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大家谈丨张晓军:“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十大问题(上)

张晓军 西浦ILEAD 2021-12-23

教育

大家谈


教育大家谈栏目倾力打造原创教育思想品牌。在这里,ILEAD将邀请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研究学者与知名领导者,为您分享高等教育变革实例,深度剖析观点,解析前沿热点,带您走在高等教育变革第一线。


导语

“互联网+”时代来临并开始深入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领域也受到互联网的全方位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从价值功能,到教育体系、教学模式、组织模式等都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发生根本的变革。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军博士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应重点关注的十大问题,希冀能够促进高等教育面向未来的系统变革。


全文分为上下两篇,本篇为上篇,下篇将于7月10号在“西浦ILEAD”公众号发布,敬请关注。



1

“互联网+”时代,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是什么样的?这种改变将对教育有何种需求?


“互联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自2012年提出以来,已经成为各行各样融合互联网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的重要途径。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将“互联网+”确定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则是将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结合的一种新教育形式。



互联网技术以即时通讯的大力发展为起点,几十年来,已经涌现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诸多新技术革命。这些新技术对于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产生了根本的影响,有人甚至将由于互联网引发的一系列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当然,这些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其中最具革命性的又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大数据为人类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对于教育而言,大数据可以帮助大学更好地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并且能够采集到所有的教育过程的完整数据,从而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做出精准的学习支持和服务。



如果说大数据可以让当前的教育体系变得更好的话,人工智能则可能会彻底颠覆当前的教育体系。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但人们已经看到它对于教育的影响,特别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重构,可能会使当前很多产业消失的同时产生一大批全新的行业,这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


另外,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简单的技能和操作性工作将由机器来完成,留给人类的工作可能主要在创造性和社会性的领域,这时教育机构就需要彻底改变当前以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主要目的的体系。



更重要的,在一个由机器人来负责大量技能性工作的社会里,人的主要价值将会是什么?人的生活方式将会如何改变?未来的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是什么样的?这种改变将对教育有何种需求?这些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思考未来社会及其教育的起点和关键。



2

未来的大学和社会到底如何融合?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人的学习。黄荣怀等学者对比了人类文明进程不同阶段人类学习的差异,指出在信息化时代和智能时代,人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三方面和工业时代有很大不同:内容上注重核心素养和数字公民,而不再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式上注重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而不是班级统一学习;环境上更加依赖互联网的数字化空间,而不再是封闭的校园。


互联网给予了学习者更自主、灵活的学习选择,出现规模化学习、跨界学习、定制学习和众创学习、泛在学习、仿真学习和休闲学习等新模式。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面向真实的深度学习、基于证据的智慧学习以及突破校园的无边界学习将是未来学习的基本特征。



在这个个性化、数字化的学习时代,人类的学习将突破时空的限制,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形成面向全社会的新型教育生态和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学校只是为学习服务的机构之一,学生的学习还将发生在诸如数字化学习中心(如MOOC平台)、虚拟空间、游戏空间等新型的学习服务机构提供的环境中。


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化学习中心可以基于学习者以往的学习活动及表现为学习者推荐精准的学习资源。因此,未来的学校,将不再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唯一场所,在共生时代,大学需要和社会上其他为学习服务的机构合作支持学习者的学习。传统的大学被视为象牙塔,独立于社会之外,但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大学已经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相反,当前的大学需要深入地嵌入到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


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产教融合,就是推动大学与社会互动的例证。但是,新时代的大学社会互动,不止在传统的实习和实践领域,而是大学与产业界的深入融合来培养熟知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3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价值反思


 互联网时代,大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 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改革来重塑在数字化学习时代的价值?


如果大学还按照工业时代的“以教学为中心”的规范学习体系,无法转型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大学的未来将令人担忧。例如,2012年MOOCs的横空出世,引发了教育界甚至社会对于大学未来的担忧。


哈佛大学战略学教授克里斯滕森就在2014年预测,未来15年美国的大学将破产一半;美国政界老牌杂志《国家利益》破天荒发表了关于教育的话题,说未来50年美国的大学会消失一半;来自产业界的斯坦福大学Udacity 公司创始人塞巴斯蒂安•特隆(Sebastian Thrun)则预测,50年后美国大概只剩下10所大学。尽管这些预测能否成真存疑,但却反映了互联网到来后对于传统大学价值的挑战。



互联网正在挑战传统大学传播知识这一核心功能。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学是社会中保存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里的课程和学生参与的其他重要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互联网的出现让社会中的知识分布出现根本变化,信息时代的知识随处可得,大学失去了知识垄断地位后,其对于社会的价值大幅减弱,从而对于学习者的吸引力也不断下降,近年来全世界的大学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就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空前低落,大量的学生不愿意来到课堂,即使来到课堂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讲授的知识上。



可见,当知识随处可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已经不再重要,而在被知识包围的网络世界中如何自主习得所需要的知识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就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互联网对大学的冲击,本质上要求大学必须重新思考其育人的目标,改变传统的学习知识为学会自主学习,以及通过具体的项目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深度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近几年来,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当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根本的挑战,人类在未来如何与机器人共存,是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的劳动者的大学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4

互联网时代大学亟需系统变革育人体系


● 今天的大学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 如何把大学所有的课内外场景借助信息化平台融合为全新的学习环境,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并不被其他的学习提供者所替代?


当前的大学育人体系核心部分是教学的体系,只要一提到人才培养,则直接落实到教务部门,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包括专业、课程、教学、教材等要素,这是几百年前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模式。


这一模式并不认为大学的学生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后勤服务等非教学事务为育人的组成部分。例如绝大多数的大学学生管理部门将自己定位为维护教学秩序辅助教学的部门,核心目标是不出事,并不是育人,像财务和人事等部门就更和育人联系不起来了。这些传统的观念将无法适应未来对大学的需求。



互联网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冲击,要求大学要依托互联网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体系提倡大学里所有的人和部门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和育人部门。这和工业革命以来大学以课程、教材和教师作为主要的育人资源的传统有显著差异。


近几年风靡世界的密涅瓦大学、奇点大学等新创大学,最核心的改变就是大学不再是简单上课学知识的地方,而是一个为学生提供了解甚至融入真实世界的学习环境,同时给学生提供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的指导和支持。这些探索都代表了互联网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新形态。



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体系信奉客观主义的哲学观念不同,“以学生为中心”建基于建构主义的哲学思想。


建构主义将知识看作是非客观的,内部建构的社会媒介和文化媒介。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存在于其发生的环境中;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建造出来的;在学习过程中,之前的经验和认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学习发生于学习者去解决有意义的、开放的以及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任何发生社会建构的社会交互环境,具体到大学的情境中,可以想象大学的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实习甚至游戏时间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情境。这就要求大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必定是一个系统的举动,融合来自课堂和课外的所有涉及学生活动的场所和情境,当前的信息化发展为这种融合创造了条件。

——————————————

本文修改发表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6月2期

本文作者张晓军 副教授 

▪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常务副院长

▪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学术助理


近年来主要从事教育领导力及教学改革的培训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与组织变革、组织领导力(主要在中国环境下的本土领导力研究)、未来大学、社会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论等。


征稿丨教育大家谈,说出你的观点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简称“西浦ILEAD”)倾力打造原创教育思想品牌,欢迎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从业者投稿,分享高等教育变革实例,与同仁们一起深度剖析观点,解析前沿热点,让我们听见您的声音。


话题参考: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等;您想对老师说的话,您想对领导说的话、您想对行政老师说的话等。


我们欢迎一切与教育相关的话题,题材不限,字数尽量控制在2000字内以保证微信端的最佳阅读体验。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Zhen.Wang@xjtlu.edu.cn,联系电话 0512-81884919。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说出你的观点和建议。

西浦ILEAD将精选优秀的留言评论,

并送出包含《理性狂言》书籍的精美大礼包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的专论教育管理的著作,席教授深深体会到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高教模式、管理架构、大学文化的弊端和潜在风险,试图以理论研究、政策建议、自我探索和管理实践起到一点点促进作用,希望能对教育的前行,特别是在中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发出一点点能够让人反省的声音,为教育反思、大学重塑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摇旗呐喊!



8月23日-25日,第七届高校任课教师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将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开班,本次研修基于前六次公开研修的积累和几十所院校定制项目的经验总结进行了大幅升级,欢迎各位教师报名参与!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戳阅读原文,报名高校任课教师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