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恋爱越多=情商越高=优先聘用”?万年单身人士听后倒吸一口凉气

青年文摘 2021-04-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意思报告 Author 李海涛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有意思报告

ID:youyisi_cn
作者:李海涛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中,需要演技的时刻不多,面试是其中之一。


无论是招聘方还是求职者,都希望在那短短十几分钟的相处里,自己在对方眼中是优雅得体、完美无缺的。


可总有人,演着演着就出戏了。



上个月,江西一家公司的应聘登记表上,赫然出现“谈过几次恋爱”“最长的一次多久”两个问题。


应聘者迷惑,网友更加迷惑,说好要得体,怎么还问起私事了?


就在众人纷纷不解,好奇这家公司为何有这种神奇操作时,公司出来回应了:我们是服务行业,员工情商要高。一个人谈恋爱越多,表明情商越高。



万年单身人士听后倒吸一口凉气:如此说来,难道“”们在职场上要迎来春天了吗?


于是,大家的反应是这样的:



于是,当地劳动监察中队也出来回应了:招聘公司违背道德但不违法。


并且还表示,这种问题想回答就回答,不想回答就拒绝,如果对方因此不录用你,也是他们的权利。


这让大家更不买账了,一圈绕下来,最终还是要让求职者承担责任?



舆论再次发酵后,当地人社局前往该公司询问,后回应称该公司已更改应聘登记表并道歉。


虽然已经道歉,但对大家来说,该厘清的问题,还是要有定论。



恋爱多=情商高?


这家涉事公司在首次回应时提到:公司是服务行业,需要从业者有较高的情商,且当时招聘的是人事岗,对情商要求更高。


这没有错,情商确实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就提出“多元智力”的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工作上的表现和对生活满意度的感知,与智商关联不大。


1988年,“EQ”一词被首次提出,研究者认为情商会影响人们的社交能力和对陌生环境的融入能力。


人们由此开始重视情商的发掘与培养,也开始用情商高低对一个人进行评价。


1995年,美国人丹尼尔·高曼《EQ》一书出版,让情商一词家喻户晓。


丹尼尔的研究认为,EQ对人工作成就上的影响,是IQ的两倍,并且领导级别越高,情商影响力就越突出。在行政、销售、客户服务等行业与岗位,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


情商高低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能力上:是否能准确识别自身的情绪并严格管理,是否能快速识别他人情绪并换位思考。



具体到职场上,这决定一个领导是否具有足够的领导力,一个员工能否与其他人很好地合作。


即便在短时间内,无法直接体现在职业成就上,但高情商起码能让你在职场上,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领导讲话你唠嗑,领导点头你说好,同事八卦随口说,逢人就问咋胖了——这样的人,可能很快会被孤立。



我们可以说,情商会对一个人的工作产生影响,但要说恋爱越多情商越高,就过于简单粗暴了。


这家公司认为,有恋爱经历的人,一定会为对方着想,因此情商就高。


为对方着想并不是情商唯一的判定标准,况且也不是所有恋爱中的人都会为对方着想,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甚至通过各种方式打压对方的恋爱也屡见不鲜。


一个人如果通过多次恋爱最终成了一个高情商的人,那一定是用前任们的眼泪堆成的。



在一段段的恋情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改进自我,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而不是一次次毫无意义地重复,就像不是考试次数越多分数就会越高。



招聘别越界


理论不能成立,询问感情情况的做法出现在招聘里,也不合理。


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曾对公司是否有权了解员工感情状况发起调查,4666人参与投票,有4379人认为这属于个人隐私,公司无权了解。


网友们的这种观点,并不是毫无依据。


事件曝出后,《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发文,认为这种做法涉嫌违法,因为根据民法典1032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这家公司的行为,就属于对他人隐私的刺探。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许浩律师也认为,劳动者恋爱和情感经历与劳动关系没有直接关联,属于个人隐私范畴,用人单位无权要求劳动者提供。


一份工作能成立的前提,是双方互相需要,在此基础上产生雇佣关系。但一些公司在面试时,好像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了。



询问感情问题,是面试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有对象吗?对象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吗?结婚了吗?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包含着对求职者可能的歧视:单身人品不行、恋爱影响工作不能加班、已婚可能会请产假。


公司更希望员工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永动机,能情绪稳定不眠不休地工作。



这种问题,是招聘方为了降低自己的用人成本提前省去“麻烦”。降低成本当然没有错,但这种行为,越界了。


以旁敲侧击的方式来探听与感情相关的问题,除了让求职者不舒服之外,无法为任何能力的考量提供参考。


在本就不对等的场景中,所有的这些问题,即便求职者可以用个人隐私不便作答来拒绝,但可能产生的结果就是:不会被录用。


这种歧视所产生的风险,最终只能由求职者承担。


 

歧视为何存在


歧视处处存在。


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出选择时,都包含着歧视,但同时,人们会为这种歧视付出代价。


即“凡选择必有歧视,有歧视必有代价”。


在招聘中,我们常常会见到“硕士优先”“年龄35岁以下”等条件限制,这对应的,就是对硕士以下、35岁以上群体的歧视。


求职者也会产生歧视,我们选择一份工作时,会有自己的优先级排序:收入、发展空间、通勤距离。那些优先级靠后的条件,就是我们对它的歧视。


经济学认为,这种歧视是合理且不可避免的。


资源稀缺,岗位有限,招聘方无法通过与每一个应聘者进行深入交流充分了解对方,从而选择录用与否。通过条件筛选,可以节省成本,提升效率。


问题在于,这些条件的设置与筛选,是否合理。如果标准设置不够恰当,企业会因此承担巨大的代价。


江西这家公司,将情商高排进自己选人优先级中,这是合理的,但通过恋爱次数多少来筛选一个人是否情商高,就过于片面,他们可能因此失去一些真正情商高的员工。


在经济学的语境中,“歧视”是一个中性词,但我们在现实的面试里,常常遭到恶意歧视:地域、专业、星座……


这些无法体现具体核心能力的因素,有时会成为面试中被拒绝的理由。


“92年和我们老板八字犯冲”“领导不喜欢巨蟹座”“物流专业为什么不去快递公司要来互联网”……求职者很难知道,自己因为一个什么莫须有的“缺点”,就失去了一次工作机会。



这样的歧视,是对求职者权益的损害,哪怕企业可能因此失去一个优秀的人才,但求职者因此付出的代价更大。


这种情况并非无法解决。


经济学认为,企业主需要考虑的是自己设置的标准是否恰当,“歧视的情况越严重,付出的代价越高,反过来,如果歧视要付出非常高的代价,人们就会减少歧视的发生。”


但这是整体局势,具体到个体身上,想要避免这种无厘头“歧视”给自己造成损失,就要勇敢地站出来发声;社会层面上,也要有完善的制度对求职者权利进行保障。

 

求职是双向选择,只有彼此都满意,才能达成合作。


所有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先级选择,但不应该有人因隐私问题遭到歧视,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这是对人基本的尊重



▽ 更多推荐阅读 ▽


中美交锋现场画面传来,这个中国女人征服了全世界!


海底捞一段偷拍视频流出,曝光人生最现实真相:我们这辈子,到底在为谁打工?


青年文摘开通视频号啦!

点击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