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病”与凯恩斯主义药方  ——国际经验与配置小组系列研究之十一

2016-05-17 李一民 李勇 申万宏源宏观

文:申万宏源宏观 国际经验与配置小组,李一民,李勇


结论或者投资建议


回顾日本路演的两点收获。一是日本投资者给我们的研究建议,当前中国与1970-1980的日本相较,中国56%的城镇化率和收入分配状况换一个角度来看,反而是个潜力,日本中产阶级曾扎堆富起来又一起摔下去,这一过程在中国可能会更缓慢而且更分散。二是今天我们努力学习1973年后的日本经验,就像日本也曾努力借鉴1918年之后的英国失速,又称“英国病”,整个过程有极高的相似性。


“英国病”,广义上讲是英国在20世纪后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相对下降的一个过程。它在1901—1918年便已发端,1918—1930年开始显露,1930—1945年走向恶化,但直到“二战”后恶果充分显现,且始终无法根治,才引起广泛关注。大家讨论更多的1970年代,英国经济实际已经病入膏肓,呈现创新乏力,低增长,高通胀并存的“滞胀”状态。


“英国病”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因素是:1、英国工党政府实行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在50-60年代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后期却无法继续起到增加需求的作用,最终造成通胀。2、福利国家制度,政府靠提高税率和借债度日,在此情况下不得不通过增发国债和扩大货币供应量缓解债务问题。3、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4、国企效率低下,冗员严重,人浮于事。5、工会的势力过大,劳动市场僵化,企业成本负担重。6、政府对市场的过度管制压制了竞争,造成了垄断,市场缺乏活力。7、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得石油价格剧烈上涨,加剧了通胀。


对于通胀这一关键问题,是对当今中国与当时英国对比讨论分歧的症结。不容忽视一个因素,英国是当时第一大工业国,可劳动生产率已明显低于美国和德国。当时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使得工资过度增加,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


“英国病”的治理经验与启示在于,在面对着严重的滞胀问题,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以供给派理论作为基础制定政策。首先控制货币量以控制高涨的通胀率,然后进行私有化和去政府管制,改革工会和消减福利开支,大规模减税,以刺激市场的活力和竞争,改善劳动生产率并创造资本形成。研究英国病,了解病因病症,目的是针对自身进行检视,得知自己的健康状态。面对着遇到的产能过剩,企业成本过高和国企效率低下,政府管制较多的问题,在这方面,英国在1980年代的经验应该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 录


1  何谓“英国病”

1.1英国病定义

1.2英国病表现

2  “英国病”产生原因

2.1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2.2费边主义的福利国家制度

2.3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

2.4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2.5工会势力过大,劳动市场僵化

2.6 政府的过度管制

2.7原油价格暴涨,加重了通胀程度

3  治理“英国病”的启示

3.1 紧缩银根治通胀

3.2 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员增效率

3.3 改革工会制度

3.4 政府放松管制激发市场活力

3.5 改革福利制度,消减福利开支

3.6 大幅度减税刺激经济


正文


1  何谓“英国病”

1.1“英国病”定义

英国病,广义上讲是英国在20世纪后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相对下降的一个过程。在英维多利亚时代末期,有一种观点:保持发展高速度,一切麻烦自然迎刃而解。然而,“发展优先”的结果是,结构性缺陷恶化成“英国病”。一般来说,“英国病”有三重含义:


首先,是“二战”后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滞胀持续近30年。第二,是社会矛盾重重,集体步入“自我毁灭的民族怀疑悲观情绪”,为平息愤怒,政府背上沉重的高福利包袱。第三,是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对“英国病”定义均有不同,有部分人认为它在1901—1918年便已发端,1918—1930年开始显露,1930—1945年走向恶化,但直到“二战”后恶果充分显现,且始终无法根治,才引起广泛关注。在1970年代,英国经济基本已经病入膏肓,呈现创新乏力,低增长,高通胀并存的“滞胀”状态。


1.2“英国病”表现

英国病的第一个主要病症是:增长迅速回落。和中国的近30年的平均近8-9%的GDP增长率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均显得比较低,但英国的经济增长率更低。对比1970-1980年间联邦德国3.0%,法国3.8%,意大利3.9%增长率,英国同期的GDP平均增长率只有1.9%。



第二个主要病症是:低劳动生产率与高通胀。在1970年代,英国的通胀率平均年率达到13%,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当然,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更是在供给端冲击着英国经济,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加重了通胀。但实际上英国的问题更陷在深层次。表面上,英国是当时第一大工业国,可劳动生产率已明显低于美国和德国,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而当时应该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推动了这一过程,而且这种通胀一旦开始,还会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



在高通胀率和GDP低增长的情况下,英国的失业率在70年代保持着较低的水平,在4%-6%之间,然而这只是由于英国的国有企业能够容纳冗员,加上工会力量强大,一般情况下企业难于裁员。失业率并未没有真实反应经济的的下行,从而大幅上升。到了70年代末期,改革开始后,国有企业开始私有化,工会权利得到了制约,凯恩斯主义政策刺激不再,失业率马上报复性地上升。这也说明了英国经济体中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



2   “英国病”产生原因

英国病,表现为高通胀和低增长。即一方面是经济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非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波动;另一方面是持久的低劳动生产率与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循环上涨。


产生英国病的原因在于:政府实行的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扩大了政府支出,引发财政赤字,政府债务因此迅速上升。政府不得不增发债券和扩大货币供应量来应对,这又导致了通货膨胀。在进入70年代后,英国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生产率增长缓慢,加上国有企业的低效和工会集团的刚性上涨工资要求,使得生产成本上升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速,推动企业产成品涨价。虽然工业中存在产能过剩,但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也让企业无法降价,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只能刺激通胀。 


2.1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由于英国的工业产能在战争时期遭到严重的破坏,为尽快恢复经济,政府开始介入经济管理,扩大的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和战后消费需求的释放促进了工业投资和产能的恢复,促使企业买入和更新设备,同时加大了研发投入。这有效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英国的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但在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的持续刺激下,企业产能得到持续的扩张,远大于居民的实际消费需求和企业的投资需求,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在1966-1977年,英国加工工业设备利用率只有44.4%,1971-1980年更是低至34.8%。所以,在危机前时,英国无法通过结构性改革消化过剩的产能。由于国企等垄断企业和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即使产能过剩,商品价格并不会下降。面对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时,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即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剧通胀。


2.2费边主义的福利国家制度

工党执政后,它加强了福利制度的建设,把原先救助功能的福利制度转变成具有全民全方位保障功能的福利制度。以下是英国的福利措施:


优厚的福利让英国掉入了福利国家的陷阱。从1951年到1975年,英国福利开支增长13倍,福利开支在GDP中的占比由14%上升到28%。而高福利意味着高的公共开支。据统计,1977-1979年,英国政府公共开支占国民收入的43.5%。过高的公共开支导致了高税收。同期,英国的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是33%,最高税率是83%,企业的总税率为45%。高税率阻碍了人们工作的热情,培养了懒惰者,社会的自愿失业率上升。同时严重挫伤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减少了投资的投入,生产率提高缓慢。高的财政支出也引发了财政赤字,因此政府不得不增发国债并扩大货币供应量,造成了通胀。


2.3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

进入70年代后,英国的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传统产业需求减少,不能有效的推动经济增长。加上科技发展处于低潮时期,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的推动力明显减弱,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


2.4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推行了两次国有化政策,先后通过8个国有化法令,将英国的8个主要行业(如银行,电力,煤炭,铁路,电信等)国有化。到了1979年,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人数的8.1%。在煤炭,铁路,电信部门,国有企业占比100%。一方面国有企业缺乏竞争,也不用受市场调节影响,因此常常经营不善,亏损严重。据统计,1974 -1975 年度,英国煤矿、铁路和钢铁等国有化企业需要政府补贴6. 09亿英镑,这个数额到了1984- 1985年度就增加到40亿英镑。而且国有企业多数为基础工业部门的企业, 经营不善的国企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机构重叠庞大,冗员成堆,人浮于事,劳动生产率低下。比如英国煤气公司私有化前员工人数为13万,私有化后则为5万。英国钢铁公司在1979年改革前,年产钢1500万吨,员工人数为18.7万。经过改革后,到1987年,钢产量仍未1500万吨,但员工数仅为5万人。


2.5工会势力过大,低劳动生产率推升通胀

1977年,英国的工会会员达到1271.5万人,他们因人数众多,权势很大,依靠法律的罢工豁免权,动则罢工,迫使企业提高工资。在企业生产力的增速低于工资的增长速度,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物价上涨,通胀增强。刚性的劳动力市场只能使企业成本节节上升,通胀加重,效率低下。从1973到1975年,英国的工资水平分别为增长了15%、19%和23%,这严重压缩了企业利润。


英国劳动生产率已明显低于美国和德国,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而当时应该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推动了这一过程,而且这种通胀一旦开始,还会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


2.6 政府的过度管制

政府对各行业企业的管制,本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使得企业的产品定价不至于过高。然而以限制性进入的经济性管制,如以资格审查、数量限制、许可证等限制性进入的方式,限制了竞争,保持了行业内的垄断。这些措施导致企业不思进取,不想着提高效率,而是挖空心思获取补贴和提高价格。政府不仅对行业管制,还进行外汇,物价,收入和股利管制,扭曲了市场机制的发挥,导致整体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过度管制造成很多行业垄断,企业缺乏竞争,生产效率提高缓慢。


2.7原油价格暴涨,加重了通胀程度

我们更倾向于理解油价是外因推动而非内因。石油作为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石油价格的上升造成了输入性的成本上升。特别是73年和79年石油价格的冲击,原油价格由1973年的3美元涨到了1980年的35美元。材料成本上升则体现在产品价格上,当销售价格不变时,企业会减少产品的供给,或者提高产品价格,保持产量不变。这两次“石油危机”通过上涨的油价传导到大宗商品,使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总体上涨(CRB指数从1970年的111点升至1980年的300点),这加剧了通胀,对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3   治理“英国病”的启示

当滞胀局面持续到1979年时,民众对工党政府失去了信心,他们选择相信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撒切尔夫人一上台,马上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选择了以供给派理论为基础制定政策,首先控制货币量以控制高涨的通胀率,然后进行私有化和去政府管制,改革工会和消减福利开支,大规模减税,以刺激市场的活力和竞争。经过十年的改革,英国的经济状态焕然一新,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增长,GDP年增长率回到了3%以上,通胀率基本下降到了5%左右。以下为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政策。


3.1 紧缩银根治通胀

撒切尔夫人执政后,追随货币主义脚步,紧缩银根,严格控制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一路上升,突破10%,对企业的借贷和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她仍然坚持控制货币供给量。经过几年的治理,英国的通胀率由1979年的13.47%下降到1983年的4.61%。


3.2 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员增效率

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使其成为自负盈亏的实体,让企业加强管理,精简人员,重新恢复活力,成为市场的主体。通过拍卖等手段私有化国有企业,不仅可以减少政府对国企的补贴,也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弥补了政府的财政赤字。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也扩大了股票持有者的人数。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从1979年的300万增长到1992年的1100万,有效地激活了投资需求,繁荣了市场。英国的股市指数从1979年的1000点上升到了1990年的2400点。可以说,国企私有化加强了企业竞争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3.3 改革工会制度

工会制度改革后,工会权利得到了约束,从而使得裁撤员工变得简单可行。这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度,缓解了工资刚性上升的压力,因而企业的用工成本得以下降。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3.4 政府放松管制激发市场活力

撒切尔夫人执政后,通过一系列措施放松和取消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控制,强调了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在撒切尔执政十年期间,她陆续废除了180多个对经济活动的限制规定。例如取消证券业的最低固定佣金制度,允许外国公司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及废除了产品价格和红利收入的限制,这些措施提升了伦敦作为金融城的竞争力。总而言之,这些放松管制的政策刺激了市场活力。


3.5 改革福利制度,消减福利开支

在改革福利制度方面,主要是消减福利开支,减少福利的覆盖范围,使得财政开支大幅减少。例如,公共住房开支减少了30多亿,贸易和工业开支降到16亿。同时要求失业者必须主动接受再就业的培训。如果拒绝再就业培训与寻找工作,就等于自动放弃福利金的领取资格。这避免了养“懒汉”,提高了劳动参与率,刺激了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3.6 大幅度减税刺激经济

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减税措施。从1979年起,将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由33%减少到24%,最高级层的83%税率减少到40%,而且提高了起征点。同时,政府也注重对企业进行减税,降低企业应交的公司税,资本利得税的税率,取消投资附加税和国民保险税。这些措施刺激了个人参加生产活动和企业进行投资的积极性。因而能够使企业的投资额度上升,更新设备和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生产力。1980—1990年间, 在制造业方面, 英国人均产值增长4. 6% ,高于西方其他主要工业国家。


相关报告


1、20160509,《美元指数年内最重要一次方向选择——国际经验与配置小组系列研究之十》

2、20160426,《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英国“脱欧”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国际经验与配置专题报告之九》

3、20160425,《沪伦通与深港通,纳入MSCI的必要奠基石——国际经验与配置系列研究之八》

4、20160423,《贷款“负利率”的风声,未必空穴来风?——国际经验与配置小组系列研究之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