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谈 | 北京城为什么“东富西贵”?原因竟是隋炀帝……

正阳书局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4

点击上方“正阳书局砖读空间”可以订阅


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儿,叫“东富西贵”,说的是北京城不同方位的特征,同时也反映出老北京内外城的商业经济、政治文化分布的基本势态。


咱们较个真儿,这个“东富西贵”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就是东边叫富,西边叫贵呢?


清朝人:没觉得东富西贵……


“东富西贵”一说所指区域和内涵历来说法不一。


一个说法比较接近今天的东西城。从目前已知的文献资料看,最早记载和解释“东富西贵”的是清末满族学者震钧,他在其所著《天咫偶闻》卷十记曰:“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又云:‘东风西雨’,盖逢东庙市日多风,逢西庙市日多雨。而今则皆不尽然,盖富贵人多喜居东城,而风雨亦不复应期矣。”


清末蒙古族官吏崇彝也有类似的记述,他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曰:“世言京城‘东富西贵’,由来久矣。不过谓东城大宅多,西城府第多,其实不然。东城王公府第亦不少,西城当日街道荒凉而已。”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详细帝京舆图


这二位都特别提到了一句“今则不然”,说明这句谚语虽然流传很广,却肯定不是清末诞生的。如果北京曾经“东富西贵”过,那一定要比这个时间点早很多。


第二种说法,是说这句话西指老宣武区,东指老崇文区,理由是因清制汉官非功不得居内城,故汉吏多住崇文,他们与商人暗中勾结,多成富人,而汉官多住宣武,清室为汉功臣赐第也多在此。


这个说法主要见于民国时期。


罗惇曧的《宾退随笔》载:“都中有‘东富西贵’之谚,盖吏多居正阳门东与崇文门外,恒多华宅;京曹则多居宣武门外也。”


夏仁虎的《旧京琐记》卷八载:“旧日,汉官非大臣有赐第或值枢廷者皆居外城,多在宣武门外,土著富室则多在崇文门外,故有‘东富西贵’之说。士流题咏率署‘宣南’,以此也。”


徐珂的《清稗类钞·胥役类》载:“司官欲检一案,每以属书吏,必援例,必检例案。而例案之堆积,高与屋齐,非熟手,末从得一纸。书吏皆世业,窟穴其中,牢不可拔,辄执例以制司官,司官末如之何,乃遂藉以售其奸,而皆得致富。都中有‘东富西贵’之谚,盖若辈多居正阳门东与崇文门外,恒多华宅,司官则居宣武门外者为多也。”


1921年北北地图


这两种说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清朝人说的是内城东西,民国人说的是外城东西。


崇文宣武的说法明显是基于清朝北京旗人在内城、民人在外城的格局来解释的,也就是说这个观点只在清朝成立


可按理说,应该是更早提出解释的清朝人的说法更可信一些——也就是“东富西贵”指的是内城东西。


但是我们前面也说了,在清末时“东富西贵”就已经“不然”了,那它“然”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需要再继续往前倒带了。


明朝官员:我们坚决住西城!


在熊梦祥的《析津志辑佚》中有记载,元代北京只有南城、北城之称,没有东城、西城的书面概念。


但相关资料上也有“城东”、“城西”这样的说法,这说明元代以大都城的中轴线为界,自然地分为东、西两部分,这应该就是东城、西城之称的雏形。


1562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北京已经明确出现“五城”的概念,所谓“五城”是指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其中“东城”、“西城”的范围,按照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记载,分别是:“东城在崇文门里,街东往北,至城墙并东关外;西城在宣武门里,街西往北,至城墙并西关外。”即明代的东城、西城是指北京内城的东、西部及关厢地区。


这也就是说,最早的“东城”“西城”,是起于明代的。实际上,明朝时候的北京城西城,还真是“贵”得很。


明代不少王公大臣都居住在皇城以西,因此至今西城的许多地名都与此有关。举个例子,正阳书局在西四,往北是西四北头条到北八条,一共八条胡同,明代时属于鸣玉坊,清代时属于正红旗,里面大多保留了很多完整的四合院结构。如果您去转一转,看看每个胡同口的介绍,就会发现这一片儿住过不少贵族。


比如西四北二条原称帅府胡同,明宪宗时为广平侯袁瑄宅第,正德年间永寿伯朱德私第在此。西四北七条,原称太安侯胡同,在明代,泰宁侯陈珪的宅第在此胡同内,故名“泰宁侯胡同”;西四北八条,明代称武安侯胡同,因武安侯郑亨的府第在此而得名。


从明代鸣玉坊一带的胡同名

能看出以前住的都是达官贵人


明代王公大臣喜欢把宅第选在西城,除了这里有四季皆景的什刹海等宜居之地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明朝的皇帝平时喜欢在“西城”活动。


王世贞《皇明异典述》卷六“赐禁苑直舍”载:“上在西城,因赐诸入直大臣庐于无逸殿之左右厢。”


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十载:“嘉靖中,上在西城,召太医令徐伟入诊龙脉。”


《明史》卷一百十四《张居正传》载:“帝尝在西城曲宴被酒,令内侍歌新声,辞不能,取剑击之。”(这里的“西城”就是指“西苑”,王公大臣住在西城进出皇城更加方便。)


西四北头条-北八条,如果您想胡同四合院一日游,我们强烈推荐这一片儿


因为明代贵戚多住西城,很多官吏为了结交官场贵族,自然也要扎堆往西城跑。明朝人杨士聪在其所著《玉堂荟记》卷上就记载有:“……余语以宜过西城寓,选有地方,便于缙绅接见,任竟因循不果。”可见当时明代官僚群体中已经形成一种“宜过西城寓”的风气。

  

反之再看万历年间袁宏道给人写的信件中,却说是“宏僻处东城,交游绝迹”,“宏株守青毡,又东城去人远,得一意读书,差易度日。”看他这郁闷劲儿,就知道万历时期在北京东城居住的官吏士绅并不多。


由此可见,北京城的“西贵”,实际上是从明朝开始形成的。


隋炀帝:居然还有我的事儿?


再说“东富”,这个“富”嘛,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有钱的商人多。既然“东富”,自然说明曾经北京的城东有什么便于商业发展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打春秋时期就开始凿,到了隋炀帝的时候,又开凿了永济渠,一路通到了北京东部的通州区。


通往北京的永济渠


元朝时期,郭守敬又修了通惠河,从现在的颐和园经西直门连到积水潭,再一直连接到通县的大运河终点。


而位于大内以北的钟楼、鼓楼区域由于紧邻海子码头,自然成为了大都城里最重要的商业区。


《析津志辑佚·古迹》中记载:“齐化门(今天的朝阳门)外盖江南直沽海道,来自通州者,多于城外居止,趋之者如归。又漕运岁储,多所交易,居民殷实”。


清末的朝阳门


而这应该就是”东富“的雏形了,估计隋炀帝当年下令修运河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间接推动了北京一条谚语的诞生吧。


明代时,”东富“的情况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交易中心仍在东城及城厢地区。明朝人姚福《青溪暇笔》甚至记载了一件僧侣在齐化门附近劫杀富商的案件,可见明朝时候北京东城已经富到流油,招来犯罪了


与时俱进的”东富西贵“


随着朝代更替,北京城的格局特征发生了变化,所以”东富西贵“的意义也逐渐发生了演变。


比如说,明朝大规模恢复了科举制度,来参加科举的考生大多集中在宣南地区,此外清朝修《四库全书》时调集的大批读书人也住在宣南,于是宣南会馆云集,从位置上说,宣南是外城城西,读书人多,金榜题名后就在宣南定了居的也多,自然要比商人集中的崇文来得”高贵“些,谁让中国自古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呢。



再比如,嘉靖年间,明朝政府疏通了通惠河,漕船可以自通州经运河直抵北京城东南隅的大通桥下卸粮,然后用车分别运到各个京仓贮藏。这样一来,临近运河码头的崇文门、正阳门内外地区也就逐渐发展成了繁华的商业区,对应宣南,成了新的“东富”之地。


清末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到北京,而他们到达北京的路线,大多都是海路到达天津,从天津向西,经通县到达北京。也就是说,外国人到达北京是从东边儿来的,这也是北京城东部形成使馆区的原因。在过去的北京人眼里,洋人就是有钱人,洋人住在东边,自然东边更富。反过来,再怎么说,带着侵略性质跑来的洋人,也不能被叫做“贵人”。



当然,到了今天,“东富西贵”的说法基本上就只是口头流传了,现在很难直观的看出到底谁贵一点,谁又富一点。一定要说的话,西城区的好学校更多些,而东城区的建筑更现代化一些,这或许是还残留着几百年前北京城的影子吧。


说起来,老崇文和老宣武的孩子,小时候倒是不流行说“东富西贵”,我们一向都是自嘲“穷宣武、破崇文”的……



参考资料

《北京的东富西贵》

《北京”东富西贵”的来龙去脉》

《隋代永济渠寻踪》



更多精彩文章(可点击查看):

扫描二维码关注正阳书局

正陽書局北號地址:

西四南大街43號,

萬松老人塔院内

電 話:

010-66116311


正陽書局南號地址:

前門外廊房二條76號

(南號暫停營業)

订阅号

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到微店随便逛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