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2022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来源:西法大研招
2
0
2
2
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一
法学理论
Jurisprudence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1
所在单位: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朱继萍教授
壹
1
Part One
>>>>
学科专业简介
PROFILE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学科曾是司法部重点学科,现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1958年西北政法学院成立,法学理论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随之起步,“文革”期间停办,1979年复校后学科重建。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法学理论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具综合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的法学学科;曾设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西方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立法学、法律社会学、法经济学等学科方向。马朱炎教授、邵诚教授、王天木教授、严存生教授等历任本学科的带头人,为奠定本学科点在全国法理学界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法学理论学科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已形成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学科现有专职教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在硕士研究生导师当中,有12人具有博士学位,1位在读博士。学科曾聘请康奈尔大学的於兴中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刘作翔教授、浙江大学的葛洪义教授为客座教授,聘请华东师范大学陈金钊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谢晖教授为兼职教授,为研究生开设了学术前沿课程和主题多样的各种讲座。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担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常务理事2人、理事2人;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理事2人;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1人;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理事3人。本学科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其中,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人荣获“司法部优秀教师”,2人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1人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荣获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3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
法学理论学科重视优秀法学理论人才培养。自1984年以来已招收研究生37届,培养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其中有70余人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大学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政法院校或实务部门的理论骨干。
法学理论学科多年来一贯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法理学前沿》《法学研究与方法论》《法的一体和多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70年》等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发起法律价值问题的研究,随后还在法律文化、法制现代化问题等领域的研究方面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且吸引了全国许多学者参与讨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的“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就是主要依托本学科而发展起来的学术名栏。
复校以来,法学理论学科教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译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学》《法理学、法史学》《社会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载、转摘8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科研奖励29项,学会奖及其他各类奖20余项。
法学理论学科特别关注法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科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立法诊所教学项目,选派优秀青年法学理论教师到基层司法机关担任法官助理,并积极开展硕士研究生到司法机关进行半年实训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学科的“法理学”“法学导论”两门课程曾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法学理论教学团队是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学科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以学科教师为第一获奖人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作为主要参加人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材奖5项。学科还开办了“西北法学理论网”(http://nwjurisprudence.nwupl.cn/)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网”( www.marxistjuris.com/)两个学术网站,为宣传和扩大本学科的学术影响搭建了网络平台以及“西北法律理论”“马列主义与法”“法意天地”三个学术公众号,与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合办了“法治文化研究”公众号,为宣传和扩大本学科的学术影响搭建了网络平台。
法学理论学科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先后为西北地区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讲授法治讲座和普法教育讲课数百场,组织起草了《陕西省公路养路费征收条例》《西安市保障老年人权益办法》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建议稿,受托主持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以及西安市七十多部地方性法规的评估清理,参与了《立法法》等数十部法律法规草案的征求意见并提出了立法建议,参加了“法治陕西”“枫桥经验”“一路一带”等法治改革项目的研究论证和决策咨询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学理论学科努力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承办了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先后与《哲学动态》编辑部合作举办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论坛》、与《法哲学法社会学论丛》编辑部合作举办了“实践哲学视野下的法律观”学术研讨会、与韩国釜庆大学联合举办了东北亚文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等多场学术会议;邀请法兰克福大学托依布纳教授、康奈尔大学施瓦布教授、鲍曼教授、於兴中教授、国际法律语言协会前主席劳伦斯•M•索兰教授、瑞典隆德大学布莱恩•伯德肯教授、日本著名法学家铃木敬夫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阿萨夫教授等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此外,本学科十余教师还赴美国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康奈尔大学、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西悉尼大学、法国巴黎第二大学、马赛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中正大学等学校进行学术交流。
法学理论学科未来的学术研究将秉持“基础研究与西部特色相结合”的战略考虑,争取在法治学、立法学、法律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等领域再创新绩,为繁荣我国的理论法学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贰
2
Part Two
>>>>
指导教师
FACULTY
# 杨宗科
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现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主要从事法治理论、立法理论、法学教育、国家安全法治及公安法学等研究;曾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九项,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标兵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一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个人专著三部,主编、参编教材十余部,曾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学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 朱继萍
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雁塔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西北政法大学立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学理论、立法法理学、基层社会治理,先后在《光明日报》《法商研究》《法律科学》《人民法院报》等期刊和报纸上发表文章40余篇;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先后获“第九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西北政法大学教学名师”“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表彰和奖励,入选陕西省第二批“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 杨建军
男,法学博士、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长安学者岗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科学》副主编,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法律方法等。荣获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受聘中共陕西省委法律专家库成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出版3部学术专著:《司法能动与中国特色司法发展道路的探索》(法律出版社,2016);《裁判的经验与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民事案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法律事实的解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5年发表论文:(1)《CRISPR/Cas9人体基因编辑技术运用的法律规制》,《河北法学》2019.5;(2)《国家治理、生存权发展权改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法学论坛》2018.1;(3)法学智库研究若干问题探析,《法学评论》2017.1;(4)《法律的系统性危机与司法难题的化解——从赵春华案谈起》,《东方法学》2017.3;(5)西方法治的文化成因,《法律科学》2017.3;(6)现行法律解释机制的完善,《政法论丛》,2016.2;(7)《公益维权律师的法治促进功能》,《法学论坛》2016.2;(8)《司法改革的理论论争及其启迪》,载《法商研究》2015.2;(9)《重访司法能动主义》,载《比较法研究》2015.2 ;(10)《中国法治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之兼容》,《比较法研究》2017.4。近5年来,共有3篇论文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全文复印转载:(1)《国家治理、生存权发展权改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018),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卷2018.8全文转载;(2)《中国法治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之兼容》(2017),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卷全文转载;(3)《现行法律解释机制的完善》(2016),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卷2016年全文转载。
# 李其瑞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主编。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族问题与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台港澳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省委政法委咨询专家。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法治文化理论、法学研究方法等。代表作有《法学研究与方法论》(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源流、方法与价值》(论文)等。
# 何柏生
教授,1985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编辑部编审;发表论文、随笔60余篇,其中发表在法学核心期刊上的论文20余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复印转载1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4篇,被其它书报刊转摘9篇,共有20多篇文章被转载转摘。获各种科研成果奖17项,其中省部级5项。2008年被评为首届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现为中国法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哲学、法律文化。代表作《法律文化的数学解释》(专著)、《论法律与经验》(专著)。
# 王国龙
男,1976年生,江西吉安人,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哲学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第五届“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长安青年学者”,西北政法大学“基层司法研究所”所长,国家级“2011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基地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研究所副所长,西北政法大学“基层司法与现代社会治理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兼职有: 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咨询专家、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特聘教授、“陕西省人工智能与司法大数据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和“陕西省医事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理事等。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守法主义与能动司法》(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和《法律方法论的司法实践面向》(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等共3部,参编《法理学》和《法律方法论》等国家级法学教材3部,截止目前,在《法学》、《法律科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40余篇,先后有2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全文或者部分转载;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共7项;先后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一等奖(2013)、“首届董必武法学成果奖”提名奖(2013)、中国法学会第八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主题征文”二等奖(2013)、第二届“孙国华法学理论优秀青年学术成果奖”优秀奖(2014)、“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励”三等奖(2015)、“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奖励”二等奖(2015)、中国法学会第十二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优秀奖(2017)、“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奖励”一等奖(2017)和西北政法大学“十二五优秀科研工作者奖”(2015)等十余项科研奖励。研究领域:基层司法研究和法律方法论。近期代表作有:《法律方法论的司法实践面向》(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自由裁量及其规范化的角色定位》(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和《法院参与基层治理及其角色定位》(《东岳论丛》2020年第4期)等。
# 邱昭继
教授;2001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2004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部,获法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留校任教;2009年起兼任《法学教育研究》刊物编辑。2011-2015受聘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访问副教授,2013和2015年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出版专(译)著5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和法学方法论。代表作《法律的不确定性与法治》(专著)、《法理学:理论与语境》(译著)、《法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方法》(论文)。
# 张宏斌
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1988),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1993)、博士(2000),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民族问题与民族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馆长;主编、参编《法理学教程》、《法学导论》、《比较法导论》、《中国法律思想史》等教材,在《南开学报》、《人文杂志》、《南昌大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近20篇。主持、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9年获国家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次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2003、2007二等奖,2009特等奖、2013年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思想、法律文化。代表作《试论周人的复古精神与政治原则》(论文)、《论墨子的宗教神学与人的理性自觉》(论文)、《司马迁与狭义精神》(论文)。
# 宋瑞兰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法理学、司法制度。自任教以来,在《法律科学》、《新疆社会科学》、《法律方法》、《贵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多部。主持陕西省社科课题、西安市社科课题、陕西省社科联课题、陕西省教育厅课题等共5项。
# 张书友
男,1979年出生,汉族,河北张家口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副院长,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西方法理学、法律与文学。近期代表作:《凯尔森与纯粹法理论》(黑龙江大学版社2013年版)、《法律实证主义与规范理论——规范性的三个难题》(《北方法学》2013年第5期)、《何谓法理学?》(《法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霍菲尔德与授权性规则》(《法学方法论论丛》2016年第1辑)、《凯尔森的民主理论》(《法理》2019年第2辑)、《讲述中国故事,探寻民间法理》(《法学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
# 董青梅
副教授,法学硕士。于2012年、2019年分别在北京大学、台湾中正大学访学。学术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律文化、法律信息学。在《齐鲁学刊》、《西北大学学报》、《法学杂志》、《理论导刊》、《法律方法》等刊物上发表文章40余篇,同时参编多部教材。代表作有:《中医哲学对现代法律的启示》、《重构和谐社会中的法律精神》、《“枫桥经验”中的多元法治图景》、《嵌入“枫桥经验”的“在线纠纷多元化解”研究》、《法学教育中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互联网时代对法律方法的影响》、《试分析塞柏工作地中的劳动关系》等。
# 杨锦帆
男,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西北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硕士),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中国传统法哲学、法律与信息技术。代表作《试论超于法律霸权主义的德政智慧——一种普遍合作的法律哲学》(论文)、《论德性法治——“一带一路”建设对自由主义法治的超越》(论文)。
# 杨强
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法理学、蒙古法制史的研究工作。出版《清代蒙古族盟旗制度》《清代蒙古法制变迁研究》《蒙古族法律传统与近代转型》等作品。
# 余涛
副研究员,西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2002)、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2005)、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2012)。2005年硕士毕业后即留校在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现为《法学教育研究》执行主编。研究领域为法学教育、地方法制理论、西方法理学。出版专著1部,参编法学著作2部。先后在《法学杂志》、《法律方法》、《理论月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法制日报》、《法治周末》、《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随笔3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全文转载。主持了中国法学会、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西安市法学会等的各类科研项目,获得陕西省高教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选三等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三等奖。代表作《后实证主义语境下的法概念研究》(专著)、《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小制度”》(论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论文)。
# 李佳飞
男,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讲师,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法治与科技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法学理论学科秘书。已发表学术文章4篇,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纵向课题3项,地方性法规立法课题20余项。主要研究立法学、法社会学、人权法学等领域,讲授法理学、立法学等课程。
二
法律史
History of Law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2
所在单位: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闫晓君教授
壹
1
Part One
>>>>
学科专业简介
PROFILE
法律史是研究法律、法律制度及其思想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是法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具有历史学和法学交叉学科属性。法律史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法律制度及法律思想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及其演进规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法律实施的状况等丰富内容。
本学科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校法学专业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是我校最早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杨永华教授、方克勤教授、胡留元教授、冯卓慧教授等老一代学者在各自的主要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影响及于海内外。目前,法律史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是我校法学博士点重要支撑学科之一;现有专职教师共14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本学科秉承和倡导严谨、质朴、求实的治学传统和学术风格,追求一流的学术品质;在利用出土文献研究秦汉法律史、唐宋法律、清朝法律、陕甘宁边区法律以及司法制度史、司法勘验史、法律教育与法学史、陕派律学、古罗马法与比较法律文化等领域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通过对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地方司法档案的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大量有特色的重要学术成果;作为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单位,我校还多次承办了全国性法律史学术会议。
本学科除开设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等本科课程外,还开设中华法系、法律思想史、法律文献学、中国近现代法、罗马法、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等硕士研究生专题课程和中国历代边疆政策与法律制度等博士研究生课程。
本学科经常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培养专业史料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具有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科研意识与能力,且能够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贰
2
Part Two
>>>>
指导教师
FACULTY
# 汪世荣
教授,先后获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8)、法学硕士(199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1994),法律史学科首席专家,中国法律史学会第八、第九届执行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法、司法改革研究、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法律诊所等。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古代判词研究》(1997)、《判例与法律发展》(2006)、《“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2008)、《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石-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1937-1949)》(2010)、《有效的法学实践教育》(2012)、《陕甘宁边区检察制度史》(2015)、《人民调解的“福田模式”研究》(2017)、《人民调解的“枫桥经验”》(2018)等。
# 王健
教授,先后获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7),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96)、法学博士(1999),北京大学博士后(1999-2001),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律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史、法律思想史、法学教育、边疆治理与法制等。著有《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2001)、《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2001)、《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之路》(2015)、《以法为教》(2018)、《西方法学邂逅中国传统》(2019)、《西法东渐》(2020增订版)等论著。
# 闫晓君
教授,西北大学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文献研究会副会长等,长安学者,博士生导师,西安市政府参事,陕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在《法学研究》、《中国史研究》、《国学研究》、《法学》、《学术月刊》、《现代法学》、《法律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项目6项,多次获司法部、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科研奖励。代表作《秦汉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出土文献与古代司法检验史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陕派律学家事迹纪年考证》,法律出版社,2019年;《秦法律文化新探》,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两汉故事论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秦汉盗罪及其立法沿革》,《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张家山汉简“告律”考论》,《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古代保密法:漏泄与间谍》,《法学》2017年第2期。
# 陈玺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教授,第五届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现任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陕西省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法学会唐律研究会秘书长。在《法学家》《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学术月刊》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2010、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等项目。成果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第七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获得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等奖励。
# 刘全娥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陕甘宁边区法律史。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陕甘宁边区法制人物研究会副主任,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理事。主要作品有专著《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独著,2016年人民出版社)等,在《法学研究》、《法律科学》、《当代法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获得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首届陕西省法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2020)等多个奖项。
# 马成
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院长,法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治与国家治理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公派美国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西北政法大学陕甘宁边区法制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带头人。目前主要从事革命法制史、党史党建、党内法规、社会治理、舆情政策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八项。主要成果包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民主选举研究》(著作)、《延安时期司法建设的历史经验》(著作)、《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民法篇)》(著作)、《陕甘宁边区法制史概论》(教材)。
# 余辉
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法律史,比较法律史。代表作《英国信托法:起源、发展及其影响》(著作)、《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对私法关系介入的分析——以宋代的孤幼检校制度为素材》(论文)。
# 律璞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代表作《两汉司法官员立法功能探析》。
# 吕虹
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清代法制史。代表作为专著《清代司法检验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论文《论清代司法检验主体多元化》(《人大复印资料》 2017年第10期)。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司法文明及其当代意义研究》(四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9年)。
# 任亚爱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代表作《中国古代婚姻条件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8月);《论“义绝”之“义”》(《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4月);《论“义”与“感情” ---两种婚姻一般条件的比较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7月)。并撰写《论中国古代检察官的检察权》(《法制与社会》2014.10),参编了《罗马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参与了司法部2014年度课题------《我国公司资本制度配套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2017年结项)。
# 李娟
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法律,陕甘宁边区法制。代表作《革命传统与西方司法理念的交锋及其影响》(《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4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
# 杨静
中共党员,法律史博士,法理学博士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借调干部,美国爱荷华学院、台湾东吴大学访问学者,农业农村部法治研究会会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案管协会专家理事,参加社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法对策研究”、司法部重点项目“近代监察制度研究”、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等省部级项目三十余项(主持4项),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学术前沿、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光明日报光明网理论频道、法治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六十余篇(核刊6篇,正部批示3篇),参与撰写著作、教材8部。
# 王斌通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讲师,先后获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14)、法学硕士(2017)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20)。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陕甘宁边区法律史、社会治理法学等。在《光明日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和《中国史研究》(韩国)等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三
人权法学
Human Rrights Law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J4
所在单位:法治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钱锦宇教授
壹
1
Part One
>>>>
学科专业简介
PROFILE
人权法学学科是西北政法大学于2018年10月自主增设并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备案的法学二级学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的要求,我校依托法学,哲学和公共管理等优势学科,以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为平台,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为导向,旨在为我国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外交等国家机关、国内高等教学和研究单位、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与人权法有关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应符合如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人道精神和人权意识,自愿为推动我国人权理论的发展、人权制度的健全和人权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2.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熟悉国内外人权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全面、系统地掌握人权法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
3.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表达、沟通、协调、合作和组织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
4.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以上的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研究和交流。
贰
2
Part Two
>>>>
指导教师
FACULTY
#钱锦宇
云南昆明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聘长安青年学者,陕西省委理论讲师团成员,西安市委理论讲师团成员。兼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2项,在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部分被《新华文摘》《法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人大复印资料》辑览、摘编或全文转载。
# 刘治斌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和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学习、进修。2001年7月至今任职于西北政法大学;2007年获聘教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律方法、法律经济学、司法制度。出版学术专著《法律方法论》(2007)一部,编著《老年人常用法律》(2003)、《维权新主张》(2005)等普法读本两部;先后在《法律科学》、《法学》、《商法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宁夏社会科学》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及以下科研奖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已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项目1 项。主持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之地方实践研究”子课题“权利实现中权力配置问题研究”。
# 刘璞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教育法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残疾人权益保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受教育权,残障人权益保护。获2016年陕西省高等教育研究会学术成果三等奖。主持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西部农村地区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制度的设计与政策干预机制研究》,曾发表多篇有关残障人权益保护的学术论文。
四
法律
Juris Master
专业名称:法律硕士
专业代码:035101、035102
所在单位: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壹
1
Part One
>>>>
学科专业简介
PROFILE
西北政法大学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第二批,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2年入选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设立的全国首批全类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2018年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B+”。
法律硕士以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为总目标。法律硕士(非法学本科)主要为各行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法律硕士(法学本科)主要为法治专门机构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高层次专门型、应用型法治人才。
经过长期建设,截止2021年5月,我校有专任法律硕士导师210人,其中教授79人,副教授127人。导师中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担任法律顾问、立法咨询、兼职律师、仲裁等事务和实务部门挂职等具有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占80%以上。建立了客座教授、兼职导师、课任教师、实务导师等多种模式,常态化聘请政法实务专家31名为学生授课,聘请180多名实务专家担任法律硕士研究生实务导师。
按照全国法律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开设了完整的法律硕士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均由副高以上职称或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或教师团队授课,团队教师授课还吸收了实务导师。这些教师能及时将法学学科的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中国的法治实践,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强化法律职业能力培养。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我校法律硕士培养新设了11个法治实践领域:立法研究、政府法务、纪检监察、卫生法、法治与科技研究、社会治理法学、企业法、知识产权法、体育法学、中华法治文明与法治现代化、退役军人事务治理与法治保障。
学校全方位构建法律硕士研究生实务训练基地,是2014年陕西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唯一的法学类设站单位;建立了从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是第六巡回法庭一直到陕西省、地市区县和基层司法机关完整的法律实务训练基地。
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研究生三助岗位”为主体的长效、多元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此外还设立有“方舟”奖学金、“满天星”奖学金、“权亚”劳动法优秀论文奖学金等。
贰
2
Part Two
>>>>
指导教师
FACULTY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与本校法学各专业硕士点导师相同,具体见各专业导师介绍。
法学理论
杨宗科、朱继萍、杨建军、李其瑞、何柏生、王国龙、邱昭继、张宏斌、宋瑞兰、张书友、董青梅、杨锦帆、杨强、余涛、李佳飞。
法律史
汪世荣、王健、闫晓君、陈玺、刘全娥、马成、余辉、律璞、任亚爱、李娟、杨静、王斌通。
人权法学
钱锦宇、刘治斌、刘璞。
刑法学
杜发全、王政勋、郭洁、朴宗根、高珊琦、冯卫国、王娟、喻贵英、陈京春、付玉明、张国伟、杨磊、王耀忠、冉巨火、谭堃、郭研、李岚林、王鹏飞、吴亚可、赵姗姗、邹帆。
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宋志军、魏虹、韩红、张处社、焦悦勤、刘仁琦、贺红强、杨恪、步洋洋、张斌。
民商法学
程淑娟、张翔、郭富青、车辉、赵林青、袁震、孙玉红、郭升选、李康宁、赵江红、谢晓、张晓飞、陈凌云、风建军、费煊、朱启莉、郝佳、马钰凤、王丽美、冯乐坤、肖新喜、刘伟峰、国瀚文、高丰美、党海娟、程锦。
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董少谋、韩红俊、李政、李军、易萍、张西安、徐秋菊、李红、薛少峰、百晓锋、谢鹏远。
经济法学
强力、戴芳、郑艳馨、倪楠、王莹莹、傅瑜、魏明英、席晓娟、彭立峰、郭琛、王浩、田静婷、常鑫、杜坤、朱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李永宁、李集合、韩利琳、薛亮、王继恒、郝少英、丁岩林、黄政、李雅萍、陈娟丽、李亚菲。
知识产权法学
孙昊亮、牛晓燕、李艳、张爱国、焦和平、鲁甜。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谢德成、曹燕、吴丽萍、徐芳宁、高瑾、陈静媛、张妤婕。
宪法与行政法学
王周户、姬亚平、常安、李瑰华、李大勇、贡世康、管华、彭涛、王德星、侯西勋、薛西丽、王丹红、安子明、杜国强、杨永康、胡晓玲、周敏、赵哲、杨彬权。
监察法学
褚宸舸、郑宁波、井凯迪、徐翔。
国际法学
王瀚、刘亚军、刘萍、潘俊武、孙尚鸿、周景安、王秀英、赵恒宇、张萍、翁杰、王泽林、张光、吕江、师怡、白艳、张望平、马海涛、张超汉、刘学文、周亚光、宋瑞琛。
警察法学
许志、闫小军、张宁、李莉、许渭生、樊瑛、段喆斐、桂梦美、谭秀云、王伟。
司法鉴定学
程军伟、台治强、冯雪、闫军让、张青、王霄。
民族法学
穆兴天、宋海彬、王永宝、古丽那尔•乌斯曼江、王英、何杰峰、胡曼、马亮、斯琴。
国家安全法学
舒洪水、李锋、王伟、段阳伟、唐淑娴、王林、杨凯。
反恐怖主义法学
郭永辉、王东明、彭瑞花、杜瑾。
# 王聃
女,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青年访问学者,西安体育学院外聘体育人文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法学、体育产业、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与突发事件风险防控,近几年发表CSSCI检索论文十余篇,体育法学与体育产业方向论文代表作有:《基于突发事件: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情报需求分析与风险防控》、《宪法视域下体育赛事的转播侵权研究》、《我国体育用品业需求侧与供给侧演化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侵权行为与伤害责任》;体育法学专著一部:《体育赛事及其涉及的法律问题研究》;参编教材二部,其中作为副主编参编中英文教材一部:全国高等院校国际化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书《国际体育与健康》;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并结项的有6项。
# 翟水保
男,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教授,现任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管理。近年来出版《体育与健康》等专著3部,在《体育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等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4项。
# 刘斌
男,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台湾真理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体育法学与体育人文,在SCI、EI、CSSCI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体育法学方向论文代表作有:《体育法理论基础分析》、《 体育法制建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考量》、《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基于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执行机制构建视角》主持、参与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多项,著作1部。
# 梁小锋
男,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联合培养医学硕士,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受聘陕西省司法鉴定协会法医类司法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2000年7月医学本科毕业后一直工作于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及西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要从事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人身伤残鉴定、法医DNA生物物证技术等司法鉴定相关课程教学、科研和法医类鉴定(法医临床鉴定和法医物证鉴定)检案鉴定工作。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主要为:医药卫生健康领域法律相关问题、法医学类等司法鉴定相关问题。
# 李芳
女,法律硕士,副研究员,兼职社工师、职业指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思政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6项、校级教改2项;指导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团中央6项、团省委3项。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代表性论文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问题探析》、《学术交流对高等学校的作用》、《浅谈青少年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浅谈学生欺凌行为的危害》、《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化助推作用的实证研究》。
# 张金平
男,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全球治理的法律问题;当代恐怖主义问题与反恐怖政策;国际反恐怖法律问题。
研究生被录取后放导师鸽子,学校要上报教育部失信名单取消其推免资格
湖南师范大学、贺州学院、西安培华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付费课程、精选小说、精选漫画、测评测算
赶快扫码一码获取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2021年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申报工作
关于为新录取的赴德国慕尼黑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提供学生公寓的通知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五洋债案终审维持原判!锦天城律所赔3700万!投行、会计师对7.4亿元全额连带赔偿!
复旦大学3名学生因嫖娼被开除学籍,学校实名公示是否合适?“律师来了”权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