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辑|DUTers眼中的“清明”
清
明
/ QingMing
清明节,又称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相传源自于上古时期人类的先祖信仰与春祭礼俗。清朝《岁时百问》云:“万物竞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寒食节,因禁火冷食而得名,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据史籍记载,介子推助晋文公重耳成为一代名君后,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唐代之后,寒食节便融合在清明节之中。
“清,以明心。平平淡淡的清,是我的印象。清明不仅是对逝人的怀念,更是对内心往事的归零,在春季以轻装上阵。”
来自山东省的冷云帆同学对清明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清明节的文化渊源丰富多彩,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祭祀文化、民俗文化紧密相关。在古代道教、儒教中,清明节都有着不同的寄托和归属。清明节不仅是阳气初生、纪念死者的日子,也是一个反思人生的日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清明节让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挖掘了生命对价值,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底蕴。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思想传承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会吃青团!”当被问及对清明节的印象,来自浙江温州的徐渊慧如是说。
徐渊慧同学回忆道,每到清明,浙江的降水就会变多,从西湖到千岛湖,从南浔古镇到普陀山,雨雾蒙蒙的浙地美景间,总有青汁艾草的气味氤氲其中。青团是江南清明的食物符号,青色,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但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现如今已经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溱潼会船是我对清明很深刻的印象了!”来自江苏省姜堰市的徐鹏飞同学表示。
溱潼会船是姜堰的民俗,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逢年清明时节,姜堰市溱潼镇及周边两百多个村庄家家户户都要祭奠先祖。清明第二天,各家撑船划桨前往乱坟地祭祀无名阵亡的将士们——有关文献记载表明,会船来历众多,但高度重合的主题一直是“纪念不朽的英雄,礼赞不屈的民族精神”。
在回忆过程中,徐鹏飞笑言:“别的地方正常是端午节划龙舟,但在我们那儿是清明节,这也导致我小时候上语文课有时会分不清清明和端午。”
“比赛前后还会有花船的表演。”据徐鹏飞介绍,花船以演唱为主,不参加比赛,上面搭有戏台,台上演员载歌载舞。除此之外,还有贡船,即祭祀亡者和供奉菩萨的船,上面会有诵经祷告的僧人。日上三竿,花船上声乐阵阵,而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龙船编队,巨龙首尾相接,翻腾行进于溱湖之上。
十里溱湖,碧波万顷。在这里,清明好似走出了古诗里的蒙蒙雨雾轻愁,灿烂成一个热闹的盛会。船祭孤魂的哀思,在麻石铺街的江淮古镇上,被编织进用生命谱就的民族序曲里。
在采访尾声,徐鹏飞忽然说道:“去年清明的时候,我去扫墓踏青,遇到了一幅很巧的画面。”溱湖的春天里,枯叶之上绿意盎然,一朵小花从快要腐烂的布料里长出来。彼时备战高考的他给这张照片起名叫“VITA NOVA(新生)”。
“清明我们一般会下雨。”来自贵州贵阳的车车说。
贵阳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之说,所以在她的记忆里,清明往往是由难爬的山和模糊视线的雨组成。她会给山上的英烈之墓除草,完成一项在她看来神秘而庄重的仪式。扫墓一般都在郊外山上,相当于踏青春游。车车一大家子人会带上凉面、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后,再一起吃掉。
“我们还会吃清明粑。”她补充道。清明粑,又叫黄草粑,为贵州及浙江西南一带的特色传统小吃。早期的清明粑做成月饼形状,皮为糯面加上一种叫清明菜的野菜,馅是由洗沙、野葱、榨菜和腊肉丁等炒熟而成,食时用平锅放少许猪油,微火煎成两面微黄,或者上笼屉蒸熟以后即可食用。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蕴藏着祖先们的农耕智慧、中华民族崇本尊亲的血脉情缘、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理念。时序更替,又逢清明。大工校园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在这一天里,不约而同地,于天清地明间,感知生命的节律。
文字 | 陆麦 杨心璐
图片 | 来自受访者与网络
编辑 | 孙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