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3大对策!

2017-08-16 杜江涛 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重点之一,相应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经营风险之一,因此衡量信贷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文章从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加强信贷风险文化的培育、构建高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三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类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比较年轻,是正在发展的一种理论,也被银行逐渐认可和关注,银行已经意识到,当前的经营不单单是货币,更是经营着风险。风险种类是多样化的,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风险可以根据表现形式进行分类,主要有八大类,依次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其中前三种是在经营信贷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来源于借款款人,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也最为直接。商业银行理想的信贷状态是发出去的每一笔贷款都能如期收回,但是这种理想往往因为各种不利影响因素而打折扣,产生不少坏账、呆账。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国家政策发生改变、经济周期变化、市场利率和汇率产生波动,以及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等,这些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变都可能会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遭受损失。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发生于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主要分为两部分:无意带来的风险、有意带来的风险。前者指的是由于工作人员无意疏忽、缺乏经验或银行制度漏洞等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后者是指有意违反规范制度、触犯法律法规而使信贷资金遭受损失。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是由不良贷款造成的,不良贷款率是衡量、评价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越高,则意味着商业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越大,反之,不良贷款率越低,则意味着收回贷款的风险越小。


从2002年起,我国全面实行国际银行业普遍认同的贷款五类分级制度。“贷款五级分类法”把贷款按还款风险由小到大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借款人有能力还款,没有充足理由怀疑借款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正常类贷款;


第二类,借款人目前有还款能力,但存在可能影响借款人按期还本付息不良因素的关注类贷款;


第三类,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问题,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产生一定损失的次级类贷款;


第四类,贷款人无能力全额偿还本息,执行担保后也要产生较大损失的可疑类贷款;


第五类,在采取各种措施甚至法律手段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少部分的损失类贷款。

前两类属于正常贷款或优质贷款,后三类属于不良贷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次级类贷款余额、可疑类贷款余额与损失类贷款余额之和)与贷款余额之比即是不良贷款率。 


3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制


 第一,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不断实践中,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借鉴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经验和我国商业银行实践,应着重从几个方面完善组织架构。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要能够覆盖所有的信贷部门、岗位和人员,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原则落实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2)科学有效地划分信贷部门工作岗位职责,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原则,真正落实责权清晰。 


第二,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素质。商业银行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信贷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决定了信贷风险的高低。道德素质不高的员工很容易产生以贷谋私、以权谋私的行为,使有意操作风险增加。业务素质较低的信贷管理人员在信贷业务上容易产生无意操作风险,当判断贷款人和市场不准确时,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就会增加。因此,必须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道德素质,提升整体素质水平,使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有一个强大的人才保障。 


(二)加强信贷风险文化的培育


成熟、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要有机地融合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运营中,才能潜移默化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应加强信贷管理层的驱动,发挥管理层在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上的领导示范作用,将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运用于可持续的信贷风险管理战略中。 


第二,应加强全员信贷风险教育和培训,使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在信贷业务部门员工的全体共识之上,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信贷业务环节,形成自觉意识和工作习惯,内化为共同理念和职业态度,创造追求良好信贷风险管理的氛围。 


(三)构建高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第一,有效开展风险评估。应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现有的信息资源,在建立自身客户信息数据库的同时,加强同其他银行数据信息的共享,充分进行管理,省时高效地做出信贷风险分析。应认真调查分析客户基本信息即6C(借款人的品质、能力、资本、保证、经营状况、事业发展连续性),进行客户财务状况、客户非财务因素分析,对客户信用做出评级,达到分析客户信用状况和开展信用等级评定的目的,进而识别客户质量、确定客户风险。 

 

第二,构建信贷风险监控预警体系。信用资产质量在恶化的过程中会发出许多预警信号,如贷款企业销售收入大幅度下降、企业管理层或关键人物卷入经济或刑事案件等,为监测单个授信客户的指标体系,需要进行有效地监控,及时探测出这些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建立业务全覆盖的监控和预警系统,实时进行监控,定期进行评估和分析。 


作者简介:杜江涛(洛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微信号:cxjt56789 

电话:18039956789 


相关文章推荐  关于信贷风险管理的7个基础理论!

  识别、评估、预警、控制、评价——信贷风险管理必备5大环节!

☑  信贷机构风险管理的5大策略!

☑  把信贷风险管理浓缩为50个要点(赶紧收藏吧)!

☑  如何提高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做好这两部分工作是关键!


互动

看完了这篇文章感觉怎么样?觉得不错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哟!

如果你觉得还有好的办法,欢迎在留言区给我们留言!


一个专注信贷风险管理的公众号

ID:xdfxgl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