的饮酒文化还有这里酒吧的运作,跟我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工作的酒吧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英国,人们非常了解不同类型的酒,他们知道自己喜欢喝什么。在中国,很多人非常了解红酒和威士忌,然后似乎就停在那里了。也许这也是中国发得太快的副作用之一,在这里,对于不同酒类的市场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的我希望通过我的酒吧来尽这份绵薄之力。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是,这里普遍很多人不是酒量不太好,或者是直接对酒精过敏。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低酒精度的酒,还有无酒精的酒。而在英国,我做无酒精鸡尾酒的机会,仅仅是给怀孕的女生或者要开车而不能喝酒的人!
然而,另一个极端是有些客人是完全相反的,他们可以一直喝,然后一直喝(这难道是一种进化吗?谁知道呢?!),也有可能只是我个人感觉,但是一般像这样能一直喝的人都是女生,这就让人感到很意外了(在这里我要大声呼叫Wild Pig小姐和Lily小姐)。
因为在英国,大多数的人都能喝一点,通常女生都是典型的酒量稍微会差一些,而且中国女生一般都比西方女生体型小一些,我觉得体型的大小跟酒量的好坏还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所以真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还记得我开始工作的第一个月,有个女生来酒吧喝酒,她看起来挺娇小的,如果她不知道要点什么的话,我已经准备好要给她推荐哪几款淡一点的水果风味的酒。
但是,你可以想象当她要点一杯长岛冰茶的时候我的表情吗?(长岛冰茶是一款混合了五种不同烈酒,加上可乐和柠檬的经典鸡尾酒)?并且还要求我要把她这杯做得更烈一些,把其中一款40度的烈酒换成75.5度的烈酒来做(脑补“捂脸”表情包)。
还有,中国与西方的酒文化非常不同。
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例,中午过后,基本上什么时间喝酒都是可接受的一件事,即使是在工作日。其实在一些行业里,很多人会在他们午餐过后午休的时候会喝上一杯,比如说在金融行业。当我在悉尼CBD一家餐吧工作的时候,我给很多银行还有投行工作的人,午餐时间都做过很多杯马丁尼。
在周末的时候喝酒就更普遍了,因为大多数人周末不用上班,所以在中午的时候,很多酒吧和餐厅都坐满了喝酒的人,如果天气好的话,基本上会有两倍以上的人在喝酒。
相比之下,在中国,大家似乎一般都只会在吃过晚饭之后喝酒。不久前我在一个深圳市集开了一个周末快闪酒吧,我很惊讶地发现只有很少部分的人会选择喝酒,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无酒精的鸡尾酒。
所以,我感觉酒和酒吧在中国的生活里,并没有占那么重要的地位。不像在英国,只要一出太阳,绝大部分的人立马就会想在阳光底下喝一杯。
在夏天的时候,城市里的每个公园,每个有露天座位的酒吧都坐满了喝着酒享受着阳光的人。以至于在阳光很好的日子,我在去工作的路上就已经知道那天一定会比平时忙上好几倍。节假日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当你不用工作的时候,就是社交的时间,就是尽情地喝酒玩乐。
但在中国,节假日比较像是家庭相聚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更少人会在酒吧喝酒,更多的是去餐厅吃饭喝酒,或者是在家里喝,如果碰到像十一黄金周这种比较长的假日,在深圳会明显地感到:城市不再像平时一样繁忙,很多人会回家乡或者是外出旅行。
在深圳,酒文化正在改变(谢天谢地),不过还是跟英国和澳大利亚很不一样。
在西方,很多人出去喝酒是因为享受喝酒,而在这里,给我的感觉是——很多人出去喝酒是为了社交需求。喝酒只是一个朋友出来见面都预想会做的事情,所以他们一般会点大家都认识的酒,比如说像麦卡伦威士忌,或者点它只是为了面子。
还有一种情况(我个人其实挺反感的),基本上不会发生在英国和澳洲,就是这里的许多酒吧,费尽洪荒之力地给鸡尾酒做太过夸张的装饰,好让照片看起来很棒,但其实并没有花太多的心思在酒的配方的设计上,对酒的口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这就吸引了很多只是为了去拍照发圈的客人跑去喝酒,满足让别人觉得自己”活在当下“的臆想。
他们就只坐在那里,并没有喝什么酒,也没有怎么交流,每个人只是一直拍照,拿着手机修图,上传到各个社交平台,“别人眼中自己的生活”好不好看,比起酒本身好不好喝或者真正意义上的社交更重要。
有时候有些客人会有点狂野,通常都会是一些大学生。我的第一份调酒师工作是在一个很受大学生欢迎的鸡尾酒夜店,因为在周一至周五的酒都有折扣。我很确定,全世界的大学生都是一样的,因为大学生活是让大家第一次尝到自由的味道,上大学的时候,远离了家人的紧密关心,而且你还有了一些能自主分配的钱。
此外,这段时间也正是你在探索“我是谁,我想要成为谁“的阶段。这就很自然地使得很多比较疯狂的和错误发生!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当时在酒吧里,有两个女生和一个男生被保镖驱赶出了酒吧。 在英国,如果一家酒吧营业超过夜晚11点或者场地超过一定的面积就必须配备保镖,这些保镖一般是为了确保进酒吧喝酒的人都已经达到法律规定的合法饮酒年龄,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是将在酒吧里面惹事的客人驱赶出去,基本上就是为了协助酒吧里的工作人员。
当时我看到有两个保镖往楼上厕所的方向走去的时候,我知道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结果是一个男生和两个女生进了女厕为了…一些私人时间(我只能想象这个男生肯定超级有魅力才能说服两个女生一起来和他做这件事)。最后保镖就把他们三个人踢出了酒吧。
你觉得只有西方人才这么狂野吗?
最近就在华侨城创意园也发生了这样一幕,在某家店的门口露天外座的地方,有一对情人,跳了一段小舞,然后靠墙在墙上,最后躺到地上,情到深处做了这件事,可怜这家店的店主是因为早上发现外面的花盆被打碎,找回监控来看才发现原来是这两个人的情不自禁所为。
还有一种是比较不好的狂野,有一次我在工作(在深圳的酒吧),有一些我的朋友坐在吧台,其中一个朋友是一个老外,已婚,并且有一个小孩。有一个男生当晚也一直在酒吧喝了一整晚的酒,不过他只是一直跟他的朋友在一起,没有什么异样,随后有个女生加入了他们,一起喝酒。这个男生明显对这个女生有好感。这个女生随后跑到露台外面抽烟,很巧合地,我那位老外朋友也刚好到外面抽烟,他是一个热情外放的人,喜欢跟不同的人聊天,并且会说中文,所以他就跟往常一样跟这个女生自然而然地聊起天来了,结果他们发现他们都有小孩(不过这个女生已经是单身了),所以他们就开始互相晒娃,并且聊着为人父母这件事。
那位对这个女生有意思的男生看到这一幕,有点跌跌撞撞地走到吧台这边来要了一瓶酒,我猜大概是因为看到这个女生在跟别的男生聊天而感到了威胁,所以想要显摆一下自己的豪气。
这个时候他已经非常醉了,而且说话的时候有点不礼貌,所以我跟他说:“不好意思,不能再卖给你酒了,也许你应该先喝点水。”然后他就发狂了!他不断切换用英语和中文在说话,对我大声地呼叫“Fuck you laowai, go home. This is China and I am Chinese so you do what I say.(草泥马老外,滚蛋吧。这里是中国,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说什么你就得做什么)“ 诸如此类带有种族歧视的话语。我保持冷静,并且继续跟他说我不卖给他这瓶酒,而且他应该离开了。
当他看到我对他的侮辱没什么反应之后,他立马冲到露台外面,直接一个拳头向我朋友打过去,好在我朋友刚好挡住了没被他打到。随后,我朋友进来回到吧台继续喝酒,这个男的并没有善罢甘休,他进来以后,从他的桌上拿了一个杯子,在吧台上打碎了直接往我朋友和我插过来,幸好这时候他的朋友都跑过来把他拉开,在他造成更多破坏之前就把他拖走了。太变态了!这个女生都吓坏了,并且一直不停地给我们道歉。
其中一种我最喜欢的客人是那些出差来到这个城市的人。因为他们经常奔走于不同的城市,所以他一般都喜欢去酒吧社交或者只是放松一下,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没有朋友和家人。这让我觉得这是其中一个酒吧存在的重要意义,因为这些人只是需要一些与人的互动,而且跟工作无关,他们总是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要讲。
能够观察到不同的人和事是在餐饮行业工作的其中一个好处,你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当他们因为酒精的作用而得到放松的时候,放下防备的时候的不同。你可以看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在每一天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戴着一副面具,当你真正开心、放松、微醺的时候,可以将这副面具暂时摘掉。
举个例子,有时候会有个像这样的女生,当她走进酒吧的时候,是严肃高冷的,但是当她放松下来,喝第二杯酒的时候,她会问一些问题,态度会放松一点,表情会没那么严肃。
最后,她会完全放松下来,会跟你或者其他客人有个愉快的交谈,整个人都变成是一个外向的人,下次你再见到她,她就不会再带着那副沉重而严肃的面具了。
“每天都是一个学习的经历”是一个无论在哪里都成立的真理,而在这里,在中国,对于我这个外国人来说更是这样。最后,我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在这里开了一家酒吧。现在的我,每天晚上都通过每位客人,看尽人生百态,我由衷地感到自己的幸运。
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可能中国有时候会让人感到沮丧,但我是真心喜爱这里,真心感恩能够生活在深圳。
很多人告诉我,如果你生活在深圳,不管你来自哪里,你就是深圳人。这个城市的态度很有温度。
一个不远万里
来深圳华侨城开酒吧的英国男孩。
【圳长原创 | 欢迎转发 | 未经许可 | 谢绝转载】
想勾搭宇宙最酷深圳客,请联系圳长
○个人微信:szkzz0755
○ 微博@深圳客Shenzh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