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卓:开创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中国气派
开创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中国气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科学文化作为人类科技实践的精神化结晶,贯通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思想源泉,连接不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探讨科学文化在当今世界大势、人类文明大局和中西文化交流格局中的位置,探求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世界的普遍意义,开展面向世界的文化对话,真正做到坚定文化自信,有力激发支撑民族复兴大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意义重大。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科学文化创新发展
西方文明对于现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有着深刻意义,其“普遍性”背后也隐含了“西方中心”的叙事逻辑,使得研究者们常常采用线性、单向度的理解模式开展科学文化研究,缺乏对文化自身整体性和复杂度的理解。形成对科学文化的整体观照,其理论框架必须更多地涵盖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更多体现的是“中华”作为一种文明体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中华文化倡导“同天下之利”,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与和而不同,注重“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整体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以其探索天地之间奥秘更为深刻的哲学思辨和生命感悟,形成对科学文化的整体观照,为科技文明发展提供丰厚的滋养。
与此同时,当代科学文化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趋势,正在叩击“割裂还是融合”的“时代之问”。万物互联极大地推动学科、区域、国家的界面重塑,更为各种文化的连接提供桥梁。以一种时代的、世界的眼光审视社会系统连接、整合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就会注意到科学文化也将随之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机械式、还原式的认识论已经不能够“包打天下”,需要以系统观、整体论的方法,全面认识科学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向。科学的联系是文化在动荡中建构的重要纽带。割裂还是融合?对世界至关重要,对中国尤其重要。
从千年时空看,人类社会以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解放构筑前行方向,科技对社会的改造和文明的塑造能力不断加强,并在以更快的加速度实现这种塑造。一旦科技的基础、引领性地位得以确立,科学文化的发展必然迎来新一轮的版本升级。依稀可见,当代科学文化的大潮,正一往无前地朝着向善、求真、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每一位参与其中的科技工作者,都历史性地成为科学文化的创造者、力行者,以更加繁荣的文化创造,推动科技进步和科学文化向行业、部门、产业前所未有地融合,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百年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壮阔实践中汲取创新自信
当好新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旗手和使者
推荐阅读
近期视频
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河南科协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