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老税官”唐洪祥:回想“收税”那些年
唐洪祥,1964年生,国家税务总局中新天津生态城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全国税务系统100名优秀县税务局长,2018年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他作为基层税务部门的带头人,三十多年如一日探索实践、勇于创新,让纳税人频频点赞。
“中国税务意气风发,为了祖国富强贡献力量;中国税务奋进昂扬,为了民族复兴共筑梦想……”这些天,我们单位正在组织《中国税务之歌》合唱排练。当这首歌在我耳畔响起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从业之初的那段日子,回想起那些难忘的改革往事。
1985年我从部队复员,成为一名基层税务干部。那时,税务机关的征缴方式是“上门收税”,通俗点来讲就是“收税靠腿,宣传靠嘴”。一辆自行车、一支笔、一本税票、一把算盘就是税管员的全部家当。改革开放之初,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和税务人的服务理念都处在“懵懂”阶段,“上门收税”就是当时最好的纳税服务。遇到新开业的纳税人,我就会悉心讲解税收政策,争取得到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那时税户比较分散,征收难度较大。一到征期,我和我的税管员同事们便提着书包,骑辆自行车,进乡村下企业,走街串巷去收税,这也成为当时街上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唐洪祥(中)走街串巷收税,面对面为纳税人讲解税收政策(照片翻拍)。图片由天津文明网提供
1994年,税收征管体制进一步深化,国家实施“分税制”,我也被分配到国税部门工作。这一年,我们局建立了办税服务厅,从此“上门收税”逐渐被“上门纳税”所取代。建立之初的“服务厅”由一个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负责办理一类业务,这就是最初的办税“窗口”。分类窗口的设置有效弥补了“上门收税”无法全面解决纳税人涉税需求的短板,也提高了我们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计算机开始普及。我们局也培养了第一批计算机操作人员,我和不少同事也是从那时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同时,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部署的防伪税控系统建设也紧锣密鼓地展开。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运用,让税收征管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2年1月,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在部分省市成功上线并运行,它的上线,标志着在税收征管领域,信息化逐步替代了传统手工模式。
唐洪祥(中)多年来坚持深入一线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税源情况。图片由天津文明网提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纳税人选择网络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管理,我们税务部门也顺应新形势,逐步推出了网上申报和电子缴税。我至今仍记得网上申报软件刚刚推出的时候,大家欣喜的样子。尽管细节方面不尽完善,但纳税人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即可完成申报缴税,“上门纳税”开始向“网上办税”转变。
技术上的变革极大地便利了纳税人,也大大缓解了我们办税服务厅的压力。记得2015年秋天,我们的新办税服务厅刚刚启用,我心里总是忐忑不安,生怕因为窗口设置不合理而影响纳税人办税。刚开始,因为生态城企业多,大家办税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上午十点左右,排队现象很严重。后来,我们大力推行网上办税、预约办税、自助办税等多种方式,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2016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国地税合作规范,要求国地税积极探索建立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2017年9月,我们的生态城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正式揭牌,成为全市首家区级联合办税服务厅,实现了让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也是这一年,我们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7年9月19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揭牌。图片由天津文明网提供
唐洪祥(左)在新机构挂牌后第一时间到办税服务厅督导工作。图片由天津文明网提供
2018年3月中旬,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将作为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启动。7月5日,全国500多个地市级新税务部门正式挂牌并对外开展工作,我们生态城税收事业也在这天翻开了崭新一页。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一场场紧迫而无声的战役中,我看到认识三十几年的老税务干部始终站在第一线,当好表率;我看到青年骨干们加班加点学业务、强技能,日夜兼程却甘之如饴;我看到天津市第一家24小时办税服务厅从无到有;我看到“一窗一人一机一系统”运行顺畅效率提升……而最让人欣慰的是,我看到了纳税人满意的笑容,这是改革的初衷。
如今,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税务部门也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引入各项工作,相继推出了电子档案、电子税务局、税收大数据平台等应用系统,办税服务也进入了“互联网+税务”的全新时期。作为一名老税务人,我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见证了中国税收的巨变,也见证了几代税务人在平凡“税”月中“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忠诚坚守。我为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一名“税官”而自豪!
查看更多 心声 文章 请点击 阅读原文
审核:姚杰 王晓宁
责编:张青玲 王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