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候选人”与“博士生”是一回事儿吗?
来源:科学网
作者:赵斌
刚才阅读他人博文,有人对“博士候选人”的称呼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某位名人的杰作, 不如称博士生,又有人附和,认为这是“假洋鬼子们故作姿态的翻译”,也同样认为“博士候选人”和“博士生”是同义词。
不过,但凡在海外接受过博士教育的人,对“博士候选人”这个称呼并不会感到诧异,而且会觉得这样的说法非常好。这也许正反映了中外博士生教育制度中的差别。下面先搬运一些现存的文字来说明一下,并表达我的观点和认识。
一般,欧、美国家的博士生【注:但有许多博友认为欧洲不是这样,应该是北美】在入读课程至获授博士衔期间,会经历以下阶段:
1. 完成指定的修课式课程,通常是研究方法论或有关学术范畴的研究院程度课程。
2. 部份教育机构会要求新入学的博士生在设定的年限内通过“资格考核”(Qualification Exam),通常为入学后 2-3 年内必需通过。
3. 撰写论文/研究计划书,并取得论文导师批准进行。
4. 开始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此时,博士生可自称为博士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
5. 呈交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Viva-voce),部份院校会要求先通过答辩再提交论文。已通过答辩但未提交论文的博士候选人可以在个人学术资格清单上写上毕业学衔的简称加上 ABD(All ButDissertation,尚欠论文)一字,如Ph.D. (ABD),表示自己将获博士资历。
6. 获授博士学位。
事实上, 在美国,博士生、博士资格候选人的这种区分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攻读学术型学位的博士生能否称为博士候选人,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通过博士资格考试,才能进入博士论文的写作阶段;否则,只有继续称为博士生。要知道,这种考试是动真格的,与目前国内的中期考核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是以口试为主的综合考试,考核时间可以很长,系里所有老师都有资格提问。因此,只要那些读书足够多、足够深的人才有能力应付老师的各种提问。很显然,这个制度将许多混混挡在了门外,许多博士生就是因为过不了这一关而拿不到学位的。正是因为获得这个资格非常困难,因此也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在英文学术界,“Doctoral Candidate”是一个有份量的头衔,印在名片上绝对不丢脸。
相对来说,通过这个考核而最终没有获得学位的学生是很少的,最后的博士论文答辩倒更像是在走过场。因为他们相信,经过这种严格考核的学生,最终的博士学位论文预期是不会太差的,至于实验是否成功,是否能写出高水平的杂志论文,这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人家并不特别关注。即使一篇文章没有发,也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只要学生的学位论文写得足够好。因为创新性研究本身就有失败的可能,而且越是开创性的东西,越可能在初期一事无成。也许这就是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总体水平相对较高、思维相对开阔的原因。
日本接触西方社会相对比较早,因此其博士学位教育的流程也与欧美非常接近。台湾受美国教育理念的渗入比大陆彻底,因此也采用了成为“博士候选人”之前的严格考核制度。
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实行这个制度,因此“博士候选人”与“博士生”二者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如果博士生能100%成为博士候选人,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甚至在以前,有人对刚读博士的学生都称之为“某博”呢,被称呼的人也心安理得地接受;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差别,很少有人继续这么称了,而且一旦被这样称呼,他也会很不好意思,马上纠正。据报道,我国博士生培养目前开始进入注重质量的阶段。国内部分知名高校开始引进在国外通行的“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将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最近看到科学网大家正在热议研究生推免制度的问题,我也顺便凑个热闹,因为与这个话题是非常关联的。在美国,与“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政策相配套的是博士入学“申请制”:美国并没有什么博士生入学考试,采取的是申请制,通过申请的博士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再参加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他们正是通过这样的“宽进严出”模式,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学生,来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质量。
当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问题,西方一些好的制度在中国是否一定能发挥作用,需要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否则可能是东施效颦。当然,对于已经实行这个制度的机构来说,可以让通过这个考核的学生骄傲地称自己为“博士候选人”,真希望能通过这个制度的逐步实施提高中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