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十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在上海市举办

6月28日至29日,由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承办的第十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在上海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背景下的检察权运行”,参会的法学专家学者、高级检察官代表围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背景下的检察权运行、检察权运行理念、运行实践、运行保障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对本届论坛作出专门批示,要求“论坛要注意了解、把握党组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工作举措、思路理念,引领方向、统一思想、集思广益,更好为新时代检察工作新发展服务”。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如林出席论坛并讲话。李如林强调,张军检察长的批示为本届论坛以及今后检察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李如林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专门部署。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依法治国重要力量的检察权科学有效运行问题,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检察权运行还面临诸多理论和实践挑战,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检察机关按照中央深化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加强检察权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检察权科学有效运行的方式和途径,谋划新时代检察事业的更大发展。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检察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推进检察权运行理论的创新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回应重大理论关切,处理好实践难题,推动检察权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发展。二要开阔视野顾大局,推动检察工作理念创新,发展检察权能运行新思路。树立和贯彻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充分运用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坚持“三个效果”相统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三要立足办案谋发展,研究检察办案工作机制,丰富检察制度和机制内涵。要以法律精神为指导,以办案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不断优化职权配置、机构设置、办案机制,强化刑事诉讼监督传统优势,推进民行检察监督创新发展,完善公益诉讼工作机制,构建刑事执行检察科学发展新模式,实现司法公开智慧化。四要应对挑战重自强,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要在怎样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上下功夫、做文章,造就理想坚定、能力过硬、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队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他从检察制度和诉讼制度当前比较关注的话题为切入点,谈到公共利益问题,及其如何借助检察机关检察权的行使得到确认和保障,以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确认、保障和维护公共利益。他提到从2005年至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已经走过14个不平凡的岁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与检察机关的合作,今后将一如既往地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大的力度参与到检察机关的各项工作中,希望人大法学院能够在中国检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届论坛为期一天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检察权运行理念”、“检察权运行实践”、“检察权运行保障”3个分议题,就检察权的配置、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不同检察职能的运行理念与实践、检察权运行的内部监督制约、检察官司法责任制与业绩考核的地方实践、检察权运行的智慧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我院谢望原教授、李奋飞教授、刘品新教授和魏晓娜教授分别参与发言或点评。

魏晓娜教授以“检察监督职权运行的若干基本问题”为主题,从体制与技术两个层面解释了法律监督职权,并指出监督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诉讼监督,还需找到一定基准,拓展到行政执法,甚至立法领域、规范性文件制定领域。随后,她解释了监察监督权与检察监督权的不同,以及检查监督与法院间存在的关系。


李奋飞教授做了主题为“刑事审前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的发言,他认为在改革大背景下,只有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尤其是刑事审前程序中扮演好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把控案件质量,优化诉讼结构,真正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最终实现诉讼模式的优化。


谢望原教授从四个角度介绍了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认罪认罚从宽政策: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宽”的内容;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并不是意味着认罪认罚必然从宽,不是应该也不是必须;第三,认罪认罚必须是当事人;第四,切不可误导当事人认罪认罚。


刘品新教授从保障、科技支撑司法、科技引领司法、科技驱动司法四个关键词讲述了科技创新和司法改革的关系;讲到法律人与科技人间的融合关系;最后针对206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本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涉及到许多前沿问题,学术界与实务界在研讨和交流中对检察权运行理念、运行实践、运行保障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检察权运行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山大学:博导被曝性骚扰师生,请别沉默以对

劳东燕 | 毕业十年,庆幸自己没有成为当初厌恶的人

《法律方法》最新稿约

武汉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第一批)发放通知

38岁姚明历时7年从上海交大毕业!演讲:差点因高数退学,未来是你们的!

邱勇校长在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以开放精神点亮人生

邱勇校长在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用一生去追寻意义

傅书宁在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校友代表管晓宏在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 人生选择和选择人生

校长邱勇向2018级新生赠书《从一到无穷大》并致信勉励新生“感受科学魅力,启迪科学梦想”

孔祥俊:人贵有骨气和贵气 ——在凯原法学院2018届秋季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