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不用药会怎样?
秋冬季节感冒多发,尤其是儿童。感冒要吃感冒药,这是很多大人一辈子积累的体会,也是很多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所以孩子一感冒,也会想着给他们吃药。
近些年经过反复的科普,一些家长知道了感冒药对孩子并没有作用,反而可能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所以对儿童感冒药越来越慎重了。
但临到孩子真感冒了,看到孩子流鼻涕、咳嗽又会担心:不吃药孩子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会不会让感冒更难好,会不会出现什么并发症?这些问题还是让很多家长焦虑,所以今天就说说孩子感冒不吃药会怎样。
感冒的用药有很多种,我们按种类来分析一下。
抗病毒药物
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能引起的感冒的病毒有两百多种,因为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种,而且目前对这些病毒大都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所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感冒都不需要用抗病毒药。使用利巴韦林、金刚烷胺之类的抗病毒药并不能让孩子感冒好得更快,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回复“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可详细了解)
抗生素
同样是因为感冒是病毒引起的,针对细菌的抗生素,比如头孢、青霉素之类,用了同样不能让感冒好得更快,也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反而可能导致腹泻、过敏、皮疹、耐药等风险。
抗组胺、缩血管药
缩血管、抗组胺药是感冒药里的一大类,比如伪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扑尔敏之类,这些药物在成人上可以减轻鼻塞、流鼻涕这些症状,但这些效果在幼儿身上并没有得到证实,相反,使用这些药物孩子有出现抽搐、心率快、嗜睡、呼吸抑制等风险。没效还可能增加风险,所以不建议以治感冒为目的给6岁以下孩子使用抗组胺、缩血管药。
止咳药
感冒一个常见症状是咳嗽,所以止咳药也是感冒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包括右美沙芬、福尔可定、可待因中枢止咳药。和缩血管抗组胺那些感冒药一样,止咳药在幼儿身上的效果也没有得到证实,用了并不能让孩子咳嗽减轻,反而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等风险,6岁以下不建议使用,可待因更是18岁以下也不建议用。(详见:这一大类止咳药都不建议给孩子用了)
中成药
用于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名目繁多,比如板蓝根、银翘片、桑菊感冒片、双黄连等。虽然使用广泛,但没有一种中药中成药被证实对感冒有作用,而且很多感冒中成药里添加了其它感冒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其它感冒药同时服用,容易导致药物过量。
解热镇痛药
感冒可以引起发烧、头痛等症状,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9度,或者孩子明显的不舒服,解热镇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可以使用的,很多感冒药里都含有这些成分,如果吃了感冒药,又同时吃这些解热镇痛药,就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市面上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的是其中的一种:比如泰诺林、美林、扑尔敏等,有的是其中的好几种,比如艾畅、惠菲宁、泰诺、氨麻美敏、快克等。这些药都是针对感冒症状的药物,用药的目的是让感冒的过程不那么难受,并不能缩短感冒的时间。除了解热镇痛药物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外,其他药物的效果在儿童身上都未证实,所以不建议6岁以下孩子使用。
用感冒药不能缩短感冒的持续时间,那不用药会不会增加并发症呢?
对普通感冒而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耳炎。据报道,5-30%感冒的孩子会发生中耳炎,托儿所里的幼儿发生的机率会更高,但感冒是否发生中耳炎,主要和孩子的年龄、性别、喂养方式、甚至和种族有关,用不用药并不会影响中耳炎是否会发生。
感冒第二常见的并发症是鼻窦炎。感冒本身可以引起鼻窦内发生炎性改变,比如水肿、分泌物增多,所以鼻窦的炎性改变本来是普通感冒病理改变的一部分,这种炎性改变大多会随感冒痊愈而消失。但儿童感冒有5-13%会发生细菌性鼻窦炎。感冒是否发生细菌性鼻窦炎,和孩子的年龄,是否暴露于吸烟的环境,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是否存在胃食管返流、鼻腔异物等因素有关,而和是否使用药物无关。
感冒还可以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等问题。支气管炎和感冒其实可以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的,比如同样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人表现为感冒,有人表现为支气管炎,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感染同一个病毒,得的病也可能不一样,这种差异是由人体身体条件造成的。比如早产、一岁以内的孩子、存在气道畸形、有免疫缺陷、有心肺功能不全的孩子,感冒时就更容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之类的问题,而和是否使用了感冒药无关。
实际上感冒并发细菌性肺炎非常少,但因为肺炎早期,尤其是病毒性肺炎也会出现鼻炎、咳嗽这些症状,所以就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拖成了肺炎。
综上所述,我们要知道:感冒用药只能缓解感冒症状而治愈不了感冒,用感冒药缩短不了感冒时间,也减少不了并发症的发生。对大人来说不用药就是感冒过程中难受一点,对幼儿来说用不用都一样,6岁内孩子感冒除了可以用解热镇痛药,通常不需要用其它药。(具体如何应对回复“感冒”可查看)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感冒仅指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症状很像,但是另外一种疾病,流感早期用抗病毒药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感冒如果同时出现了鼻窦炎、中耳炎、肺炎之类的问题,该用药还是要用,但需要医生来判断。(本文首发于2016年,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