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败走北上广的付费自习室,在县城火了!4万人口的小县城,开出了10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管之家 Author 杨阳

作者:杨阳,一枚码字不辍的80后高校教师。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以真诚的观察,猎取稀缺的有趣和价值。

来源:经管之家。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近日,“河北一个4万人口的小县城一年开办超10家付费自习室”的话题频上热搜,三年前曾在一二线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疯长的“付费自习室”,如今逐渐下沉到了县城市场,并渐渐成为了一股新的创业浪潮。

“你只管学习,剩下的交给自习室”。
价格低廉的付费自习室,为返乡考研、考公的年轻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花钱买自律”的场所,追求学习氛围,讲究环境整洁,这些年轻人似乎在用付费自习室来隔绝那些社会环境中的喧嚣与嘈杂,但是这同样也似乎是一种无奈之举。
在北上广火不起来的付费自习室,为何下沉到了县城?
而自习室下沉县城,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

1

“花钱买自律”,
付费自习室成为县城里一股汹涌的风口

付费自习室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最早兴起于同为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我们曾在《请回答1988》、《垫底辣妹》等影视作品中多次见过它的场景,伴随着都是东亚年轻人肩上不断累加的压力。


(图片来源:《请回答1988》影视剧照)
出于同样的目的——升学、考证、考试,这些影视剧里发生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让中日韩三国的年轻人都在逼仄的发展空间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催生了付费自习室这样庞大的特殊市场产品。
(图片来源:《垫底辣妹》电影剧照)
201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兴起了付费自习室的浪潮。
与之伴随的,恰好也是叠加了我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率的峰值,同比2018年增加了21.8%,报录比达到了3.6:1,近十年排名第二。(第一名为2022年,报录比达到了3.8:1)2019年同时也是互联网大厂由盛转衰的起点,字节、阿里、拼多多、美团等大厂开始遭受更加严厉的监管,之前疯狂融资、疯狂扩张的模式开始终结,35岁职业危机、996.ICU等抵制互联网公司不合理的工作制度运动也风起云涌,这一切的终点,都指向了更稳定的公务员考试。
只能说,我国付费自习室的兴起,必定与年轻人的考试需求密切相关,背后是不容忽视、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
经过了两三年的跑马圈地式的厮杀,付费自习室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是遍地开花,由于服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房租成本高企,盈利模式单一,利润却在急剧下降,如今这一商业模式也逐渐将目标市场“下沉”到了数以千计的四五线城市、县城。
如今这一新生事物开始“卷”到县城,也正代表着许许多多返乡考研、考公的年轻人对此需求十分旺盛,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样一个相对沉默的群体,就是那些在大学毕业之后,并没有如愿留在大城市,反而回到家乡“蛰伏”,希望通过考公、考研、考编或考证等,来改变眼下的现状,实现自己尚未实现的梦想,而他们在返乡后,也并非身处闲适的“世外桃源”而毫无压力,购买县城付费自习室的“学习卡”,代表着他们仍能够还有再次冲刺的机会。

2

愿意为此付费的年轻人,
都曾是“三考”大军的一员

从一二线城市出走,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甚至是县城的付费自习室,却找到了一个相对容易扩展的蓝海。
与一二线城市发达的公共空间相比,县城一般来说几乎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大学校园、书店、咖啡馆等公共学习场所,县城中充满了烟火的生活气息,却很难提供一张静谧的书桌,而且还充满了来自亲朋旧友甚至七大姑、八大姨的社会性凝视压力,一个能够协助你达到学习自律的安静空间,对县城青年来说,实在是稀缺而珍贵。
县城付费自习室的真实目标消费群体,大多来自于县城、乡镇,许多人选择付费自习室无非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具有学习氛围的安静空间,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其实都是非常明确,考研、考公、考编或者考证,为了再次摆脱自己的家乡和尴尬的学历。
澎湃新闻对此评论——这不是付费自习室的“下沉”,更是一批县城青年想“上行”。【1】
这一切都与体制热、考研热、考证热有关。


(图片来源:江西卫视新闻夜航截图)
从许多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许多县城付费自习室的青年,大多都是在准备考研,有一部分是因学校管控未返校的大四学生,而更大比例都是在大学毕业后的“二战”、“三战”考验学子,当然,也不乏为了考取家乡公务员或者考证的。从用户学历的角度来看大多都是本科生,其中也有很多都是二本、三本,甚至还有不少是民办大学。
虽然偶尔周末也有部分县城里的初中生、高中生来此学习,但是大多数愿意为此付费的年轻人,都曾是“三考”大军的一员。

3

县城青年们为什么要到付费自习室的?
其实不止是县城青年,还有更多的县城附近乡镇的青年。那么,他们为什么都要去选择付费自习室,额外增加自己的成本?
首要原因肯定是为了“自律”,付费自习室能够提供的环境和氛围,能够督促他们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花钱买自律”,买到的是这个时代稀缺而珍贵的东西,包括而不仅限于:
  • 浓厚的学习氛围,脱离了家庭琐事的打扰,在家里不可避免地被应付家人或各种事情所分心,而且没有很强的自律感,很难进入状态;
  • 整洁、干净、安静、尊重个人隐私的环境,稳定而有归属感,不必在图书馆、咖啡馆等公共空间里争抢座位,也不必在意他人的指指点点;
  • 设施齐全,饮水、外卖、小零食、打印复印……一应俱全;
  • 配套考研辅导、考公辅导、教师资格证辅导、海外留学培训等服务;
  • 能够结识“同行”的年轻人群体,及时了解到相关考试的最新咨询,获取更多的一手信息源,扩展自己社交的边界,群体之间互通有无的讯息,也能够缓解他们的焦虑心理。

县城付费自习室的用户群体,他们最核心的底层心理——即是通过学习这样的行为,强化自己“不认命”的拼搏心理,努力学习,再次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当前渐失波澜、平淡如水的命运,付费自习室众多的奋斗身影,给了他们莫大的勇气。

4

又一个“小镇做题家”式的鄙视链产生了
付费自习室开到了县城,为何能够频上热搜?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显示,2020年中国付费自习室的用户群体已经达到了310万,而2022年则达到了755万人,在县城付费自习室的学习卡费用大多是在100-500元/月的价格区间范围内。
“下沉”到县城是一种趋势,对此网友们却有多种看法,有些人非常认同自习室这样的学习空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也有许多网友认为花钱去付费自习室是“自欺欺人”、“假装在学习“、”装腔作势”、“家里不能学习吗”……【2】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并不难以理解,一方面是身处县城生活范围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足够的发声渠道,而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个人追求也很难被关注到,网络空间里大多都充斥着精致的城市中产生活方式,而实际人数占比众多的非城市话题却很难被聚光灯所关注。
二是相比一二线城市,我国各地县城、乡镇大多都没有公共图书馆设施条件,而他们的财政能力也几乎没办法解决新建图书馆这样的公益项目,而在这些地方生活的年轻人,如果想找到一个幽静、积极的学习氛围,真的很难。
对于那些质疑或嘲讽的声音,大多是没有真正在县城生活过的“何不食肉糜者”。

一二线城市青年的消费能力也与县城、乡镇不可同日而语,对县城付费自习室的嘲讽,实际上仍然是对“小镇做题家”式的另一个鄙视链,源自于某些人天生的所谓“优越感”,每一个在自习室内为梦想而努力的年轻人,都不该被其他人所嘲讽。
“小镇做题家”从自嘲词语,慢慢变成了某些人用来贬低他人的用词,现在会为了县城付费自习室的新闻感到不爽的,仍是同一批人。
这些开设在居民小区里面或是闲置办公楼的县城付费自习室,收费其实并不昂贵,县城年轻人能够轻松负担,而他们自发的学习需求所形成的这个市场,其实并不是如某些网友所述的盲目“跟风”,只是在旺盛的考试需求与公共空间稀缺的矛盾下诞生出的市场产物。
县城里的付费自习室越开越多,与之而来的也有对此创业的盈利能力担忧,不管怎样,它们最后都会像一二线城市一样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但起码县城里的房租要便宜得多,而县城图书馆也实在是太少了一些。
在公平的竞争条件下,考公、考研、考证是眼下年轻人可以相信的努力方式,也是几乎可以相对抹平教育经历和城乡教育差异的“上升途径”,在嘲讽他们付费买自律的行为之前,我们可不可以先不要以城市生活的经验和傲慢的思维,去评判他人的努力行为,少一点对他人个体奋斗的排斥,而多一点对那些“县城青年”、“小镇青年”们善意的关注?
一间小小的县城付费自习室,所牵扯出的话题竟然包括了考研热、体制热、城乡青年的生活差异、县城青年对命运的不甘,描绘了千千万万大学毕业生的拼搏现状,也直接折射出了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的真实底色。
参考文献【1】澎湃新闻.马上评|小镇付费自习室里的每一份拼搏都值得尊重【2】澎湃新闻.看法丨付费自习室,凭什么火到了县城?

北京大学发布情况通报

全国首例!教师多次猥亵女童被判终身禁业

证据法学第九期高级师资研讨培训班通知

中国最高法院两名法官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法官

70后!“双一流”高校,换帅

想去旅游怎么办?文旅部最新发文→

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部署 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哈尔滨工程大学2023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608人

宁波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科技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南京工业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144人

宁夏医科大学2023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重庆医科大学二〇二三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363人

香港理工大学2023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现正招生!

第三十四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终评结果公示,法学征文内卷达到新高度!
第八届经天法律文书写作大赛(复赛)通知,名单+复试题目
2022年艺术法国际研讨会邀请函暨会议日程
2022年《法律适用》第11期要目
《行政法学研究》2023年第1期要目
《中国法律评论》2022年第6期要目
关于《河源法学》期刊征文的通知
2021年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共征集论文3965篇!100篇获奖!又一重磅法学征文获奖名单公示!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讲座(2022-2023年)重磅预告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2023年申请硕博连读拟录取名单公示
四川大学法学院2023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省律协:55.56%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10万!
山东泰安警方通报一起银行抢劫案:嫌犯被击毙!

这省政策变化!不再查48小时核酸证明、集中隔离变居家隔离

首次由华人担任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主席!祝贺!

拒绝录用山东服装学院一切学生?涉事公司回应

上大学时的学费还能返还?快来看看

沉痛哀悼!痛别战友闫祥林!

沉痛哀悼朱雅芬教授

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逝世

39岁唐经天,拟升正厅级

林来梵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何海波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走进法学院图书推荐(一)

走进法学院图书推荐(二)

桑本谦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江溯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苏力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陈瑞华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白建军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车浩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周长军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郭明瑞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法学论文写作类图书推荐

周光权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刘宪权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陈兴良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劳东燕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张明楷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王人博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2022年法学学习的重量级新书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