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妈妈群里看到那些不靠谱的分享时,你是怎么做的?

裴洪岗 drpei 2022-12-12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条内容。


我能理解这位读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群里讨论到的,大部分我都写过的。

比如第一张,里面涉及的“药浴”、“藿香正气液”,之前都专门写过文章:

婴儿药浴能不能治病?
夏天到了,可以给孩子喝藿香正气水吗?


比如第二张的“蓝芩口服液”和“豉翘颗粒”颗粒,在这篇文章里也能找到对应的分类:没用还可能有害的儿科用药


第三张里的“抗病毒口服液”和“小儿氨酚黄那敏”,在下面这两篇文章里也写到过。
没用还可能有害的儿科用药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孩子多大可以吃?


第4张里的咽扁颗粒、开喉剑,同样可以在这篇:没用还可能有害的儿科用药 找到相应分类。


第5张里的物理降温也是很多年前就解释过。

孩子发烧首选物理降温?
退烧为什么不要温水擦澡?

读到过这些文章,也理解了里面的事实和逻辑,再看到别人在给自己孩子用这些药物和治疗时,有时候就会忍不住想说,但纠正别人的做法,也是在颠覆别人的认知,这是比较伤别人自尊的,所以很容易被别人质疑你的动机,甚至遭到反击。

而且,在整个社会里,了解这些事实和逻辑的人肯定还是少数,所以才会有像我前几天写的这篇《看到幼儿园孩子们带的这些药,我还是有点惊呆》所看到的情况,一个多月里,一整个幼儿园,十几次的带药记录都是不合理用药。

作为人群中的少数,你在群里纠正大家都认可的做法,颠覆的是一群人的认知,伤害的是一群人的自尊,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你好心劝别人,最后被群里的人集体嘲讽、攻击,然后被人说“偏激”、“被洗脑”。

人的观念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长期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要改变固有的观念,很难靠一次劝阻或一次争论改变的。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我们大部分也是在自己成了别人的父母,才开始特别关注医疗健康问题,才开始去学习和思考,也是在一次次读这些遵循循证医学理念的文章,了解了更多的事实和逻辑,才慢慢改变,直到自己建立了循证意识,才不再犹豫。

但对我们个人而言,即便我们建立了正确的观念,却未必能在一个群里和别人争出什么胜负,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遭遇嘲笑攻击多了,然后你也开始慢慢不说了。

就我自己而言,虽然写过非常多的科普,但在生活里,如果别人主动来咨询我,我会讲我的看法,但我不会主动去群里给别人做科普,除非是工作需要,也不会和不熟的人争论医药问题。

如果在群里看到别人想吃那些不对的药,我顶多是把我写过的相关文章转给他看看,如果他不愿看,或者看了也不信,我是不会去劝阻的,除非是我的亲人或特别好的朋友。

之所以不愿意在私下里和不熟的人讨论或争论这些问题,是因为这样做太消耗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得罪人,与其私下跟人争,还不如写篇文章把自己的理解表达清楚,一次有几万人看到,哪怕其中有1/100的人因为这篇文章而获得正确认知,那也比我跟一个人争论的效率高太多,而且这些文章写好之后,还可以陆续传播,后续再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还可以再转出来。

我是比较有毅力的人,所以能把写科普这件事坚持7年多,把这些常见问题这样掰开了揉碎了长年累月地写,我也相信,这里的很多读者也因为我写过的那些文章改变过,之前还看到过这样的一条留言。


2019年4月23日,也就是2年前的今天,我还发起了这个小小的试验,让大家把这个账号推荐给5位最重要的朋友,然后看反馈朋友们的变化。当时就看到了非常非常多的留言,说这个公众号对自己的的影响,比如下面这些。


2年后的今天,如果你当时参加了这个小试验,你可以验证一下这个试验的结果,看看现在有多少个朋友在关注这个账号了,他们是不是也有开始分享这个账号的文章了,他们在健康、育儿问题上的做法,是不是也有受这个账号的影响了?

如果你之前没有参加过这个试验,或者是这2年的新读者,如果你也认同这个账号一直在传递的循证医学理念,你也可以在今天再开始这个试验,把这个账号的文章合集分享给5个最重要的朋友,一年后的今天,大家也可以再来留言告诉他们的反馈。(文章合集:如果你是父母,这是一本肯定用得上的「育儿宝典」

或许我一个人不够有说服力,你还可以让他们去 上看国内外知名医院的医生写的科普,让他们有健康问题去上面搜一搜,看看这些医生是怎么说的。


如果查到的答案还不够有说服力,还可以让他们在怡禾上向这些直接医生咨询,看看这些医生说的是不是和你所纠正他们时说的那样。


当你最重要的朋友们也都开始认同循证医学理念了,受益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孩子,他们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可能因你而不同了,你在你的生活圈里,就不再是少数派了,你可能也不会那么孤单了。



这个人三观很正,潜台词是:这个人的三观跟我一样。

这个人很偏激,潜台词是:这个人说的跟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还不听劝。


科学是更理性的,理性是更费脑子的,在人群里也是相对稀缺的。但人类的进步,一直是少部分人率先探索、坚持然后推动的。在新的认知被大多数人接受之前,“少部分”的那批人是危险就像鲁诺一样


相关阅读:
医生说法不一样,该听谁的?
循证医学就是不打针不吃药等自愈吗?
新年荐书|让新年有新的开始,这本书或许可以做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