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着明亮那方

2016-05-19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相约沈阳皇姑,共话阅读课程

[沈阳皇姑区新教育故事汇]


向着明亮那方

沈阳皇姑|珠江五校|刘勋 

(2015.5)

 

我是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实验学校竹之梦中队的班主任刘勋,我参与新教育实验到今天只有短短十个月,在这朝着幸福完整职业生涯进发的三百天里,新教育不仅改变着学生和我的生存状态,也改变了我们的行走方式,竹之梦中队的师生像一棵棵劲竹,怀揣梦想,扎根沃土,朝着明亮那方,不断拔节。

 

回想14年8月,教育均衡的阳光润泽原万方小学,学校正式更名为珠江五校实验学校,城乡结合部的薄弱学校因注入了全新的管理思想而涌动春的气息。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推进每月一事、研发卓越课程......新教育十大行动化墙为窗,让我看到教育事业如此美好!我读书,我实践,我珍惜新教育实验提供给我们的每一次培训机会,渐渐地我发现我就是擦星人,我用缔造完美教室的方式,让教室讲述着学生成长的故事。




一、以名为魂,教室就是育人“场”。

 

教室不仅是空间上的课堂,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修炼“场”。教室是决定着每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教育愿景和激情梦想着陆的平台。为班级命名,是将抽象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形象的精神符号,对于这间教室和教室中的师生有着非比寻常的深刻意义。

 

学校是块“梦想田”,我所在的校区是“梦田校区”,在为特色班级起名的过程中,有的班级叫太阳花,有的班级叫月亮树,有的班级叫梅之梦,有的班级叫莲之梦,我是班主任中唯一的男教师,花花草草、卡通动物的名字都不称心。在与同学的讨论中,班级的智多星庞金卓同学走上讲台,他说:竹子是君子,刘老师是我们的偶像,也是君子,我们班就叫竹子中队,我们也争做少年君子。女生觉得用竹子命名过于男性化,双方甚至起了争执。我对学生说,竹子不仅是四君子之一,外形挺拔修长,还有低调坚韧的个性。在他生长的前五年不怎么长个儿,都在努力地发育根系。五年之后,厚积薄发突然来了精神,一个星期就能长几厘米,直到冲天而立。同学们听了,不约而同爱上了竹子,竹之梦——班名从此诞生。




学生还给自己的活动小组分别酿名为“翠竹、劲竹、玉竹、丝竹、青竹、荆竹、虚心竹”竹林七贤小组。我仿佛看到荆竹在荆棘丛生中不畏困难,刚毅顽强;虚心竹有低头叶,虚心谦让……通过对“竹”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学生还将竹子坚韧、向上、虚心、坚贞、刚毅、挺拨、生机、清幽、高洁的特点作为每个人的努力目标。

 

清晨,学生在晨曦中高声诵读班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音韵铿锵,铮铮风骨。

 

暮省,学生对照班训“笃学、惜时、明理、诚信、自强、向上、勇敢、自律、积极、努力、互助、友善”三省吾身。

 

在给学生的一封信中,我曾这样写到:“同学们,生活在这样一片青葱的竹林中,听你们吮吸甘露和拔节的声音,老师倍感欣喜。竹者重节,节者为信。老师希望你们如竹之高雅、纯洁、虚心、有节、正直、不折。我们都是竹,我们向着明亮那方。”

 

有了精神密码,还要在教室的布置上精心安排。从将从宜家购买的相框改成班级宣传栏,用地板胶垫做展板上的花边,以团队为单位的评比台、竹林报喜奖状栏、梦想树、奇迹卡、“晨诵午吟暮省晚读”八个大字,及窗台上的盆盆鲜花都让简单的教室会说话。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养的竹子更是郁郁葱葱。学生将这些竹子当作朋友,当作教室中的一份子,当作精神养料。感受竹子生命气息的同时,也和竹子比着成长。

 

我还把教室墙面当成孩子们的杂志社、电视台、档案馆,用影像文字记录成长足迹。尽展书法之美的作业展示,文思泉涌的影评征文,图文并茂的手绘小报,心灵手巧的工艺作品,是墙面的“常客”。难忘的照片更让学生流连。去年的一次秋游,学生在水果采摘园玩得特别开心。我趁机捕捉到他们席地而坐的画面。他们每人举着一个大苹果,笑得前仰后合,时至今日,每每看见这张展板上的照片,还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除此,我和学生还将缔造完美教室这一行动向校园里扩展。学校倡导每月一事,我们便将每月所行拓印在楼梯上。为方便穿行,我们在教学楼前的草坪上用石子铺路。放学后,学生捡拾各色鹅卵石,在家中带来了沙子和水泥,午休时完成人生第一项“土建工程”。明年我们将毛竹种在小路边,这何尝不是教室风景的延伸。

 

一间教室要有鲜明的价值追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驿站,教室的装扮可以不完美,幸福的成长体验却在教室扎根。


 

二、 以书为宝,诵读开启生命叙事

 

宋代文豪苏东坡诗中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要补充一句,那就是“更要案有书”。   

 

1、竹林中溢满书香。


晨熹踏古早诵、正午潜心涵咏、夕照静修暮省、月影照窗晚读,已成为珠五实验梦田校区学生的每日功课。学生在书声琅琅中采集阳光、词语和智慧。今年三月,区委李松林书记来校视察工作,被竹之梦中队铿锵诵读《少年中国说》吸引感动,书记和学生亲切交谈:“你们都会背?还会背些其他的吗?你们真是太棒了!”一经入耳,永为稻种,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

 

书香荡涤校园,书香也溢满教室。完美教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合三为一。我们学校位于皇姑区最北端,属于城乡结合部,学校藏书有限,很难满足课外阅读。学校里85%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买书也算家中奢侈开销。每当看见学生渴望读书的眼神,我的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因此班级图书角就更显其重要性,我个人出资千元购买了《小屁孩日记》《动物小说大王品藏书系》等比较便宜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图书放进图书角,然后发动孩子把家里的书带来充实图书角。有心的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便在班级微信圈发出倡议:每个有能力的家庭根据教师书单购买两册图书捐献班级,这样学生便可日日看到新书。

 

拥有了新书、好书,更要会读书。我校实行“5+30”教学模式,我会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举行“好书共读”活动,内容包括“名句共赏”、“读后感受”、“好书推荐”等内容。还会举行讲故事大赛、辩论赛、词语接龙大赛、好书推荐会,让同学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碰撞,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学生从最害怕读书交流会爱上到交流,是因为在《漫话西游》一课,考考谁是“西游通”,西游英雄排行榜,写写你的西游记,让学生重温经典。在《小王子》读书交流会后学生明白一个有着星际旅行经历的人定将看到不一样的星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收获了读书的方法与乐趣,这是完美教室最美好的注解。



2、竹林中传递书香。

 

基于孩子们手头书少的实际情况这,我向学校高年段四个班级发出倡议:每半个月四个班级组织一次图书漂流活动,让好书打破班级的界限,成为孩子共有的资源。孩子们参与漂流的图书不限新旧、不限题材、不限内容,每次的活动场面都异常热烈,看到孩子交易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后,脸上洋溢着蜜糖一样的甜美微笑时,我的心里和他们一样甜美。

 

3、竹林中音韵铿锵。

 

从诵读、阅读、共读到演出,竹之梦风景“读”好。

 

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班级中开设了《竹林听韵》班本课程。我和家长、志愿者华丽转身成为“导演”。每学期的前两个月时间,教授学生一些朗诵、表演、讲故事的基本技能,后两个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特色节目。在皇姑区首届儿童阅读节“美文诗会”的舞台上,我班代表学校演出诗朗诵《真心英雄》,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人生中难忘的第一次登台,孩子们专注的表演,让台下观众为之叫好,孩子的眼神传递出太多的内涵,这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以书为伴,让四季看我们成长!

 


三、以诗为韵,漫漫竹林情寄远方

 

诗是精灵,荡涤灵魂,抚慰心灵。完美教室里孩子应该个个都爱读诗,个个都会写诗。

 

描写竹子的诗句很多,孩子们在网上找到了很多相关诗句,接下来他们开始练习吟诗,吟出古韵,吟出味道,吟出竹的风骨。现在班级里的孩子们每人至少会背十首关于竹的古诗文,竹子的高雅和气节也在潜移默化的走进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接下来,我请学生用改编诗歌作为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既“生日诗”。我班的张良同学长相漂亮,穿着朴素,拥有很多“粉丝”在她生日那一天,淘小子程弈宁奉献了改编子郑板桥的小诗《竹》:一节复一节,一枝压万叶。你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



对于五年级孩子,写作水平还不算高,一开始交上来的诗作十分粗糙,不谈遣词造句,单从清楚表述自己的意思方面谈,他们的作品也难登大雅。于是,我就面批他们的作品,逐句指导,尊重孩子的主观想法,慢慢的孩子们爱上了写作,从最开始的只能写两三句,到现在的二三十句,从平铺直叙的表述到现在诗情画意的流泻,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看到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王紫玉同学在《咏竹》中写道“你,天地间的一个精灵,降临在我身边。朝霞里看你吮吸甘露,我知道属于我的甘露在书里,于是我背起书包,加快了前行的脚步。夕阳下看见你俊秀的身姿,我不禁直起腰身,加快了笔尖移动的速度……摔倒时,想起了你的顽强,无助时,想起了你的迎风傲雪,骄傲时,想起了你的低头叶,偷懒时,想起了你的刚正有节。你就是精灵。”

 

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在《文字涂鸦》中守望,在《窃听竹吟》中畅想,在《向天空》诗会中一展才华!

 

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生长。金美玲子的诗中描绘的“明亮那方”就是我心中完美教室的方向。在教室趋于完美的路上,我愿做点灯人,用光亮摇醒光亮,用火苗引燃火苗,为了幸福完整的诗意远方,我要陪孩子们慢慢长大,慢慢前行。




相约沈阳皇姑,共话幸福完整



相约沈阳皇姑,共话阅读课程




 


相约沈阳皇姑,共话阅读课程


“新教育 新阅读 新课程”

全国新教育皇姑实验区开放周

暨皇姑区第二届国际儿童阅读论坛的通知

 

为推进皇姑新教育实验区工作的深入开展,集中展示新教育实验过程中的优秀教育叙事案例、新教育实验学校的书香校园、卓越课程建设,皇姑新教育实验区将面向全国举办以“新教育.新阅读.新课程”为主题的开放周活动,旨在通过专家学术讲座、学科阅读叙事、国际儿童阅读论坛、新教育实验学校现场展示、研讨交流等方式,引领实验区的新教育思想理论高度,拓宽视野,扎实培训,让“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皇姑教育人的自觉追求和教育底色。

 

        一、活动主题:新教育 新阅读 新课程

 

        二、活动时间:2016年5月28-29日

 

        三、拟邀专家:


1.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2.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卢志文

3.新教育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陈东强

4.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新教育新阅读研究所所长   梅子涵

5.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父母研究所所长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童喜喜

6.牛津大学出版社分级阅读课程专家 Ron Molenda (马瑞宁美国)

7.儿童阅读教育研究专家、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海绵阅读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王蕾



 

        四、活动安排:


1.报到地点:沈阳方特花园酒店(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盛京大街55号)

2.报到时间:5月27日(全天)

3.会议地点:沈阳市委党校(地址:皇姑区崇山西路4号)

4.会务收费:48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参观考察的车辆接送费等),食宿费用自理。

5.请参会代表在5月18日之前填写回执表,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报名。请以“某某实验区(或学校、教师名开放周报名”为邮件主题,并将回执表以附件形式、word文档发送至zxhz22798258@163.com邮箱。文档请以您的姓名命名;实验区或实验学校统一报名的,请以实验区或实验学校名命名。

 

联系人: 佟莹(住宿、交通、缴费咨询)   15804068988

联系电话:024-22798258转83    传真号码:024-22798258转86    

电子邮箱:zxhz22798258@163.com

陶老师(会务咨询)13998390679   13066559907


6.缴费方式(略)

7、注意事项:(略)

 

欲知开放周“日程安排”、“交通路线”以及“报名表”更多详情,请关注《新教育研究院》官方微信和《教育在线》。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如果没有遇见你

    新教育之光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风起云涌新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