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大”朋友,好“象”有点萌🤗


两年前

“短鼻家族”15头亚洲象

以一场罕见的长途旅行
吸引世界目光


南归之后
“短鼻家族”野象健康状况良好
小象们逐渐变得“幸福肥”

象群也吸收了新成员

……


亚洲象

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地脊椎动物

别看它外表高大威猛

其实在云南生活得美滋滋

私下超


今天(8月12日)

是第12个世界大象日


让我们一起进入

“亚洲象的世界”

感受它们萌萌的一面吧

↓↓↓


温馨提示:

滑动下面图片有惊喜噢

╰(*°▽°*)╯

··

·


一头成年亚洲象一天平均可进食

100公斤干草或300公斤青草

大约够一只山羊吃4个月

一头成年亚洲象的鼻子

能储存8升以上的水

妥妥摘得“大胃王”称号



··


“短鼻家族”北上南归之旅

就是大象的“组团旅行”

大象群体情感丰富

它们相互合作、互相帮助

喜欢时刻与同伴待在一起

步调高度一致



·

·


天然的泥土

是大象保护皮肤的最佳选择

在背上和头上涂满泥土

不仅能有效防晒

还可以降低身体温度

同时又能抵御蚊虫的侵袭



··


大象最大毛发密度是每平方米1500根

而人的头发却可以达到每平方米200万根

当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

这是它“象生”中毛发最旺盛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

它会逐渐变秃

……



··


大象虽然体型庞大

却十分害怕小小的蜜蜂

因为蜜蜂会攻击大象耳朵等薄弱地方

大象在树下休息时

如果发现有蜜蜂

就会马上跑开

这也不怪大象

毕竟谁不害怕被蜜蜂蜇到呢

o(╥﹏╥)o




世界大象日的设立旨在

呼吁人们关注身处困境的

非洲象和亚洲象


但关爱大象

不止这一天


在保护大象的路上

 云南从未止步


亚洲象是云南省的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

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列入“十四五”需要抢救性保护的

48种极度濒危物种

全球现存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

估计在4万~5万头


亚洲象生活区域 资料图


为了保护亚洲象

1958年和1980年

云南省先后建立了

西双版纳和南滚河两个自然保护区

经过30多年的保护

云南亚洲象分布区

从2个州市、3个县市区、14个乡镇

扩展到现在的

3个州市、11个县市区、61个乡镇

国内亚洲象种群数量

也从150头左右增加到300头左右

并呈不断增长态势


这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证明

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持续向好的直接体现


云南正竭尽全力解决人象冲突难题


2022年以来,随着“林长制”的全面推行,云南省全面压实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个州市各级林长主体责任,将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在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亚洲象监测员们日夜“随象而动”(资料图)。
随着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云南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防控一体化体系。在组织实施亚洲象群监测预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聘请专职人员或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组建专业护象队进行跨区联动。人随象走,一群一策,精准管理。目前,已经构建了全国首个集野生动物保护、监测预警为一体的智能化体系,组建了监测预警专业护象队伍,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组织开展亚洲象分布区安全隐患排查,对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亚洲象分布区内有可能危及亚洲象安全的蓄水池、沟渠、高压电线等进行排查清理,及时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地保护人象安全。
“通过加强亚洲象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持续提升栖息地质量,同时强化监测预警、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云南正竭尽全力破解人象冲突难题。”云南省林草局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杨华说。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亚洲象食源基地(资料图)。新华网记者 明德 摄
杨华介绍,云南自2010年探索建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超61757万元,亚洲象造成农作物损失补偿标准明显提高。
在普洱的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当地分时段、分季节种植亚洲象喜食的玉米、芭蕉、红薯等作物,并配套建设野外硝塘,通过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定点投食,探索建立“大象食源地”;在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当地建立起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红外相机、无人机和护象队,实现了监测预警全覆盖。


云南正加速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


为了更好保护亚洲象并促进人象和谐,实现保护与发展共同推进,以亚洲象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亚洲象国家公园也在提速建设。
“科学规划和建设亚洲象栖息地,为亚洲象营造足够面积、高质量的家园,是未来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认为,“创建国家公园是保护亚洲象的一大有力抓手。”
云南省林草局编制印发的《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方案》,确定“保护热带雨林、亚洲象种群及其栖息地、缓解人象冲突矛盾”3个主要目标,明确了编制创建材料、理顺管理体制、处置矛盾冲突、加强保护修复和强化监测监管等重点工作任务。
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牵头,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科学考察调查组对亚洲象国家公园拟设立区域开展系统、全面的科学考察,编制完成了《亚洲象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区涉及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3个州(市)11个县(市、区)。西双版纳分布有野生亚洲象约290头,占云南省亚洲象总数的80%左右。”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权锐昌介绍。
在《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方案》的统领下,云南省林草局组织国家林草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多家技术单位参与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均成立了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全力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目前,在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区域,云南省已建立起11个自然保护地。


几十年来

云南一直在不断探索人象和谐共生路径

建设大象监测预警平台

建立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

建造专属“大象食堂”

补助鼓励农户种植亚洲象喜爱的食物

修复改造亚洲象食源地

……

一系列举措谱写出一篇篇人象和谐的动人故事

展现着云南对亚洲象保护的成果


大象

是蔚蓝星球生物多样性中

不可或缺的一员

它们的大脑神经元数量

达到2000多亿

拥有超群的记忆


所以它们记得

每一份爱

让我们一起保护大象

让爱继续延续下去吧~


      

      由云南省文明办、云南省教育厅、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少工委、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云南网、云南文明网承办的云南省“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追梦人”青少年学生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啦!即日起至2023年9月10日,活动面向全省中、小学在校学生征集作文、绘画、音频等类别作品,作品由学校统一报送,征集结束后主办方将邀请专家、优秀教师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学校投稿作品进行评审,获奖单位和个人将获得由主办单位加盖公章的证书,优秀作品将在云南网、云南文明网进行展播。(详情请戳👇)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青少年发起“抗洪救灾,希望同行——2023云南希望工程救灾特别行动”公益项目,呼吁广大团员青少年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致为受灾青少年奉献一份爱心,帮助受灾害影响的青少年及家庭共克时艰,渡过难关。您的每一份爱心我们都会用于受灾严重的重庆、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及我省有需要的地区,专项用于支持防汛救灾工作。所有的捐赠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详情请戳👇)


微信又改版啦!
现在不星标、不常读的公众号推文封面会变成一张小小的缩略图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动动你的手指给【云南共青团】加个星标吧~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啦~


▼识别图中二维码,云团团微信你值得拥有▼
编  辑丨多   肉校  审丨窜天猴
编  委丨茗来  源丨云南共青团综合整理自云南发布、云南网、普洱发布、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投稿邮箱丨qccynmtzx@163.com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