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给孩子涂氟,为什么很难找到医生?

裴洪岗 drpei 2022-12-12
昨天的推送有人留言问怡禾门诊为什么要开设口腔和医美这些专科,这个问题我觉得在以前的文章里解答过了,可以一起再看看。



看过科普之后,很多家长知道口腔预防保健很重要,涂氟是儿童龋齿预防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带孩子去涂氟经常被拒绝,要么说孩子小不用做,要么说孩子会哭,不配合,等大了再做。





背后的原因,当然不除外部分医生确实知识和观念没更新,真认为没必要做,但更多的原因可能是:相比于治疗性操作,涂氟和窝沟封闭这些预防措施对口腔医生来说性价比太低,尤其对非专职的儿童口腔医生。

涂氟或窝沟封闭,一方面收费比补牙、种植之类治疗低很多,另一方面做这些预防措施的大部分是低龄儿童,很难配合,医生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做行为引导,回报和付出的时间精力不成正比,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医生自然不愿意做,机构也不愿意开展。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那为什么收费却比治疗更低呢?这其实还是要回到服务的“获得感”上去。

相比于治疗,预防给个体的即时“获得感”很低,甚至没有。没有蛀牙时,没有明确的痛点,做了预防,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没有出现蛀牙,做了和没做感觉不到区别,这样的措施就不会是刚性需求,付费意愿自然更低。

看了科普,有部分人能意识到预防比治疗更划算,如果家长自己也被牙疾困扰过,更能感知其中的痛点,才会愿意为孩子的口腔预防做投入,但看科普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等孩子真烂了,才更愿意掏钱。

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只会根据当下自己能感知的“获得感”去做选择,超越个体,超越当下,能着眼未来去权衡利弊的人,是少数人,尤其是在专业门槛相对高的领域里。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儿童口腔服务里,在整个医疗行业里都存在,并影响着整个行业生态。

比如儿科医生,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儿科医生收入都相对更低,比如2019年美国各专科医生的平均年薪,儿科医生也是位列倒数第二,仅高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在国内,哪怕从公立医院跳到私立机构,儿科医生收入通常也要比其它专科医生要少。

        Medscape公布的2019年美国各专科医生的平均年薪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儿科感染性占很大比重,其中又有很多都是自限性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儿科医生的工作,很多是帮家长识别出那些需要相对严重的情况做干预,余下的更多是在病程中缓解家长的焦虑。如果是规范地诊疗,儿科需要用药和做治疗的很少,家长不容易有获得感,付费意愿自然更低。

相比之下,肿瘤、外科、口腔(治疗)、整形、医美治疗费动辄几千上万,但因为这些专科的痛点更强,很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而且会用到很多器械、设备、药品和治疗,患者的获得感很强,付费意愿也就更强。

患者付费意愿低的专科,结果就是营收很少,然后导致儿科在公立医院里不受重视,私立医疗机构单靠儿科也很难经营,也导致很多儿科医生乱开药、乱做检查和治疗,这样做一方面能增加自己和机构的营收,另一方面也能给家长带来“获得感”。

医疗是救死扶伤的事,怎么也要考虑营收?是的,不考虑营收的机构,是请不到医生护士和运营管理人员的,不考虑营收的机构迟早也会消失。消费就是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对纯粹的儿科服务付费意愿低,供给自然也就少了。

怡禾诊所不可能会为了营收而去给病人开药多做检查,但如果只开儿科、儿保、儿童口腔保健这些对儿童健康很有意义但营收少的科室,怡禾诊所也很难持续经营下去,更别说开到更多城市去了。

也正是为了考虑营收和持续发展,才开设了口腔和皮肤&医学美容科,未来也可能尝试更多专科。

怡禾做这个专科,一方面通过靠谱的医生、正规的设备、有用的项目、规范的诊疗,让大家在这里更安心地满足“变好看”这个需求,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增加一些诊所的营收,以支撑儿科、儿保、儿童口腔保健这些服务的运营。

有营收的支持,我们才可能把诊所持续经营下去,将来开到更多城市去。



相关阅读:
手术刀、疫苗和避孕套
关于涂氟,你需要了解这些
孩子涂氟要涂到几岁?

这个月是怡禾诊所运营3周年,目前有优惠力度很大的店庆月活动。

包括儿童口腔涂氟、儿童保健、口腔种植及正畸、医美的光子嫩肤、热玛吉、果酸、点阵激光、肉毒毒素注射等项目均有优惠套餐,通过下面图片中二维码可详细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