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流||法国最美、最飚的女神原来是她……

安静的李大锤 蓝小姐和黄小姐 2020-09-06


获得过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真相》终于出街了,作为是枝裕和首次走出日本执导的影片,又有凯瑟琳德纳芙加朱丽叶比诺什两大影后加持,光是阵容就足够让人眩晕了,管它故事讲的怎样,先看就完事了。


看完电影之后发现凯瑟琳德纳芙是电影中绝对的灵魂人物,伊桑霍克几乎沦为大配角,朱丽叶·比诺什也只是在和德纳芙的几场对手戏里比较精彩,其他时候几乎被德纳芙掩盖了全部的光芒。


导演在电影中不厌其烦把特写镜头对准德纳芙,所有的冲突都是围绕德纳芙的角色构建,不仅如此还安排了戏中戏来帮助德纳芙塑造人物。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德纳芙究竟是何人,能让国际著名的导演通过镜头频频表白,让好莱坞两大实力演员沦为陪衬,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凯瑟琳德纳芙:任是无情也动人



几乎近代欧洲所有的著名导演都跟凯瑟琳有过合作,凯瑟琳的姐姐不仅是一名演员,也是导演特吕弗的爱侣。

▲特吕弗和弗朗索瓦朵列

而特吕佛拍出让他声名大噪的《日以作夜》时是枝裕和才7岁,要再过十几年他才会在大学宿舍里看到特吕弗、费里尼的电影。

而德纳芙作为特吕弗的缪斯之一,曾被特吕弗量身身定做过一部电影《最后一班地铁》并把她送上凯撒奖的宝座。四舍五入的话,是枝裕和请到德纳芙拍片也算是追星成功了。

所以先了解德纳芙是何许神仙人物,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真相》这部电影。

德纳芙出生在演艺世家,这一家基因很好。

▲爸爸和两姐妹

凯瑟琳德纳芙在香港宣传电影时接受采访,问她保养的秘诀是什么,她回答没有秘诀就是基因好。
看到这张照片之后我是相信的。


德纳芙小时候对演戏并没有热情,真正让她走上演绎之路的是导演雅克·德米,法国电影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的丈夫。

他想在新片中尝试一种非常大胆的方式:将念白全用音符唱出来,这个想法让德纳芙大感兴趣,于是决定接受邀请,那一年她20岁。

▲20岁的德纳芙

题外话,王家卫拍的花样年华时就曾坦言借鉴与致敬此片的布景。

▲布景的确能在《花样年华》里找到共鸣,致敬和抄袭不一样,请注意。

德纳芙17岁时就有了恋人,比她大16岁的导演罗杰·瓦蒂姆,听名字也许不知道是谁,但要说他和巩俐现任老公一样都是个女神收割机,大家也许就理解了。

▲顺便说一句凯瑟琳德纳芙抽烟可太美了

凯瑟琳德纳芙、碧姬芭铎、简方达……这些大美人都曾是罗杰·瓦蒂姆的囊中之物。

他不仅喜欢收藏美女,而且生性风流,在和简方达结婚的数年间还和其他多名女子有染,在被发现劈腿时他的辩解是:“妒忌是没有教养的行为。”并对她洗脑说“如果我和别人在一起,这并不能称为背叛,因为我爱你。”

▲罗杰·瓦蒂姆和简方达

听起来是比“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要高级一点,但是丝毫掩盖不了渣男的本性。

凯瑟琳德纳芙在拍摄《瑟堡的雨伞》期间怀了孕,导演不得不停工几个月等她生产。《瑟堡的雨伞》最后拿下了金棕榈,德纳芙因此跻身准一线,当然,也成了单亲妈妈。

情场失意事业得意真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凯瑟琳德纳芙随后接演的《白日美人》不仅让她收获了更大的声誉,也收获了圣罗兰终生的友谊。

《真相》里法比安的家里出现过几次巴黎美人(the belle of Paris)的海报,应该就是来源于《白日美人》(belle de jour)。


《白日美人》是一部偏心理学的电影,赛维丽和丈夫新婚一年,过着体面悠闲的中产阶级生活,丈夫是外科医生收入颇丰,而她则每日喝喝咖啡打打网球。


渐渐的,她开始厌倦了日复一日的生活,而童年时被男人猥亵的阴影一直如影随形,丈夫的温柔体贴无法满足她。

▲这是她时常会幻想的画面

因此她决定趁着丈夫上班时到烟花柳巷体验生活。

▲这身衣服放到现在也时髦到爆炸

赛维丽因此过上了双重生活,白天是自墮红尘的女子,晚上是高贵端庄的主妇。

虽然做着看人眼色的生意,依旧是冷艳高贵不可侵犯的冰山美人。这部片子可以说是为德纳芙量身定做的cosplay秀和变装秀。

神奇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德纳芙是出了名的冰山美人,自带高冷气质,她不笑时是这样的。


这样的:


和这样的:


所以可以说是德纳芙自身的气质带给了整个角色更丰富的层次……

作为观众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

也因此凯瑟琳德纳芙被喻为世界上最有气质的……红尘女。


另一件不得不说的事情,就是德纳芙在本片中所有衣服都出自圣罗兰之手。

大家都听过纪梵希和赫本的故事,德纳芙和圣罗兰就是除这两人之外,另一对时尚和电影界的黄金组合。


德纳芙结识圣罗兰时才22岁,当时她需要为会见英国女王买一条圣罗兰的晚装裙,两个人因此结缘。

真正奠定两人友谊基础的还是《白日美人》这部片子,圣罗兰极少帮电影设计戏服,却包办了德纳芙在《白日美人》中所有的衣服。

▲圣罗兰为《白日美人》设计手稿

军装风红色金扣外套:


各样优雅绰约的直筒连身裙(shift dress):


接客途中的PVC亮胶黑风衣:


黑色透视长衫裙:


这些都出自圣罗兰之手。

凯瑟琳德纳芙从此成为圣罗兰的灵感缪斯,他说,“我所有的衣服都是为凯瑟琳德纳芙设计的”。而德纳芙戏外出席任何盛会,非圣罗兰设计不穿。


两个人的友谊延续了一辈子。


2002年1月22日Yves Saint Laurent告别高定秀场上德纳芙亲自献歌,并与这位时装大师携手谢幕。


参加圣罗兰葬礼的凯瑟琳德纳芙,真的是不管怎样都美的典范。


当然,两个人并非彼此挚爱,都各有爱人。

1965年,波兰斯基给电影《冷血惊魂》做宣传,希望德纳芙能为花花公子拍一组照片,德纳芙拒绝了。

▲这张不是花花公子的照片,是《冷血惊魂》剧照,大导演们真的喜欢折磨美女……

波兰斯基说服她见见这位名叫大卫贝利的著名摄影师,结果两人见面之后德纳芙不仅拍了不少前卫照片,还嫁给了大卫贝利。

花花公子的照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放不出来,唯一可以告诉你们的是真的非常美,时至今日仍被形容“old school cool”你们品,仔细品。

这段婚姻在1965年开始,1972年结束,持续了7年,大卫贝利后来也是几度娶妻,2014年还应邀给英国女王拍摄肖像。

▲大卫贝利和英国女王

《真相》里说到法比安两度获得凯撒奖(法国奥斯卡),其实是凯瑟琳德纳芙的真实写照,1980年凭借特吕弗的《最后一把地铁》拿下首个凯撒奖,1993年又凭借《印度支那》再次获奖。

▲《最后一班地铁》里的德纳芙,帧帧皆可入画

《最后一班地铁》是特吕弗为凯瑟琳德纳芙量身定做的一部片子,讲述的是二战时法国被德军占领,身为犹太人的剧院经理被迫隐匿,妻子不得不承担起剧院的管理工作,在排练的过程中渐渐对一起演戏的男演员产生了感情。

这段“量身定做”似乎也能看到德纳芙本人生活的影子,在和丈夫大卫贝利的感情破裂之后,1971年她爱上了有妇之夫,意大利著名的男演员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搜到照片的第一反应是这么帅的男人谁不会爱上?德纳芙的快乐我也想拥有(醒醒)。


他曾经参与了多部意大利重要影片,包括安东尼奥尼的《夜》,费里尼的《八部半》,尽管知道他是已婚身份但她还是不顾一切为她生下了女儿。

2005年德纳芙在宣传《流年》时被问道怎么看待外遇,她说人一生爱两个人的可能性有时会发生。


果然是法国人,浪漫的名不虚传。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至死没有和妻子离婚,而他去世时凯瑟琳德纳芙也陪在床头。

虽然后来又有男朋友,但是凯瑟琳德纳芙再也没有结过婚。

作为和于佩尔、阿佳妮齐名的法兰西玫瑰,试问哪个导演不想征服这样的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就像巩俐和汤唯站在你一起,你会看谁?


是枝裕和的理智与情感



电影里是枝裕和对德纳芙的爱可见一斑。

好处是让我们这些同样身为粉丝的人有了更多机会舔颜,坏处就是导演滤镜太厚,视偶像如金漆佛像不敢轻举妄动,有些束手束脚,心里着急。

这就是为什么看《真相》不如《比海更深》过瘾的原因。

是枝裕和在访谈中经常把德纳芙和树木希林联系起来。但是树木希林可以在台风夜里一边听着邓丽君《比海更深》一边说“我从来没有爱过一个人比海更深”,却只能给德纳芙安排倔强傲娇一辈子都没道过歉,看似冷酷无情其实爱女情深的”完美形象“。

所以这部电影到底怎样,往下看了再说。


电影开场,女主法比安(凯瑟琳德纳芙饰演)因出版了一本回忆录《真相》而接受记者采访。

法比安是个有着璀璨往昔的女演员,获得过两次凯撒奖,凯瑟琳德纳芙也获得过两次凯撒奖,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呼应了现实。


这时女儿一家回来了。


女儿耿耿于怀她曾经说过书出版前要让她读,但是法比安漫不经心,假装不记得这件事。这是一个引子,母女间裂痕的铺垫由此拉开。


法比安是那种会让小孩一辈子活在她美丽阴影下的母亲,就像黄逸梵之于张爱玲,永远迷人、光彩照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活色生香。

和女儿一家的关系非常淡漠。


闲聊中女儿透露自己曾经被关在酒窖里几个小时,母亲依然是漫不经心的态度说自己曾经关照过管家照顾她。


这一帧截图没有任何意义,单纯为了展现凯瑟琳德纳芙的美艳。


女儿在书中看到了母亲虚构的细节:接送她上下学。


母亲的回应很有意思:我是演员,不能说出全部的真相,真实不能打动人心。


母亲的一切都是从演戏出发,而女儿只想获得母亲的关注和爱,这也许是最大的矛盾。

法比安正在拍摄一部电影《母亲的回忆》,这本小说是真实存在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刘宇昆的作品。

讲述的是身患癌症的母亲只有生活在太空中才不会变老,她每7年会回去看女儿艾米一次,当母亲永远年轻时,女儿艾米却越来越老,法比安在电影里扮演的正是女儿艾米。

法比安要去开始围读剧本了,女儿和外女孙前往片场围观,这段戏中戏要记住,下面会讲的。

又一帧除了美貌毫无意义的截图。


和她演对手戏的是两个年轻女演员,法比安感觉到了压力和格格不入。


女主提出要加个台词,法比安翻了个白眼,全片最有意思的部分之一。
是枝裕和真的太温柔,白眼感觉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不是苛刻,如果你看过特吕弗的《日以作夜》后你就会知道片场是个多么刺激的存在。

当然可能有人说是枝裕和是温柔挂的,肯定不会拍片场上的勾心斗角、掉链子、互相睡这种恶俗情节,那么温柔的是枝裕和被气场强大的德纳芙逼哭这种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吧?

也没有。

导演只是温柔的,温柔的推进他的镜头,给了德纳芙一个特写。

这个一点点推进的镜头是我最喜欢的。
是枝裕和在采访时说她看过凯瑟琳德纳芙大部分的电影。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again

四舍五入这个镜头就是封情书了吧。

‍戏中女主长得像法比安年轻时的好友莎拉,莎拉演戏比她有天赋,而她通过睡了导演得到了本属于莎拉的角色,让莎拉伤心欲绝,最终自杀。

前夫突然造访,想要从法比安这里支付版权费,结果被女儿告知法比安书里写他死了。

晚饭期间,女儿、女婿和爸爸聊得开心,法比安插不上嘴,为了找到存在感她批评女婿的表演不过是模仿。

这激怒了女儿,于是两人的第一次矛盾爆发了。

女儿揭露法比安是跟导演上了床才拿到的角色。


‍而那个角色原本是属于莎拉的。母亲说莎拉不够坚强,演员应该化坚强为艺术。


女儿:莎拉是个温柔的人,这也是我爱她的地方。

母亲:可惜你不是她的女儿。

果然熟悉的人互相伤害起来才最可怕,招招直中要害。


争吵过后,法比安和女婿喝酒聊天,谈论她对演员的理解,此处划重点,有金句。


当然现实中的德纳芙并不是这么做的,她最近一次上新闻是因为批评metoo太过火造成了对男性的仇恨,最后不得不道歉。


争吵过后回归短暂的和解,法比安和女儿一家又一次前往片场拍戏。这场戏是已经70岁的女儿向母亲诉衷肠,告诉她自己见不到母亲有多寂寞。


法比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办法入戏,不是正说台词时有人手机响了,就是拍摄期间有人乱走扰乱视线,要么就是记错自己的台词……

这场戏之后,法比安身上悄悄发生了变化,一个从不道歉的人开始考虑向服侍了自己一辈子但最后却离开了的家庭管家道歉,还请求女儿帮助自己写道歉台词。
不管怎样先表白了再说,看到这一幕我只想到四个字:气质杀人。

此时冲突开始慢慢瓦解,母女之间进入到真正的和解阶段。电影的后四十分钟基本上是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桥段,电影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开始变得乏味。

法比安是久经片场的女演员,一个演员演戏时间久了是会真假不分,正如她自己所说真实不能打动人。假作真时真亦假,她可能有时自己也分不清是戏里还是戏外才对。

杀青后,法比安把自己珍藏的衣服送给了神似莎拉的女主。

她也告诉女儿,其实自己去看过她小时候演出的《绿野仙踪》,只是没让她知道而已。


自己接演电影也是因为女儿。


而自己也无时无刻不再想念的莎拉。


所有的矛盾最后都是没有说出口的误解。

是枝裕和这次收起了他全部的野心,给了德纳芙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像是另种意义上的讨好。

不是说是枝裕和不好,从结构在技巧都是一流的,只是说他可以做的更好。

比如法比安变成《第一炉香》里的梁姑妈,精刮算计六亲不认,良心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所有人都可以变成她入戏的手段。

在戏里无法用正确的情绪对母亲说“你不在的时候我好寂寞”,就去跟女儿和解、谈心,等终于把人物关系理解清楚了再将女儿抛之云外——所谓和解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就应该是相互利用,这才是人生的《真相》,是不是精彩多了?

而且德纳芙还需要完美无缺的角色吗?应该也不需要了吧,毕竟二十多岁就拍过《白日美人》这样的片子,一个女演员该有的窠臼趁着年轻早就打破了,就是为了告诉导演们:来用我,来塑造我,我无所不能。

从这一点来说,特吕弗是非常懂德纳芙的,她把德纳芙比作花瓶,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美”。

我能用什么来比喻凯瑟琳呢?

如果一定要用一件物品来形容她的话,一朵花或一束花都不恰当,因为她身上散发出一种中性气质,所以我把她比作一只花瓶,一只可以把所有的花插入其中的花瓶。

她的举止,她的仪态,她的矜持使得观众可以把他们愿意想象的情感都投射到她脸上。

虽然她外表看起来浪漫而柔弱,但是和所有战后出生的女孩一样,凯瑟琳有一种自然的天性。

那种坚定,那种羞耻感,要求她在表演时不能完全展露自己。这种克制惹人遐想,也使她的神秘感有增无减,使观众能“把花瓶装满”

李安也很温柔,但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将温柔化作悲悯更打动人,所有的残酷被揭开以后,温柔才能发生它最大的力量,而不是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角色,不让它露出一丝张牙舞爪。


对于普通人来说,近距离围观艺术家是件残忍的事情,你会看到他们是如何从最亲近的人身上贪婪地汲取着养料,所以毕加索会凌虐他的历任女友,写出完美寓言体的作家奈保尔是个虐妻狂。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爱的供养不是一句空话。

马斯楚安尼和德诺芙最后的结局是在一起三年后分开了,因为彼此的电影成绩都不理想。


爱情如果能够成就作品,它就是道德的,爱情如果谋杀了电影,它就是不道德的。

1973年,马斯楚安尼出演了《你好,艺术家》,电影里有句台词,艺术家的情人跟艺术家说:“在银幕上你是真实上,但是当你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你却游魂一般。”这句话成了德诺芙跟马斯楚安尼的告别辞。

马斯楚安妮后来再不复往日的辉煌,离开法国后的人生和事业一落千丈,在晚年时甚至精神出了问题,常常说着同样一句话:“嘘,我来自费里尼的电影,我不是真的。”

但是德纳芙一直是真实的,真实到获得两次凯撒奖、奥斯卡提名、戛纳终身成就奖等数不清的奖项,真实到75岁还能成为国际明导的女主角。

▲向基因好的大佬低头

电影是斗兽场,弱者只有被猎杀的份儿,能活成”影坛常青树“的都是最高明的猎人。我们在赞扬艺术常青时,也要记得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他人。

当然,凯瑟琳德纳芙的全盛时期,正是欧洲电影的黄金时代,特吕弗、费里尼、波兰斯基……导演之间互相角逐和吸收才造就了整个电影市场的繁荣,相比之下是枝裕和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显得寂寞许多。

彼时大导演们成就了阿佳妮、于佩尔、德纳芙这些法兰西玫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一个时代过去了,留下了时代的边角料也够我们这些普通人咂摸许久,比如于佩尔和阿佳妮的百年争斗,德纳芙和阿佳妮的戛纳公案,德纳芙和于佩尔竟是好朋友?

不能躬逢那个时代,躬逢点八卦也是好的。

下次我们再说说更为神奇的阿佳妮咯。


推荐:扯白||明星们红起来之前都在做什么?

上文:学术||十年香港嫩模浮沉史



作者 / 编辑:李大锤

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