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笔忘字,说的是你吗?


继“遇到美的事物只会说‘绝了’”后

提笔忘字

成了当下网友的又一痛点


这种情况你遇到过吧?



如果你能准确写出“尴尬”两个字

先别窃喜
再来试试下面这几道填空

⬇⬇⬇



相信大多数人脑海里是能泛起

它们模糊的容颜的……

似曾相识

奈何就是想不起来具体的样子



这种现象

称之为“失写症

越来越多人不自觉地深陷其中

需要引起重视


“失写症”有哪些表现形式?


“不识庐山真面目”


尽管和一些字频频照面,十分熟识,但到了落笔的时候却拿不准了,就像隔着一层纱帐,不能清晰、准确地写下真实的字形。


 “敲字如飞,下笔滞涩”


想到一个字,第一反应是它的拼音,而非笔划。这导致许多人在电脑上可以凭借拼音输入法行文万里,在纸面上却“笔笔心虚,犹豫不定”,半天写不出几行字。


“张冠李戴,错字连篇”


到底是——

“出不意”还是“出不意”?

“迫不待”还是“迫不待”?

号”还是“号”?

“发”还是“发”?

“凑”还是“凑”?


忘字时

不少人索性找个

字形或发音相近的代替

甚至有意写得潦草蒙混过关

时间久了

不会写的依旧不会

会写的经扰乱后也拿不准了


“失写症”是怎么造成的?


 “能语音就不打字,能打字就不写字。”


网络时代,在高效快捷的输入模式下,键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笔”。通过智能提示和大致印象,就能“流畅无碍地打字”,而无暇也无需掌握汉字的准确结构。
书写的时间和机会被严重压缩,而作为一种象形表意文字,汉字是需要通过不断复写才能加深印象的。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许多汉字,人们是靠机械地“死背硬记”,而未探索一撇一捺背后的文化趣味。要知道,汉字是一套充满魅力的符号系统,字形和字音、字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加牢固地掌握它的结构特征,不至于轻易忘记。


怎样才算认识了一个“字”,流沙河先生写道:“看见一个字,能够写出字形,读出字音,解释字义,还得要知道这个字在古代是怎么样写、古音是怎样的、后来怎样变化的、本意是什么,这样才算真正认识了一个字。”


“网络梗”对文字规范的侵入


网络语言表达过于追求“网感”,故意使用错别字,乱改成语、用字母代替汉字等,如:“blx”是玻璃心的缩写,“夺笋”代替“多损”等,难免会干扰人们对汉字的正确认识。同时,当人们越发依赖搞笑轻便的网络用词时,对汉字本身的敬畏也会随之丢失了耐心。



面对“失写症”,能做些什么?


有人会说在讲究效率和速度的时代手写文字低效且耗费心力不会写也不产生什么严重影响但是,提笔写字真的不重要了吗?


汉字书法,是中国人创造的抽象艺术,也是人类最富想象力的艺术门类之一。任由“失写症”蔓延,无疑会带来“人们对汉字的疏离、对母语的淡漠、对汉字文化的失忆,从而导致汉字的文化功能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



面对“失写症”我们可以“对症下药”

↓↓↓

不能“握着鼠标”而忘了“拿起笔杆”


多给自己用笔的时间,写一封信、题几句诗、记一些琐碎的感悟,在一笔一画中,体悟藏在文字里的情感和用意,这是任何快捷的输入法不可比拟的。


网友@棠颜的书斋杂事手写的情书

不妨多看汉字文化类宝藏节目


如评分很高、被网友不断催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字”从遇见你》等,你会惊叹,汉字原来这么有趣!当千年前的甲骨文、金文文字化身为一个个手舞足蹈、憨态可掬的小人儿向你跑来,你能忍住不靠近它吗?



多创新汉字的展示渠道,鼓励更多的人关注汉字的文化价值


如陕西师范大学17年来坚持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带有温度的手写体配上汉泥封印,尽显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风骨,可谓“上新”更“走心”。



永葆对汉字的敬畏之心


汉字是我们的根之所系,余光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要守住汉字,守住这片土,不让祖传之宝消逝,也要拓出新天地,让汉字走向未来,永世流传。


#今日话题#
你有“提笔忘字”的经历吗欢迎在留言区评论分享~

      

清风起,吹拂悠悠白云;秋雨落,带来凉爽的晚风。在第八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云岭青春扬帆基金”启动仪式暨云南共青团志愿者公益徒步活动将于9月2日在融创文旅城积善广场举行。用脚步丈量美丽春城,用热爱传递公益精神,携手同行, 我们用走过的每一步共同助力公益梦想!云团团等你同行哦~活动需报名参与,详情请戳👇)


由云南省文明办、云南省教育厅、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少工委、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云南网、云南文明网承办的云南省“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追梦人”青少年学生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啦!即日起至2023年9月10日,活动面向全省中、小学在校学生征集作文、绘画、音频等类别作品,作品由学校统一报送,征集结束后主办方将邀请专家、优秀教师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学校投稿作品进行评审,获奖单位和个人将获得由主办单位加盖公章的证书,优秀作品将在云南网、云南文明网进行展播。(详情请戳👇)


微信又改版啦!
现在不星标、不常读的公众号推文封面会变成一张小小的缩略图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动动你的手指给【云南共青团】加个星标吧~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啦~


▼识别图中二维码,云团团微信你值得拥有▼
编  辑丨多   肉 校  审丨窜天猴
编  委丨茗

来  源丨云南共青团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

投稿邮箱丨qccynmtzx@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