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求国产烂剧,别再打了

青年文摘 2022-06-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谈心社 Author 谈心社社长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谈心社社长

来源:谈心社(ID:txs163)


继“神颜”“神仙演技”“绝美造型”之后,“打戏惊艳”成了明星通稿新的关键词。


翻开微博热搜,类似的词条层出不穷,一派国产剧武打戏欣欣向荣的局面。



然而现实是,演员粉丝的夸赞声,远盖不过观众的群嘲声。


 热搜下的网友评论


如果说从前吹颜值、吹台词的热搜,网友尚且可以忍一忍,但这吹武打戏的营销,确实忍无可忍。


毕竟国产武打戏,已经肉眼可见地摆烂许久了。



国剧“不讲武德”大赏


曾经有这样一则对比视频在网上刷屏:


以前的武打戏30秒能干什么 VS 现在的武打戏30秒能干什么。


视频中,从前的武打戏可以在30秒内变换不同的招式,营造眼花缭乱的武术效果;


而到了现在的武打戏里,男主从屋檐飞到地面上,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30秒都不够飞到半空。


只因男主角“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旋转展示镜头还没有完成。


观众吐槽30秒武打戏对比


泛滥成灾的慢动作,几乎霸占了现今大部分武侠剧。


就拿观众期望颇高的几部来说。


作为2020年网络文学十大最强玄幻武侠小说之一,《雪中悍刀行》的剧版翻拍,备受粉丝期待。


播出后,宣传武打戏的通稿也频上热搜。



然而最终收官时的5.8分,已经说尽了观众的失望。


剧中,人物设定为武学奇才的南宫仆射,出场即陷入一场争斗。



满怀期待的观众没想到,这场打戏从开始到打斗结束,竟没有一个完整武术招式的展示。



角色所谓的飘逸身姿,就是不断地制造残影。



挥一挥衣袖,激起几缕尘土,就完成一次“绝美”的对打,酣畅淋漓的精彩画面可能需要观众自行脑补。



无独有偶,2019年的《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几大门派对决的名场面,也爱极了这种慢镜头堆砌的打戏。



甭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出场,镜头一定要360度旋转慢镜头展示。



观众的吐槽也很是精准:“我当下饭剧看的,饭都吃完了,你们还不开打?”



同样翻拍自金庸经典的新版《天龙八部》,打戏也备受观众诟病。


本应是“体迅飞凫,飘若忽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轻功,硬是变成了毫无力度、动作滑稽的“飞行”。



段誉练功时的步伐,节奏之“完美”,艺术感之“强烈”,网友评估过后,认为是可以报名参加《这就是街舞》的程度。



乔峰的降龙十八掌,看起来就像是真的很实在地拍了十八个巴掌。



动作设计单调重复,演员表现漫不经心,前有数部原版经典做参照,却连抄作业都抄不会。


武打变舞打,慢镜头泛滥,尽失打戏的精髓。


同行衬托之下,去年的《风起洛阳》近乎以“黑马之姿”登场。


打戏绝不拖泥带水,动作连贯有力,让观众感受到久违的江湖气息。


谁知好景不长,播出后不久就被观众发现其疑似抄袭了国漫《凡人修仙传》,动作设计一模一样,连分镜都1:1还原。


气得《凡人修仙传》的动作导演亲自下场,放出一段真人动作捕捉花絮视频。



舆论发酵到难以收场,《风起洛阳》才公开道歉,表示会剔除争议镜头。


前有敷衍招式和尴尬镜头,后有全靠特效和抄袭取胜。


频繁“比烂”的打戏,让武侠成了烂片重灾区。



真正的“刀光剑影”是怎样的?


曾经,武打戏堪称国产剧的“脸面”。


当年李小龙凭借《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作品,名震好莱坞。


凌空三脚踢、齐眉棍、双截棍,迅猛犀利的拳脚招式令无数外国观众折服。


时至今日,“中国人会功夫的事情藏不住了”还是互联网热议的梗。



进入20世纪70年代,邵氏公司开始大量拍摄武侠电影。


胡金铨的《侠女》成为首部获得戛纳、柏林、威尼斯3大电影节奖项的华语电影。


在东方美学的构建下,利用蒙太奇手法,缩短了胶片的格数,完成了竹林大战这样经典场景的高难度技术表达。


1970年上映的武侠片


进入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迎来黄金时期。


胡金铨的“粉丝”徐克,与程小东合拍了《笑傲江湖》。


这部电影被誉为“无法被复刻的武戏经典”,剧中角色的一招一式都经过精心设计,武打画面精彩绝伦。



最大化地呈现了“天高任鸟飞,风云出我辈”的意境。


以至于之后的武侠电影,或多或少都有着《笑傲江湖》的影子。


两年之后,同样的班底制作出了另一武侠经典——《新龙门客栈》。


无垠的荒漠,偏僻的客栈,孤独的落日,凛冽的寒风,重要人物轮番登场。



你来我往,谁都不甘落下风,姿态拿捏到位,力量感甚足,看得观众直呼过瘾。



这两部作品也颠覆了老牌武侠中一招一式都有既定套路的规则,让原本有迹可循的招式,变成了看不清、道不明的拳影剑风,武侠动作中的飘逸凌厉展露无余。


还有一部也不得不提及。2000年,李安与香港传奇动作指导袁和平,合作拍摄的奥斯卡获奖作品《卧虎藏龙》。


同为“竹林之战”,不但没有被前辈之作影响,反而拍出了独有的美学风格,刀光剑影之间,是阴柔与阳刚的对决,美与力的结合。



如果说拿大导演、大制作、镜头要求极高的武侠电影,和现今的古装剧做对比,显得不大公平。


那么拿同题材的武侠剧来做范本,总该能说明问题。


二十几年前,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剧盛行最初的时代,电视剧画质粗糙、特效落后、镜头效果也不精细,却从来不会影响武打戏的精彩。



那时的慢镜头,是为了看清招式和武打效果,从来也不会用来怼在演员脸上,来表现女主有多美,男主有多帅。



镜头的变换,风沙的飞扬,都是为了凸显高手突遇险境时的危机感,场景皆为武打戏服务。



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还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国产打戏没落久矣


近几年,武侠题材的古装剧并不在少数,可影视圈却一直流传着“武侠已死”的呼喊。


不论经典翻拍还是热门网络小说改编,都挽救不了这一题材愈来愈差的口碑。


明明影视制作的技术越来越好,为什么再也拍不出曾经的感觉了呢?


年少时期我们熟悉的武侠影视主角,大多是真功夫的练家子。



生于武术世家的吴京、武师出身的成龙、从小习武的赵文卓,以及多次获得武术比赛冠军的甄子丹、李连杰,都是正儿八经的动作演员,打起来拳拳到肉,招式专业。



除却专业动作演员,利用自身舞蹈、戏曲功底演绎精彩武术动作的演员,也并不在少数。


他们身姿轻盈,对身体控制能力极高,利用自身特长展现武打戏别样的美感。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扮演者修庆,就是一位有着深厚戏曲功底的演员,打戏凌厉飘逸,耍起剑花来也十分过瘾。



凭借《一代宗师》荣获12个影后的章子怡,有着6年民族舞基础,武打戏极好地平衡了力与柔的美感。



《十面埋伏》中的刺杀戏,一曲惊鸿舞,惊艳至极。



除却自身艺术功底,在武打戏的演绎能力评价中,“敬业”是不得不提及的关键词。


零基础如《师傅》里的廖凡,为了拍好这一武术角色,在接戏之后,每天4点钟就起床练习咏春拳,平均一天花费16个小时,坚持了整整两个月。


据传,总练习时长竟超过700小时。


还有《少年杨家将》中的胡歌、《天下第一》中的叶璇,拿捏到位的力量感加上设计新颖的技巧感,从来也没耽误武打戏的精彩。



老派打星淡出荧幕,新一代动作演员青黄不接,愿意研习武打戏并亲自上阵的年轻演员也越来越少。


让武打戏从演员这一核心环节就开始陷入僵局。


更艰难的是,大环境之下,制作影视剧的时间越来越短,制作团队的精力大都放在如何最快地吸引观众的目光。


与容易制作,也极受CP粉喜爱的撒糖情节相比,设计一场完美的武打戏,不仅对剧情要求极高,对制作团队来说,也是耗时耗力的极大挑战。


所以,泛滥的慢动作镜头,不再承担展示招式繁杂的作用,只需尽情展现男女主角之间碰撞的情绪,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仅有的一些简单武打戏的设计,也只是为了营销的热搜能有新颖的关键词。


武打戏,被当成了剧组证明自己用心程度的“利器”。


这一利器,伤害了备受期待的观众,伤害了电视剧的口碑,最终伤害的是国产剧的“脸面”。


曾经,我们坐看风起云涌、亦真亦幻的江湖世界,想着能拥有天高云淡、任我飘摇的自由。


唱着“江山笑,烟雨遥,红尘俗事知多少”的歌谣,感叹任刀剑无眼,斩不断儿女爱恨情长的纠葛。



不过匆匆几年,那个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就在喧嚣中被尽然淹没,终成看戏人心中一场梦。


醒来后也只能回味着,长叹一句:


“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一襟晚照。”



本文转自公众号谈心社(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提供一个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为你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青年文摘视频号,给你的生活添点料

聊热点 听故事 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