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前300名)
来源 :评价百脑汇
编者按: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排行榜采集了法学下9个二级学科前100位高被引作者的中文论文数据,并设置了6个指标,将各个指标的数据在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结合对应的权重计算每位学者的得分,最终确定前300位法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榜单。原标题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法学学科排行榜分析报告:基于中文论文的研究(2017版)
排行榜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共设有6个指标,分别是近5年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TN)、他引总量(CN)、论文下载量(DN)、H指数、AR指数和高被引论文篇数,各个指标的数据在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结合指标对应的权重计算每位学者的得分,获得最终排名。本排行榜的指标中仅“近五年核心期刊发文量”采集的是学者2012-2016年的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数据,其余指标采集的均是学者的所有年限数据。如果学者近五年有核心期刊发文,则该项指标有得分,反之则无。由于部分学者存在单位调动以及部分单位更名的现象,为保持客观真实性,上榜学者的单位以发文时的署名单位为准,因此,排行榜中存在个别学者的单位与实际单位不一致的现象,课题组尊重原始数据,未根据学者现在的工作单位进行调整。微信版本篇幅有限,详细的研究报告和研究方法见评价中心网站(http://evaluation.chd.edu.cn)。本研究的学科划分是以在中国知网发文的学科划分为依据,由于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等学科有一定程度交叉,因此,部分学者的学科划分与实际从事的工作所在学科不完全一致,为了保持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课题组对此未做调整。
法学学科排行榜上榜学者单位分布表
注:1.本表中的学者按照本学科内计算分值排序;
2.黑体加粗的学者姓名表示该学者为一级学科的上榜学者;一级学科是从该学科所有二级学科上榜学者中按一定比例遴选得出。凡是上榜的学者,无论排名顺序如何,均是在各学科领域论文影响力较大的学者;
3.排行榜上榜学者的学科划分以在中国知网发文的学科划分为依据,部分学者的学科划分与实际从事的工作所在学科不完全一致;
4.本表中的序号仅表示顺序,不表示排名先后。
法学一级学科
排行榜分析报告
排行榜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按照知网划分的发文学科,法学一级学科共包含9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公安、法理/法史、宪法、行政法及地方法制、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与司法制度、国际法。本排行榜采集了每个二级学科前100位高被引作者,共计900位学者的中文论文数据。排行榜共设有6个指标,分别是近5年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TN)、他引总量(CN)、论文下载量(DN)、H指数、AR指数和高被引论文篇数,各个指标的数据在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结合指标对应的权重计算每位学者的得分,获得最终排名。以法学所包含二级学科的数量为主、学者被引平均数为辅,确定300位学者进入法学学科排行榜榜单。从学者所属机构分布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关键指标与综合影响力的关系、学者影响力与学校性质的关系、与2015版的上榜学者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报告仅分析了前300位法学一级学科上榜学者的情况。
1.学者所属机构分布情况分析
本研究将学者的所属机构划分为六类,即985高校、211高校、其他高校、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和其他机构,分析法学学科前300名最有影响力学者的所属机构分布情况。从中可看出,来自985高校的学者最多,占到了64.33%,超过了其他五个机构之和;其次是其他高校和211高校,分别为18.00%和10.67%;最后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入围的学者较少,分别为5.33%和1.00%,其他机构也有0.67%的学者入围(图1)。说明在法学学科,985高校的学者影响力远远领先其他机构,其他高校和211高校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
图1 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所属机构分布图
2.学者地域分布情况分析
在我国地图上,分析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的地域分布情况,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各省市入围学者人数的多少,颜色越深表明入围学者人数越多。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学者的单位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尤其是东中部的北京、湖北、上海和江苏等省市(图2)。其中北京的入围学者最多,有147人;其次是湖北,有30人入围;上海、江苏、重庆分别有26、20、17人入围。说明这些地区的法学学科学者实力相对较强。
图2 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地域分布图
3.单一指标与综合影响力的关系分析
在本排行榜的六个指标中,选取他引频次、AR指数和高被引论文篇数这三个关键指标,通过绘制折线图,分析在法学学科中,这三个指标与综合排名之间的关系,图中横坐标轴表示这300位学者的排名顺序。据图3显示,他引频次随着排名的推后而下降,整体的他引频次波动较大,但是,在第50名学者之后,这种下降关系并不突出,偶尔出现较大波动;AR指数在平稳中波动,与排名并无明显的关系;高被引论文篇数总体较少,并未呈现出清晰的变化特征。说明,前50名学者的排名与他引频次具有一定的正向关系,AR指数与高被引论文篇数对排名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单一的指标并不能和综合排名直接相关,需要使用综合的指标客观地反映学者的影响力。
图3 法学学科关键指标与综合影响力关系图
4.学者影响力与学校性质的关系
本部分通过将学者的所属高校划分为五类,即政法类、综合类、师范类、法学研究机构和其他类别机构,统计法学学科前300名最有影响力学者的学校类型,从而分析学者影响力与学校类型间的关系。根据图4可以看出,法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最多来自于综合类院校,有182人,占总体最有影响力学者人数的60.67%;其次,有66位最有影响力学者来自政法类院校。这说明相比综合类院校,政法类院校在产生最有影响力学者上无明显优势。
图4 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学校类型分布图
5.法学学科2015版与2017版排名对比分析
本部分通过对比分析2015版与2017版法学学科前50名最有影响力学者的排名变化情况后,发现两次均在法学学科排行榜上的有34位学者、34个单位(表1)。
表1 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排名对比表(2015版 VS 2017版)
在2015版与2017版法学学科排行榜中,通过对比分析两版排行榜前50名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信息,发现学者的重合率是68%,超过半数的学者均在榜上;单位的重合率是68%,超过半数;学者所在地域的重合率是84%(图5)。
图5 2015版与2017版排行榜的重合率对比图
在2015版与2017版法学学科排行榜中,通过对比分析两版排行榜前50名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所在省份发现,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主要集中在北京,其次是上海和湖北等地(表2)。
表2 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所在省份对比表(2015版 VS 2017版)
注:本表仅统计我国大陆地区的情况。
法学一级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法学各二级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法学共有9个二级学科排行榜,分别是公安、法理/法史、宪法、行政法及地方法制、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与司法制度、国际法。法学各二级学科排行榜共上榜874人,分布在159个单位。具体如下:
1. 公安
2. 法理、法史
3.宪法
4. 行政法及地方法制
5. 民商法
6. 刑法
7. 经济法
8. 诉讼法与司法制度
9. 国际法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版权属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本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评价百脑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