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被撞身亡10天后,妈妈也走了

青年文摘 2023-06-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风窗 Author 永舟

本文授权转载自“南风窗”,点击上方关注

ID:SouthReviews

作者:永舟


5月23日,武汉市某小学一名一年级小学生被老师驾车撞伤,后送医抢救无效不幸离世。6月2日,该名小学生的母亲从自家小区24层坠楼身亡。


母子双亡,悲上加悲。此前孩子车祸时,一部分网友对这位母亲的“网暴言论”被扒出来追讨。所谓“网暴”,大部分是对这名母亲呈现出来的“丧子之痛”不够彻底、不够符合一般标准的质疑,诸如“化着精致妆容,像是特意打扮一番后才赶了过来”“这位妈妈是想成为网红吗”……


网暴者对于该母亲的攻击


新闻下午才放出,几小时内,对网暴者的谴责与声讨不绝于耳。背后的愤怒和悲伤,人所共有。


大家几乎都坚信,这位可怜的母亲被网暴者掐灭了最后的生存意志。


我们没法知道,网络暴力是不是压死这位妈妈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悲上加悲,也难怪公众们以愤懑的心态,呼吁“必须让他们付出法律代价”。


对受害者苛责,进行道德审判或恶意揣测,在过去的新闻里一点儿也不陌生。两年前的寻亲少年刘学州,就是在忍受不了网友毫无根据与底线的暴言攻击后,留下遗书,结束了年仅18岁的生命。


而这一次,事态看上去更为惨重。一个已经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在忍受丧子之痛的同时,还要忍受来自陌生人的恶语相向。在这短短几天内,这位年轻的母亲恐怕承受了有生以来感受到的来自世界最大的恶意。



谁在网暴?


理解网暴者的心理,其实一点也不难——是的,让我们尝试去理解,在一切批评和判断开始之前,理解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总有人好奇网暴者是否在生活中潦倒困顿,便将戾气和怨气发泄到无人知晓的网络世界。这的确是一种猜测,但并不能作为倒推的结论,普遍理解的网暴,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词,而这句话、这个词语背后,也许仅仅是一秒钟的冲动甚至好奇。


可能是想彰显独立思考的糟糕尝试,可能是自以为的“玩笑话”,甚至可能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质疑。也可能是低成本、大面积的网络普及,带来的一种必然情状:我就这么说了,试试看,有多少人赞同我。


他们也许一开始就并不真正关注事件,也许唯一的出发点是“看热闹”和“搅混水”的心态。当然,也可能如更多人愿意相信的那样,仅仅出自毫无道德底线的恶意与卑劣。


总之,网暴的逻辑就是根本没有逻辑。网暴的本质,恰恰是切断一切连贯的理性,像速食短视频和小报新闻那样,掐头去尾,截取看似最能彰显自己“独特”“吸睛”的要素,对情景与叙事进行断章取义、画蛇添足或狗尾续貂。


从医院的视频里可以看到,这位母亲相比起孩子父亲表现得相对“淡定”,她没有大哭大叫,甚至拦住了要对肇事老师动手的丈夫。



在一般人的视角看来,这位母亲是坚强、理性的,她自知教师并非有意撞上儿子,因此拦着丈夫不让他冲动伤人,这一下意识的举动折射出她是善良的。


她穿着黑色制服、戴着首饰、化着妆赶到学校,按照正常人的智商和逻辑,即便没有当过父母,也不难想到最可能的一种情况——这位母亲没来得及从工作场所换身衣服、卸下妆容,在得知噩耗后就匆匆赶来学校。


毕竟,车祸发生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任何一个食过人间烟火、上过班的成年人都能想得到,的确有很多工作岗位,是需要员工穿制服、女性员工化淡妆的。


而这些,都被网暴者理解为了完全相反的意思。在他们眼中,没有情绪失控的母亲是不合格的。不合格倒是其次,没有表情崩坏,没有号啕大哭,甚至在镜头里看起来“光鲜亮丽”,她“是何居心”


光鲜亮丽的母亲在网暴者看来是不合理的 /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这四个字一旦出来,所有的悲痛、惶恐、麻木,都会在一瞬间被轻飘飘消解。


上过网的正常人,大概都会对这四个字感到生理不适,它们可能被伪装成各种模样,比如“屁股歪了”“带节奏”,等等。


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也没有任何逻辑基础的价值站位,似乎根据只言片语、几帧画面,就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动机、深层次目的做出审判。


这即便不是网暴的根本原因,也构成了大部分网络恶语来势汹涌的重要原因:在一种被深信不疑的正确道德观之下,每个人的一切都可以被解构,被剖析,揪出其中的“动机”和“目的”。



投向母亲的恶意


每次出现类似的个案,“网暴”的出发点其实本质都八九不离十——按照某些既定模板,去扩展、编造当事人的“居心”与“虚伪”。而这些模板,大多杂糅了更早的小报体和网络时代的“唯流量体”,二者结合,最大程度满足了在闲时和惰时的窥私欲。


之前的刘学州,包括更早的江歌妈妈,都曾被匿名者质疑“是不是想出名”“为了流量”。这是一种新型但杀伤力极强的网暴思路:但凡为了一件事不止不休地追究到底、反复曝光和发声,当事人就一定是在追求流量,是想当网红。


江歌妈妈江秋莲


得承认,流量的确重塑了这个时代,但也重塑了部分人的大脑,将它们变得扁平、狭隘。


一句轻飘飘的“炒作”,可以概括近几年大部分在公众视线里声嘶力竭、不吝表达的新闻当事人。


而就在今年几个月前,被网暴后自杀的粉色头发女孩,曾被造谣“老少恋”“不正经”。这是年轻女孩最常遭受的一种黄谣,其背后的根源,是“女子本弱”的一种刻板印象,是将女性物化为从属品的文化心理惯性。


如果你留心,粉发女孩郑灵华和这次坠楼身亡的母亲,都有着两点共同——年轻,漂亮。


粉发女孩郑灵华被造黄谣


这份对比和联想很残忍,也可以说是冷漠,但即便你不愿承认,也不可回避。男孩去世当天的新闻视频底下,就有不少人的留言对这位母亲评头论足:“挺漂亮的”“身材不错”“保养得很好”。


于是,这次网暴相较于其他类似事件,又更添了一份特殊的视角。社会舆论对年轻、漂亮的女性的恶意,仍然一如既往地,来得轻而易举、雷同而熟练。


从女孩到母亲,世界对她们的期待仍然是那一套,束缚也是那一套,利刃也还是那同一把。


一个年轻母亲,在平日的生活中,凭什么就不能妆容精致、穿黑丝袜?


孩子事发在寻常一日的下午,校园已敞开校门,进入正常上课秩序,我们要期待一个从“日常”中忽然被拉进突发事件里的母亲,不修边幅、灰头灰脸地从家中赶过来吗?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这些基于心中想象戏剧的铆钉,同样是一种毫不费劲的、复制粘贴的思维惰性。把“不正经的女孩”“炒作”“好妈妈”等标签拆分成几个关键符号,再往个体的人身上对号入座,就能丝毫不耗费精力和智力地去给一个人审判与定罪。


你能说这些“懒惰者”不是“人”吗?也不全对,事实上,他们其实恰恰是把人内心深处最极致的恶意释放了出来。即便不是恶意本身,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类幸灾乐祸的心理被放大了。


人性是易感的,人性也是冷漠的;人性是残酷的,也是温暖的。完全相反的特质常常让我们在“人性”当中无所适从,时而感到逼仄窒息,时而荒凉无助。



还能怎么办


那么,面对网暴者,我们究竟还能怎么办呢?


一直以来,呼声最大的是立法。这一点,其实已在近年来的社会事件中看到推进的苗头,但涉嫌违法的前提,多是存在诽谤、造谣、寻衅滋事等具体情节。


网暴其实是一个边界模糊的概念,杂糅了我们对道德、善恶等相关社会文明规范的期待与认知,“暴力”的感知,最主要还是取决于承受者的个人心理尺度。


《分手的决心》剧照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二十余年,如今,天天上网的网民基数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数据。如果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人,那么网络世界的确就是一个鱼龙混杂、险象迭生的江湖。


在这个网络江湖里,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一”。


人们的网名不一,喜欢的、被大数据推荐的话题不一,对待同一个产品、作品的意见与观点不一。当初,正是这些纷繁丰富的不一,让网络成为令人激动的窗口,将我们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后来新媒体时代,话筒交给人人,经历了一系列“语言能杀人”的公共事件后,人们才开始担忧,贴上“文明发言”的标语,甚至呼吁“网络发言实名制”。


但其实这是可行性较差,也是多数人最不想采取的一种方法。


“马甲”延展了每个人的可能性,赋予每个人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让人得以看见千千万的多样表达。


如果用一种单一的道德正确去约束“网暴者”,既不现实,也不理想。


被网暴压垮的普通人,糖水爷爷放弃生意回老家 / 图源:长江日报


只不过,这种辨析,对于身处悲痛深处的受害者来说,太过残忍。


因此,我们目前的确找不到一个对网暴者的最佳处理方法,能做到提高理性辨析能力,已经是一种纠正和规避了。


其次,即便你内心存有疑惑甚至是质疑,也一定要明白,语言是一种权力,当你想使用这份权力的时候,想想自己曾经从中得到过的裨益与伤害。


与大家共勉。



  关注它,能让你听到更多真话,多一分对世界的理解。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青年文摘视频号,给你的生活添点料

聊热点 听故事 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