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网刷屏的河南女大学生聊天记录,背后的故事我不敢看!

青年文摘 2022-09-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书 Author 有书乔木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有书乔木

来源:有书(ID:youshucc)



前两天,在网上刷到这样一段让人泪目的视频。


一位老家河南的22岁女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分享了跟爸妈的一组聊天记录:


“爸妈,我找到工作了,有点儿累,但慢慢就好了。”


“我还有十天左右就放假回家了,到时候去看看你们。”


“爸妈,我以后可能都结不了婚了,我怕我受委屈了也没有娘家可以回。”



原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日常分享。


直到看到这样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忍不住眼眶一酸:


“妈妈,我梦到你了,突然醒了。


“对不起啊,快忘记你的样子了。”



原来,女孩的父母,在9年间,先后离开了人世。


2013年,女孩的母亲病逝。


可命运并没有就此收手,2017年,父亲因意外也永远离开了她。


只剩下她一个人,在漫长的时光里跌跌撞撞,走了很久。


怕的时候没人陪,哭的时候没人哄,累的时候没人疼。


于是,在父亲去世以后,她开始尝试给父母曾经的社交账号发消息,倾诉自己每天的生活,哪怕只是琐碎又平淡的日常。


尽管她知道,自己发出的消息,永远不会有回应。


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只希望爸爸妈妈多去梦里看看她。


因为她害怕自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忘记他们的样子。


《史记》中说:


“人穷则反本……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人都是如此,越是在外面受了委屈,有了难处,便会不自觉地寻求家人的庇佑。


在父母面前,我们可以撒娇,可以软弱,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当父母还在时,我们讨厌他们无休止的唠叨,也懒得什么都对他们讲。


可当我们失去了他们,才知道:


能够坐下来,简单聊两句家常,有多么珍贵。


撒贝宁曾在一档节目中,说起一件让自己抱憾终身的事。


他在母亲去世后,打开了母亲的微信。


当看到自己和母亲寥寥无几的几段记录后,他突然有种说不上来的难过。


因为自己每天跟朋友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可面对母亲,他却“失声”了。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孩子和父母的渐行渐远。


2018年,腾讯曾经做过一项统计报告——《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


数据显示:超过52%年轻人的朋友圈都屏蔽或曾经屏蔽了父母;与之相对的,是40%的父母会浏览孩子每一条朋友圈。


换句话说,在中国1.74亿的年轻人中,有将近1亿年轻人的朋友圈屏蔽过父母。



曾经,我们的世界很小,小到父母就是我们的全部。


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都会叽叽喳喳地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日常。


他们知道你最爱吃的是什么,知道你最好的朋友是谁,知道你受了委屈会第一时间扑到他们的怀抱。


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离父母越来越远了?


“天凉了,记得多加件衣服”是唠叨;

“别一天到晚玩手机,眼睛会坏掉的”是束缚;

“这个怎么用?我不会操作”是无知。


好不容易打通电话,他们殷切地问你什么时候有空回家,你总推脱“下次”“改天”。


可下次是哪次?改天是哪天?


他们不再年轻,也不再全能,在你的眼中,他们似乎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


演员金晨曾在节目中抱怨过,说自己和爸爸的关系像“最熟悉的陌生人”。


因为父亲老是喜欢给她打电话,打听她的工作和生活,这让她觉得很困扰。


时间久了,她会故意不接爸爸的电话,不回爸爸的信息,还会对爸爸屏蔽朋友圈。


无奈之下,父亲只得向她身边的朋友打听她的近况,可换来的却是女儿的日益反感。



女儿的生疏,让父亲在伤心的同时,还不忘替孩子找补:


“我没给她距离,她给我距离,很多时候都不回我,问了也白问。


“但是问了吧,她看到了,我心里就安慰。”



这或许是很多父母的心声。


是啊,你长大了,成熟了。


你有事业要忙,有生活要过,有无话不说的朋友,也有能彻夜长谈的知己。


你不再第一时间想到父母,甚至主动关闭了和他们交流的那扇门。


可你不知道的是,父母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几乎只有你。


很多时候,他们的手已经伸不过来了,但是他们的心却一直在你身上。


哪怕隔着时光,隔着距离。


他们选择用笨拙的、固执的,甚至是你讨厌的方式,默默地守在你的身后。


只期待有一天,你可以一回头就能看到他们,给你支撑,护你周全。




看过一句话: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


“下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都不会再相见。”


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因为习惯了至亲的存在,反而会经常性地忽略他们,以至于失去后才追悔莫及,抱憾终身。


可是,再多的怀念,也比不上他们还在时,及时的陪伴和关心。


还记得《在人间》栏目中,那个叫倩倩的女孩吗?


大年初一,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


“以前不觉得妈妈在有什么,但当我再也得不到了,感觉就像在黑暗的寒夜里,突然被撤去裹身的棉被,暴露在无尽的暴风雪里。”


她会偷偷听妈妈之前发的语音,会在超市货架前,看到妈妈生前最爱吃的酸辣粉时,突然崩溃大哭。


她还一直保存着妈妈帮她收拾屋子后,留给她的一张纸条:


“你做蛋糕的面粉过期了,我给拿走了,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


“你一个人生活以后买小包装‍的,东西都要归好类,免得自己不记得。


“好多东西买重了,用不了是一种浪费。


“别嫌妈唠叨,日子是要精打细算地过……”



真正的心痛,从来都不是摧枯拉朽的痛苦,而是绵绵密密的遗憾。


它藏在他们用过的水杯,穿过的衣服,以及随手放在床前的小说里……


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份遗憾会突然朝着你的心脏开一枪。


贾玲曾在《你好,李焕英》爆火后接受采访。


向来爱笑的她,在提及母亲时,却满是遗憾:


“妈妈走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快乐,我的快乐永远缺了一角。


“有时候你觉得你的成就最想让那个人看到,可是她已经看不到了。”



费玉清在功成名就后选择退出娱乐圈:


“这么多年来,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却也忽略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


“掌声也填补不了我的失落,到任何演出地点都让我触景伤情。”


这份迟来的亏欠,压倒了他,也击中每一个为人子女的心。


如今的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缺失的陪伴,日后可以好好弥补。


却忘记了,来日方长,敌不过世事无常。


村上春树在小说《1Q84》中写道:


“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


“你所爱的人,一人接着一人,从你身旁悄然消逝。”


所以,趁着他们还健在,多一些陪伴,多一点沟通,多一些关心。


哪怕只是一通电话、几句家常、饭后一起散散步……


别让陪伴变成遗憾,别让他们等得太久,别让我们想要拥抱他们的时候,却只能伸手在风里。


点个“在看”,愿所有父母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愿每一位子女都不留遗憾,陪着父母,慢慢变老。


你有多久没给爸妈打电话了?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18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有书乔木,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主编,微信:youshu925。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